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kanetmv 青居古镇
嘉陵江第一湾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青居镇管辖。
宋代《方舆胜览》卷六十九《凤州·山川》载:“嘉陵江源出大散关之西,去州九十里,循城下入两当、河池。”《元丰九域志》卷三《陕西路·凤州》载:“梁泉县(今凤县)有嘉陵江,河池县有固道水,两当县有嘉陵江、两当水。”
春秋时期的《国语·晋语》载:“炎帝以姜水成。”宝鸡市南清姜河是最早文献记载的炎帝故里。宝鸡学者认为,清姜河上秦岭北麓天台山为炎帝采尝百草中毒遇难安葬之处,自古以来就将与之背靠背的秦岭南麓东峪河上代王山南侧大南沟取名嘉陵谷,是为嘉陵江正源。嘉陵谷海拔2310米,地理坐标为北纬34毅10忆21舀东经107毅01忆45舀。
秦岭探访嘉陵谷和炎帝陵,登上主峰天台莲花顶,三峰排空,石莲映天,人称“三味出奇花”,为宝鸡古八景之一;尤以炎帝沐浴过的九龙泉和神农祠、烧香台、伯阳山、炎帝骨台寝殿、老君殿、玄女洞最为著名;这里还有炎帝时期的“日中之市”和汉代诸葛亮北伐时的煎茶坪等遗迹,古色古香,景色宜人,让人流连忘返
青居来历的传说:相传几千年前,在这青山绿水间住着紫桃、白梨、香李3位美丽姑娘,能歌善舞,精通诗画剑术。嘉陵江边烟山上有座青龙寺,盘踞着西海龙王之子九曲,每逢三月,人们必献上童女一名,否则他不呼天雨,大地干涸。有一年九曲要人们同时献上美丽的紫桃、白梨、香李,老百姓不愿意,于是九曲截断水源,将整个青居包围。3位姑娘与九曲在烟山上奋力厮杀……九曲死后,挣扎的龙尾变成Ω字形曲流。
从昭化到合川,是嘉陵江的中游,直线距离仅200余公里,而河道蜿蜒长达620公里。蜿蜒曲折、千回百转的嘉陵江,流到青居时,受阻于烟山,只好折向西,再往北,又向南、向东、向北后,回到青居的南边。由青居镇的北边到南边,仅仅400米,这一绕,绕出了359°的回旋,绕出了17.5公里的水路,绕出了20平方公里的“牛肚坝”。在嘉陵江南下的转折处,就是青居镇;在嘉陵江回旋的鼓凸处,就是曲水镇。
青居古镇,历史比较悠久。曾经是西魏清居郡、清居县的治所,宋淳祐年间徙顺庆府治于此。到了清代乾隆年间,集镇兴起,从古郡县名。1984年置镇。而曲水历史就没有青居悠远,也是在清乾隆年间建场,因位于曲水河注入嘉陵江处,就叫曲水了。
青居和曲水,都在嘉陵江边,前者在东,后者在西。两镇间有直线6公里的路程,但没有大桥相通,两镇百姓之间的往来,就靠乘坐轮船。
青居镇南北建有两个码头:北边的叫上码头,南边的叫下码头,青居人到曲水赶场、走亲戚,去时从上码头乘坐轮船是顺水,回来在下码头上岸也是顺水,这就形成了可能是中国河道里唯一的“来也顺水,去也顺水”的奇特航程。
因为嘉陵江在青居这个地方,形成了一个359°的“C”型湾,有了“行船走一天,步行一袋烟”的奇特景象。过去的运输,主要靠水运,从南充运往重庆以远的东西,因是下水,从上码头到下码头10多公里的水路,要不到半天时间,就离开了青居;若是从重庆运东西到南充,这10多公里的水路,靠纤夫拉船上行,就要走一天——早上从下码头出发,傍晚投宿上码头,然后又住进昨晚的客栈。如今的嘉陵江,水运早已衰落,江面上的轮船,仅仅是打鱼的蚂蚱船,三两而已。
很想体会下行船走一天的感觉,但这个想法无法实现,因为电站的修建,拦截了嘉陵江,江水只能在上码头处通过引水道和船行道,流入下码头,嘉陵江南充段已经停航多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