四川在线泸州消息(杨尚威 代华风)江水潺潺,炊烟袅袅,阡陌交错,鸡犬相闻。春日暖阳下的泸州市龙马潭区特兴街道桐兴院子共享农庄内充满着宁静的诗意,而往来穿梭在树间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欢声笑语间为这份诗意的宁静增添了一丝独属于人间的烟火气。
“以前大家房屋破旧,每年靠务农种地收入不足五千元,很多人举家外出打工谋生,如今这些人大多回来了。”桐兴村村民韩兴容就是其中之一,现在她在共享农庄内上班,每月工资收入4000元以上,加上流转土地的租金,一年就有5万多元的收益,日子过得很舒心。
一切变化得益于2018年3月特兴街道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开展的农旅一体化项目——桐兴院子共享农庄的建设。
万里长江芙蓉岛,千亩桂圆桐兴村,坐落在长江之滨的桐兴村,有着“万里长江、千亩桂圆、十里桐兴”的美誉,由于栽种有大量的百年桂圆树,每到桂圆成熟的时节,总会有大批的市民前来购买桐兴的老树桂圆,安静的村子里总会迎来一阵短暂的热闹。但令村民尴尬的是,桂圆下市之后,桐兴依旧安静的美丽在长江之滨,无人问津。
如何让桐兴村能走出一条长效的致富产业道路,龙马潭区立足于当地特色,计划投资8000万元,在桐兴村开展农旅一体化项目——桐兴院子共享农庄建设。在不改变农民所有权的前提下,农户采取以房屋和宅基地及院坝入股的方式,获得入股红利;而“桐心院子”则获得对农民入股的破烂房屋进行个性化改建、扩建、重建、翻修和在原宅基地及院坝范围内建造必要的建筑物、附属配套设施及园林绿化等权利,使原本破烂不堪的农房旧貌换新颜,并根据乡村旅游市场需求投资改建成共享农庄。在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乡韵的同时,更让村民守着绿水青山致富奔康。
“以前大家只知道桐兴村有桂圆,现在我们还有特色的桐兴院子,大家在这次可以宴请聚会、踏青赏花、水果采摘、亲水避暑、体验丰收,从3月14日开业至今,已经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泸州桐心院子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邹建平说。
游客的大量涌入,让桐兴村的村民们成了最大的受益者,通过土地流转、就业、经营农家乐和出售农特产品,他们的收入正成倍增长。
“在农旅一体化上做文章,不仅解决了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还拓宽了桐兴村的旅游发展之路。”龙马潭区特兴街道桐兴村党总支副书记喻言说道,“未来园区内还将发展1000亩的蔬菜种植基地、3000亩的内湖水域用于养殖长江珍稀鱼类、加上原有的十里沿江桂圆林,我们桐兴村旅游发展的资源会越来越丰富。”
一个共享农庄,不仅唤醒了沉睡的土地,还带动院外80余户村民发展农家乐、经营民宿客栈。院内,以“桐心生态农场”为龙头,带动周边150余户村民发展种养殖业,同时大力推广应用电子商务,引导周边70余户村民从事龙眼、菌类、腊肉、香肠加工销售,开展“一户一品”作坊式生产、销售豆豉、红豆腐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业,让农民跨界增收、跨域获利。
农业资源为龙马潭的旅游拓宽了发展空间,一组数据可以佐证:2019年,龙马潭区接待各类游客6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8亿元,休闲农业对旅游的贡献,占比在50%到6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