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东京12月6日电(记者华义)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回收舱当天在澳大利亚南部着陆。该机构将对回收舱携带的小行星样本进行研究,隼鸟2号探测器在释放出回收舱后继续其小行星探测之旅。
经过约6年的太空飞行,隼鸟2号探测器于5日在地球附近和回收舱分离。回收舱于东京时间6日3时(北京时间2时)左右降落在澳大利亚南部沙漠地带。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在当地进行回收并尽快将其运回日本。
隼鸟2号探测器在与回收舱分离后继续太空之旅,预计将在2031年左右抵达编号为1998KY26的小行星继续进行探测。
隼鸟2号2014年12月从日本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2018年6月飞抵距离地球约3亿千米的目标小行星“龙宫”附近,并对“龙宫”进行了全面的信息采集。“龙宫”直径约1千米,它被认为含水和有机物,与约46亿年前地球诞生时的状态相近。
日本探测器本隼鸟2号Hayabusa2对小行星“龙宫”(根据日本民间传说而命名),发起了轰击。轰击的目的是要炸开小行星的表面,获得岩石样本。轰击在距离小行星500米处的空中进行,在进行轰击后,隼鸟2号必须马上躲避,以免被炸飞的岩石击中。“龙宫”的直径只有900米。40分钟后,爆破成功。如果地面是沙质,炸出坑直径会达10米,如果是岩石也至少有3米。至此隼鸟2号完成了这次航天的重任之一。
此次日本隼鸟2号太空之旅,身肩各种项目。除了日本自己的科研项目,还肩负着运送登陆器Mascot,要把它送到小行星上。2018登陆器成功登陆“龙宫”,也让日本航天局松了一口气。距离隼鸟2号2014年发射到2018年登陆,已经4年过去了,现在终于有了一个可喜的结果。
隼鸟2号围绕“龙宫”完成的操作,都是在距离地球3亿公里的情况下完成。这充分显示了日本的航天技术。这次日本选择了一个鲜为人知的“龙宫”小行星,但其展示的科技实力完成了美国都没有完成的难度。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将看到日本更多地在空间研究领域大显身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