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任氏、胥氏家族
家族的遗传标记为 O-MF23213 ,
它的形成时间为 2270 年前
O-MF23213可以对应到形成于秦汉之际(2300年前),人口约占到中国男性总人口的千分之一点五,主要分布于西部四川等地一支以任姓为主体的家族。其中的O-MF169973分支,则代表了形成年代不晚于南宋地区的一支四川胥氏家族。
附注:
胥姓为人口排名第267位的中国常见姓氏,四川为胥姓人口第一大省,占据了胥姓总人口三分之一的比例。四川胥氏主要集中于西充和盐亭等地,胥氏家谱称其始祖胥震,宋度宗时任西蜀东观县尹,始居于盐亭胥坝。《盐亭县志·坛庙》所收录的“昭格行祠记”的碑文中的确有“癸巳(至元三十年1293年)胥震立两廊”的记载。O-MF169973分支形成时间与胥震的生活年代较为相符,可知胥氏为不晚于宋元以来的四川土著。
任姓为人口排名第50位的中国常见姓氏,主要分布于以山西、河南、山东为代表的北方地区。其中四川的东北部为任姓在南方少有的高频带。宋代的史志资料所记载的当时全国的任姓人物,四川任姓占据了近三分之一的比例。
本支任氏家族形成时间远迈秦汉,而且主要集中于四川清初大移民以前蜀地土著剩余人口相对较多的川东北一带。
查史籍中有关四川任姓的记述,较早见到的有《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其中有王莽时“粤巂蛮夷 任贵 杀太守 枚根,自立为邛谷王”的记载。其中的”越巂郡“,为汉武帝元鼎六年开邛都国而置,治所在今四川西昌东南。任氏一族为越巂首领,据考证,东汉时该部族向北迁移至成都地区,进过南北朝和隋朝之后,此族已经北进到四川北部的平武地区以及甘肃的陇西,成为当地的望族。
西晋时,李特攻陷益州,巴西宕渠(今四川营山)人 任回 成为成汉政权的肱骨大臣,当时还有德阳太守 任臧;益州兵曹从事、蜀郡人 任睿(考异曰:载记作“任明”。罗尚传作“任锐”。)等被记录于《晋书》等史籍。
再后的史籍《魏书》记载:“巴夷帅中有任氏”,可见至北魏时期,四川任姓依然持续活跃于蜀地的政治活动中,影响已经涉及川鄂交接的地区。
至隋唐厎定,任氏一族成为蜀郡大姓,唐初贞观时所定全国各州郡氏族,”益州蜀郡”三姓中有任氏。
两宋至明清时期,四川任氏在科举方面较为突出,有任弼(营山人)、任天章(营山人)、任逵(营山人)、任锦章(营山人)、任云章(营山人)、任汉章(营山人)、任有章(营山人)等人。明清时期有任惟鏜(巴县人)、任悊(南充人)、任時芳(盐亭人)、任元極(巴县人)、任遡昉(阆中人)等。
由于该家族历史久远,研究所用样本也较少,关于该家族更为详细的内部支系分化脉络以及更精确的共祖时间,则需要属于该家族的更多用户参与父系深度测试,并提供谱系资料以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