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水利部的最新监测:受近日降雨影响,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持续超警。截至7月11日中午12点,长江干流莲花塘站水位34.23米,超警1.73米;鄱阳湖湖口水位22.14米,超警2.64米,太湖已持续超警14天。
四川雅砻江支流达曲河,广西柳江、江苏秦淮河等77条河流仍超警;四川雅砻江支流达曲河、湖南洞庭湖区、安徽水阳江等9条河流仍超保。
为做好长江中下游和太湖流域防汛工作,水利部和太湖流域管理局启动Ⅲ级响应,江西、浙江启动Ⅰ级响应,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安徽启动Ⅱ级响应,江苏、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启动Ⅲ级响应,云南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响应。有关省市正按水利部的要求,加强监测预报预警,科学精细调度水利工程,进一步加强长江干堤、太湖环湖大堤和鄱阳湖堤防以及支流圩垸地方的巡查防守。
国家发展改革委紧急下达3.09亿元救灾应急资金支持暴雨洪涝灾害地区抗灾救灾。
●江西
>>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突破1998年历史极值
7月12日零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的水位井内,湖水漫过一道红色标记——“1998年洪水位22.52M”,这标志着我国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有水文纪录以来的历史极值。
受持续强降雨和上游来水叠加影响,江西境内河流水位暴涨。截至7月11日,全省河道超警戒站数达32个,河水汇聚导致鄱阳湖水位迅速上涨。同时,长江干流也对鄱阳湖形成顶托倒灌,导致水位持续抬升。
据介绍,鄱阳湖星子站水位5日1时超警戒后,一周左右时间便突破历史极值,目前水位仍在上涨。
鄱阳湖流域正面临1998年以来最为严峻的防汛形势。据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最新统计,截至11日17时,暴雨、洪水、内涝等灾害已导致鄱阳湖流域521万余人受灾,43万余人被紧急转移安置,455千公顷农作物受灾。
鉴于当前防汛形势,7月10日,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升级发布鄱阳湖湖口附近江段、鄱阳湖湖区洪水红色预警。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于7月11日10时将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各地各部门全力展开抢险救灾。
据各地上报数据,截至7月10日,江西已投入抗洪抢险人力10万余人次,其中包括各级党政干部、群众,以及来自江西省军区、武警、消防的指战员。
“与1998年相比,湖区无论是堤防还是抗洪抢险设施设备都有大幅提升。我们将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力迎战超历史极值特大洪水。”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秘书长徐卫明表示。
>>实际可用劳动力不足千人
九江江洲镇紧急召唤游子回乡抗洪
多条河流及鄱阳湖多站点水位超1998年。
鄱阳县莲花山乡一天的降水量超过北京一年降水量。
鄱阳全县14座圩堤出现漫堤决口险情。
预计鄱阳湖将发生流域性大洪水。
江西省防指决定7月11日10时将防汛II级应急响应提升至I级。
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江西调拨防汛救灾物资。
7月以来,江西省五河干流均发生较大涨水过程。7月10日,江西九江市江洲镇人民政府发布“致江洲在外乡亲的一封信”,呼吁江洲在外18至60周岁之间的父老乡亲迅速回赴江洲共抗洪魔。
7月11日,记者从江洲镇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江洲在家常住人口仅有7000余人,且多为留守老人和妇女,实际全部可用劳动力不足1000人。面对34.56km长的堤坝,当地的防汛人手严重短缺,人员调配十分紧张。“致江洲在外乡亲的一封信”发出后,在江洲镇乡亲父老的朋友圈中被广泛传播。7月11日,已有近千名在外游子回到江洲镇,加入抗洪。“他们很多人都是住在九江,所以在看到这封信以后就立刻回来了。”江洲镇防汛抗旱指挥部一工作人员称。
7月11日,据江洲镇防汛抗旱指挥部消息,7月11日8时,长江(九江)水位22.41米,超江洲警戒水位2.91米,为1998年来最高水位,水位还在迅速激增,九江市柴桑区已启动Ⅰ级防汛应急响应,江洲防汛进入紧急状态。
受强降雨和上游来水影响,长江(九江)水位从19米到22.41米仅用了6天时间,水位急速上涨后,江洲防汛指挥部充分发挥四级防汛体系作用,所有镇村干部吃住在堤坝上,镇村干部、18个区直部门帮扶人员和自发防汛的村民们24小时不间断轮班,严格按照46553要诀巡堤查险,171个哨所巍然屹立,120人组成的应急抢险队、150名武警官兵和民兵连或出现在险段抢险、或整装待命。
“目前长江水面和堤内地面相隔近3米,极易发生倒灌。”江洲应急抢险队员王风胜介绍,江洲所有排水站均已关停,排水口已关闭了三分之二。
据介绍,水位上涨后,因内涝严重,新洲二分场副书记杨振林立即乘着摩托车挨家挨户,动员60岁以上老人、15岁以下儿童、少年以及病残人员投亲靠友,并对低洼地段群众进行转移,仅10日上午,就转移安置了38户,229人。同时,进一步强化了防汛保障,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储备的原则,区、乡两级均按省防指定额备齐备足工程现场就近的抢险物料,做到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
●湖北武汉
>>长江汉口站水位或达29.2米,仅次1954年和1998年
刚刚,长江汉口站水位超过2016年最高水位,成为有水文记载以来历史第五高水位。未来长江武汉段水位走势如何?
7月11日15时许,在武汉市政府召开的现场新闻通气会上,武汉市防办发布预测:预计16日,长江汉口站水位将涨至29.2米,达到历史第三高位。
7月11日12时,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继续发布长江中下游干流九江至湖口江段、鄱阳湖湖区洪水红色预警,继续发布长江中下游干流城陵矶至汉口江段、洞庭湖湖区、大通以下江段、水阳江洪水橙色预警。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长江中下游干流监利以下江段、洞庭湖七里山站、鄱阳湖湖口站水位持续上涨。
预计未来几天,城陵矶附近江段仍有0.2米左右的涨幅,莲花塘站水位将接近保证水位;汉口至大通江段仍有1米左右的涨幅,九江至湖口江段将超过保证水位。
受其影响,武汉的防汛形势将更加严峻。
历史资料显示,长江汉口站(武汉关)曾经的历年最高水位按照由高到低排列前十的水位分别是:
29.73米(1954年8月18日)
29.43米(1998年8月19日)
28.89米(1999年7月23日)
28.66米(1996年7月22日)
28.37米(2016年7月7日)
28.28米(1931年8月19日)
28.11米(1983年7月19日)
27.79米(1995年7月9日)
27.76米(1980年9月2日)
27.76米(2002年8月25日)
11日,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了长江委、湖北省水利厅和武汉市防办相关负责人和专家,请他们一一解答。
一问:长江武汉段水位为何涨得这么快?
7月11日,经历多轮强降雨后,武汉降雨减弱,中心城区以小到中雨为主。但是武汉关水位相比前天快速上涨,截至21时,该站水位达到28.51米,相当于24小时内上涨0.39米。而在7月4日21时,武汉关水位仅为26.15米,相当于一周内水位上涨2.36米。
武汉关水位为何涨得如此快?湖北水利厅水文局预报处专家介绍,这主要受上游洞庭湖来水和下游鄱阳湖水位“顶托”作用。洞庭湖和鄱阳湖就如同长江中游两大“蓄水池”,可缓解长江上游洪水下泄压力。
但是因近期受到区域强降雨影响,这两大湖泊水位均超警戒,特别是鄱阳湖洪水进入长江形成“顶托”作用明显, 处于上游约250公里的武汉江段洪水流速放缓,再加上湖北中小河流湖泊水库入流长江,自然造成武汉江段水位快速上涨。
二问:三峡工程如何发挥作用?
据悉,为缓解长江中下游防洪压力,三峡水位不断减少出库流量。从7月6日8时35300立方米/秒,降至7月11日8时22000立方米/秒,关闭了泄洪通道,只保留发电水流量,有效消减长江上游洪水进入武汉。
长江委水文局水情预报处专家称,事实上,三峡减少出库流量后,武汉关水位10日水位,相比前一天只上涨0.09米。之所以预报水位上涨,一方面是未来3-5天,长江流域自西向东有一次强降雨过程,洞庭湖、鄱阳湖和汉江的进入长江干流来水都可能加大;另一方面,受暴雨影响长江上游进入三峡水库流量增加,截至11日20时,水位已达150.50米,超汛限水位5.50米。根据防洪调度,12日起可能加大出库流量,达到3.9万立方米/秒,这个流量一般在72小时后抵达武汉江段,形成洪峰高水位。
7月11日12时,长江委水文局继续发布长江中下游干流城陵矶至汉口江段、洞庭湖湖区洪水橙色预警。预计未来几天,汉口至大通江段仍有1米左右的涨幅,九江至湖口江段将超过保证水位。
三问:武汉关水位还将上涨几何?
从6月开始,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一直持续阴雨,基本维持“三天一小雨,五天一暴雨”状态。湖北省重大气象专报称,未来一周,我省还有三轮强降雨过程,需防范汛情发展及暴雨洪涝灾害。
这意味着湖北“暴力梅”还将持续一周,武汉关水位16日以后还将上涨吗?长江委水文局专家表示,目前,长江高水位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水位的高低除了和天气降雨时空分布有关,还有调蓄分洪等各因素影响。
“目前,我们最多可以预报未来5天的长江各站水位,且不断加密会商,修订预报结论。”该专家表示,水文预报分为短期预报和中、长期预报,而洪水预报属于短期预报,一般来说时间越短预报越准确。
湖北省水利厅水文局专家称,武汉关水位何时“涨停”,主要还得看未来天气发展形势,现在还无法断定。
武汉市防办专家介绍,武汉正众志成城,提前做好了充分的迎战大洪水的准备。武汉境内808公里堤防,在2008年以后进行了全面的加固。尤其是长江干堤,均按照1954年最高洪水位超高1.5-2米进行建设。
(手机保存此二维码,用微信扫码加入四川手机报官方读者群,关注身边民生热点资讯,交流、咨询、反映民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