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51|评论: 2

杨永昌:宝兴往事回忆之三: 我是五匠

[复制链接]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5-17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五匠
                                                             杨永昌
      我经常和朋友们说我是五匠,虽然是样样懂,门门瘟。
      首先我学过的是篾匠。儿时我老家夭伯爷是篾匠,编晒垫卖,我经常去看,也学习过编垫子。饥荒岁月,我父母先后去世,成了孤儿,为了生存,我不得不去挑沙,每天才七角钱,从天官桥推麦草到南河纸厂,一百斤才三角钱,为砖厂挑柴,五里路,每百斤才三角钱。到山上捡柴卖几角钱一百斤,我知道,农民的儿子要脱农皮,唯一的只有刻苦读书,所以,无论再苦,我也坚持读书。初中毕业,凭每科八十五分的成绩考入高中。进了暗中办的实验班。六二年暑假,我厚着臉皮跟我篦匠弟去新安学篾匠,学会了编垫子。之后,我一个人编,一天可编一张,可卖二十元,赚十元,除买一斤大米五元外,还可剩五元,这个假期,把一年的伙食费挣夠了。
       其二是理发匠,文革开始后,不读书了,武斗升级,许多人跑回家躲武斗去了。六八年,又发表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后边还包括大学生在内,看到这个指示,多数人悲观失望,我也想,真的把我当知青处理了,如何求生呢?我牢记天干饿不死手艺人,花钱买了一套理发工具,自学起来。那时老百姓都穷,我不要钱为他们理发,都争先恐后来理,在短时间内,我学会了理发,修面,剃头。有时每天下午理三十多人的头,把我累惨了。学会了理发,虽然从不收一分钱,但为我带来许多方便。在工厂为工人义务理发,和工人感情很好。在农村为农民理发,受到农民好评。到了公社学校,公社干部,医院医生,供销社职工几乎要我们理发。因为,除县城有理发店外,其他地方都无理发店。到了县城中学,从校长到教师,几乎不到理发店,因为全校有几个教师会理发。
回家乡后,一是工作忙,无时间,二是遭到妻子亲人反对,说我丢人现眼,于是,我坚持十多年义务理发结束了。
       三是改匠,木匠。在宝兴,几乎全是山区,木柴多。我校一个教师会木匠,他没事就做一些园櫈之类,我和其他老师都感兴趣。学木工,首先要有木料,又不好买。当时学校伙食团要买柴,四角钱一百斤,社员上山砍柴,都砍大的,直径一尺多的也有,于是我们就挑选直径大的买下来,自已买改锯改木头。《一碗米的改匠》,形容学改匠容易,其实学改匠挺难的,首先是把墨线划好绝非易事,改木材时稍有偏差,木材就报废,而且十分费力。改匠学会了,有木材了,学木工就好办了。最早学做园櫈,方櫈。第一个虽然成功了,但毕竟是第一次,所以,必须用铁钉固定。因此,又有钉子木匠之称,虽然如此,我视如珍宝,一直留在家中几十年,直到不能用为止。
     学会了木匠,多数做园橙,熟人来了,知道我会做,拿走了。我为岳父做了马架子,用了好多年。家里洗臉架,碗柜等全是我自己做的。我做了一间床送人了,自家门框也自力更生,家中的木具自己修,为自已带来许多方便,近来,我还做了几个棋盘送给广场棋友,他们天天在广场下棋取乐。
    其五,是教书匠,这是我的专业。其他如摄影,摄像,拉琴,弹琴,下棋,学书习画,写诗填词做文章,只是为了混时间,图好耍,不属匠人范围。
     我之所以不务正业,成了五匠,是特殊历史条件下逼出来的,主要是为了生存,改善生活条件。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0-5-18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老师的下一篇作品

发表于 2020-5-18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的老师更不容易,为了生存,他们脱掉了孔乙己的“长衫”,干起各种不很体面兼职来。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