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民意
文/南湖居士
从发展改革委关于电价对某位陕西网民的回复——长期以来我国试行较低的居民用电价格,居民电价较大幅度低于供电成本,是因为工商用户承担了相应的交叉补贴。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居民电价偏低,工商业电价偏高。下一步要使电力价格更好地反映供电成本,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我们大概可以预计,居民电价可能上涨,而工商电价可能下调。
当然,该结论仍然只是单独根据电价的高低进行比较,完全忽略了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和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如此选择性的接轨世界,已经不是头一两回了,笔者不愿意老生常谈。我想到的是另一个问题,便是但凡遇到利好群众的事情,有人就看不顺眼,非要拿其他国家说事,加以证明如牛负重的合理。本来属于社会性质的优越,转过头居然也向西方看齐了,硬把保障民生基础的公立一并商业化了。倘若真的为国家长远发展考虑,谋求减轻企业负担,进而提振国民经济,大可以直接取消生产用电和生活用电的收费区别,没必要拆东墙补西墙。
我曾经听过一个说法:三峡工程竣工投产后,电费将出现显著下跌。诚然,十几年前的消息,没有官方证实,目前的确无从考证了。然而,发电量大幅提升却是不争的事实,电费一夜之间不降反涨,难免令人心中困惑。更叫大家不解的是,这一次的提问和回答存在诸多疑点。比如,那个网友声称“现在电力装机已严重过剩,供大于求,电力设备出力不足,特别是火电厂,设备利用小时数连续几年下降,全国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已低于每年三千小时,近一半机组常年闲置。”看看他所讲的东西,可谓非常专业了,连提供的数据都是那么精确,一般详尽细致的资料,换做普通人家恐怕是不知道的。于是乎,不由引发猜测——会不会原本就是个行内人士的发言呢?所以,怪不得外界不少批评的声音,矛头直指自导自演、自问自答。
自导自演与自问自答,用一个词概括,叫做假装民意。电费的提升,毕竟关系着全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假使全面的公开征求意见,我以为,阻力肯定是小不了的。既然要求多数人认同,想来不太现实,索性寻一条捷径走,挑选个把代表点头,假装符合民意,便能够名正言顺地达成目的了。究竟假装民意的套路,其实早就不新鲜了。很多年来,在各大网站平台交流,一切发帖和回帖大抵都经过了严格的审核筛查,只允许主流合拍的内容发布,到底也算是假装民意的另一种体现了。但是,喜欢发牢骚的少了,互联网的空气越来越和谐,可知民意的向背,貌似并不十分重要。倒是几千年传统的忍耐文化,深入我们的骨子里牢牢扎根,凡是还没有欺人太甚的,基本全部默默接受了。让我说,未来的电费或是涨,或是降,一份文件的事情,没人敢管,也没人管得了,何必脱裤子放屁,假装政策赢得广泛的民意支持呢?
2021年7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