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非常客观,孩子家长辛辛苦苦养育几十年,把孩子交给了学校,学校就应该在保证孩子生命安全、身心健康的前提下,教育孩子学到知识,这应该是一个最基本的理解。
今天聊起此事,其中有一个西南交通大学毕业的,他说上世纪他读书的时候,学校里面有一个叫杨子均的哲学老师,是做心理辅导的,他感觉郁闷的时候,就去谈了几次,他觉得杨老师谈吐之间充满了人生的哲学智慧,马上感觉到对这个世界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面对已经出的事,怪这个怪那个,可能已经没有太多实际意义了,最重要的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如何更好的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教育,始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教书育人,这4个字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它的内容不仅仅是生命安全、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要塑造一个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的个体,勇敢的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只有这样才能够坚强的活下去,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这个事情已经发出了警报:所有的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的心理辅导教育已经迫在眉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