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荒匠在成都是老行道,民国时期就有,严格地说,比起木匠铁匠泥水匠,他没得祖师爷,算不上手艺人;收的全为废旧,多少总要花点钱,并非白捡,却又难称经商,有点儿不伦不类。
”收” 就是买,一般买入价特低,说不上投资,也就没门槛;”荒” ,指废弃之物,但它必须能利用,有赚头。
开始还是以物易物,过去闲时,有农人进城,用省下的花生、胡豆等农产品换点儿破旧衣被回家,洗补再用。
上个世纪四十至五六十年代,社会凋敝,物资匮乏,废物也是物,存在残余价值,原先换物作家用的那些人中,有的走向职业化,挑起箩筐到处转悠,用破锣嗓子吆喝:”有烂棉花烂罩子卖,锅铁卖,锑铁卖,玻璃瓶子卖,洋油桶子卖……”,这是老一辈收荒匠沿街游走的咏叹调。
那沙哑的颤音,与海峡对面台北过往的市声同样苍凉,有个姓侯的歌手演绎的” 酒干倘卖无” ,或出于他儿时记忆,穷街陋巷的晨昏,收破烂的呼唤,成为市井小曲,行吟歌谣,从路边到舞台,四处传唱……
当时大家都穷,能卖的东西不多,还有比空酒瓶更低价的牙膏皮,一个一分钱或更低,有存心的小娃娃积攒了几个,不时出门看看,巴望着有人来收。
收荒匠没有准入限制,只要你肯吃苦,不怕脏,有点小狡猾,能背九九表就行。曾经的从业者,差不多是城乡困窘吊男,已到中年,有些阅历,在时代变迁之际挤不上槽,只有干这个,属于现刻小区门卫拒入的”闲杂人等” 。
按行道分类为估衣旧货业,解放前后一段时间,在成都会府还有专业市场。业者参差不齐,有些诡诈趣闻,常常是传统相声及方言小品洗刷的对象。在清理户口时,划归城市贫民,文革中称”麻五类”。
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很快,带动废品回收行业暴涨。不过,当下收破烂的,并非资深老前辈 “退休返聘” ,也没有” 收二代” 在继承,城头人机会多点儿,都不愿再干这种不体面的苦差累活。于是,外州县的农民弟兄带着渴望蜂拥而来,迅速填补这个职业空缺,而且今非夕比,原先只是散兵游勇,现在壮大成军了。
城圈圈儿越扩越大,收旧利废更加繁忙,自然就有了分工,少数精明能干的” 行商” 变” 坐商” ,租块空地搭个偏偏儿,设收购点。在它周围,就像蜘蛛抱蛋那样,一些农村违建,简易平房,废弃旧屋便挤满小收荒,他们直接到居民家门口收货,转卖给大收荒。大收荒分类聚积到一定数量,用货车拉到需要的厂家,进入”回炉”再造环节。
收购的类别有废金属、塑料、书报纸板、玻璃及其制品、废旧木料家具等等。后来发展到有人专收不锈钢或铝合金护栏门窗、旧空调、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旧电脑等等,大为升级,侧面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水准在不断变化与提高。
以前主打的铺笼罩被,旧衣服,烂鞋子卖不倒钱,用来捐助或废弃。但也不绝对,听说有人到小区估堆低价收购,甚至还有打着救助的招牌,设置些假捐赠箱,把收集的东西运到苦寒山区去卖。按照经济规律,有溢价就有人去做,笔者认为,贩运取利算是正当营生,作伪则是恶行。
小收荒从背背篼,挑担子,逐步发展到人力车,火三轮。走街串巷,日晒雨淋,挣汗水钱养家糊口,与刀儿匠不同,黑瘦的多,难见胖哥,脏兮兮地,很不起眼。在门外卖空瓶瓶烂桶桶的太婆些心头有哈数,不按常规称买家为”老板”, 踮起脚朝对门子大声喊:” 收废品的,过来噻----”
大收荒不上街 ,在坝坝头立起太阳伞,坐在磅秤旁边的靠背椅上称重给钱。这时,状况反转,卖家略像过去农民交租,间或还要排队,在堆积如山的废品面前,稍感压抑,说话也就变了调,有人拿起烂渣洼儿来问:”老板儿,这个你收不收?”
大收荒也有区别,手头紧的不请人,全家出动,收秤分拣搬运,累得屁扑;实力稍强的请两个丘二,自己过秤付款,还要一道收拾归堆;也有个别做大了,当跷脚老板儿,委托舅子老表带人打理,除了大批量进出结算或发工资,平时在外头操。
还有一种介于小收荒大收荒之间的”隐形” 收荒匠,一家子跑到成都省,租菜农院内偏房或者倒闭工厂空屋居住,不捡破烂不收荒,坐茶馆搓麻将,约起到新开张的馆子打平伙吃优惠餐,一天到黑东一趟西一趟,不晓得这些人靠啥子生活。
如果你挨得近,就会发现他们隔三岔五有大动作。某天,突然运一车两车杂而古董回来,摆在坝坝头分类,有空调,彩电,几十床八成新的毛毯,上百个大茶盘,厨具,电扇,热水瓶或其它杂物。
据说这些人很会拉关系,打探到比如某地区驻蓉办招待所要关门这类信息,立马前往,旧货全收,回扣现比,以超乎想象的低价一扫而光,再转手。其要点是捞信息,随时身上揣起几万现金,分分钟解决,买个快性,把那些按部就班,钱到位慢的生意人甩几条街。这类”野仙” 不多,甚至比大收荒还少,也就鲜为人知。
这类人有些神秘,大致属于农村中的精灵罐儿,但同样会戳笨。他们中间,有个四十来岁的妇女牙痛,到医院花一块钱挂个号,经诊断是牙髓炎。看她痛得叫唤,医生先钻开放流,然后,让她去交费再来续治。这位大姐过余老练,心想,现刻不痛了,以后是以后,还交啥子费哦?于是,带着小赢一盘的好心情,车沟子走掉……
这当然是糗事,对医院对自家都不负责任,但谁又没有缺点错误呢?本文据实录入,意在表达对人对事,不可哄抬,不宜乱贬,符合实际才是原汁原味的生活。
收荒,与世上众多行业一样,是生计,说不上崇高,也绝非低下。它关系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正当职业,不可或缺,应受尊重。
然而,在人们心目中,收荒就是收破烂,不免脏乱差,买家卖家往往灰头土脸,自惭形秽,没有半点儿值得夸耀的地方。
与之相比,某些光鲜行业,如买卖二手房,转让烂尾楼,交易旧飞机旧船舶,收购兼并重组亏损企业……从标的物都属于估旧来判断,与收荒并无本质区别。说白了,买方----从炒房客到大款----其实都算收荒匠,即便如此,却不这样被低看。
更有中介掮客忙碌穿梭,竞拍招标,成交双方喜气洋洋,签字盖章。影响大的还要举办交接仪式,记者围堵,长枪短炮,咔嚓咔嚓,成为地方新闻头条。由此可见,人世间,钱多就能改变事物的性质,改变人们的看法,从认知上讲,也是一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