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是高考学子陆续填报志愿的时间,去什么城市,选什么专业,都成了考生及其家庭纠结的事情。俞敏洪的建议是,尽量到大城市去。 我想到了自己当年填报志愿的时候,同学间流传一句格言:一本选大学,二本选专业。后来我才明白,其实一座城市对一个学子的影响,也异常深远,甚至要超过学校本身。 由于分数不高,能选择的余地不多,当时我只能在省内几所较好的大学之间徘徊。在两所分数线差不多的大学之间,我鬼使神差地把省会的那所排在了前面,后来我就去了省会。 现在想来,那个时候,就是单纯地想让自己的人生多一些变化。因此,我需要更大的、更复杂的生活环境。 不过,真正感受出城市影响的潜移默化,还是在我毕业后。 2015年夏,拿到毕业证的第二天,我便辞掉了省会城市一家媒体的实习工作。当时我已经在那里实习一年有余,谈的是拿到毕业证就可以签合同。但我还是毫不犹豫选择放弃,登上了驶向北京的动车,也驶向未知。 未知,一边意味着波动和艰辛,一边也意味着更多可能性。在北京,我结识了很多在北京读书的学生,明显可以感受到那份差异。别的不说,他们看待事物、想问题,总是喜欢站在全国的立场上,甚至是国际视野。但我回顾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涯,很多经历,都冠上了“河南”的名头。 比如,在公共关系和市场营销课上,我们老师举的例子,无非是双汇、三全、宇通这些省内知名企业,但是别人家的例子,动辄是微软、亚马逊、腾讯、阿里等。类似的,诸多细节于无形中,就塑造了你的视野。 这让我怀疑,如果我一直留在省城,视野与思维可能就会缩小一个半径。 我的一位同窗多年的好友,家在河南,当年选择了去哈尔滨读书,毕业后又直飞广州工作。问起他为何天南海北地跑,他就说了一个理由:想离家远一点。 这个理由,也是俞敏洪的一个建议。离家远,客观上可以培养更强的独立能力。 其实,去大城市,也仅仅是当下人口流动或迁徙的一部分。毕业后,你会发现,很多原本在中等城市读大学的年轻人,也选择了去大城市就业,甚至在大城市落户、定居。 有一个词叫“人口净流入”,这是时代的群体选择。 你或许听过很多大道理,依然没能过好这一生;你或许见过很多大城市,依然立足未稳。但是你熟知小城的安逸和冷清,也见识了大城的繁华和热闹,就便多了一些选择。 去年,我的一位表弟高考,我便劝他尽量去大城市。结果因为成绩实在一般,最后挑无可挑,只好选择复读。今年,他多考了二十多分,我还是那个建议:到大城市去。 当然,如果你生来便是在大城市,则大可走出“舒适圈”,去中小城市体验一番,或许也有不一样的收获。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学不是从一个校园到另一个校园,而是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