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图片来自网络
不要让身边的福寿螺泛滥成灾 邛崃古代美 荷花稻田所拍的福寿螺
福寿螺原产于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初引入中国时视为高蛋白产品,作为食物食用为主,后因其口感不佳,市场接受度差遭到市场淘汰。 福寿螺在野外环境下繁殖速度极快,且失去了原有的天敌,随着繁衍逐渐泛滥成灾,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极严重的破坏,扰乱了正常的生态系统。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将福寿螺列为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
每年的4-6月份和8-10月份是福寿螺产卵和孵化的高峰期,也是成螺以及高龄幼螺危害集中的旺盛时期,水稻、紫云英、慈菇、茨实、甘薯、蔬菜等作物是福寿螺主要危害的对象,对水稻的危害尤为严重,福寿螺几乎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都会产生危害。 福寿螺产的卵
这种生物不知什么时候也带到了我们身边,在邛崃东路农田,尤其是终年有水的冬水田、种荷花的稻田、池塘、沟渠较为严重。 防治福寿螺的方法有人工防治(人工破坏虫卵或螺蛳)、生物防治(放鸭子吃螺蛳等)和喷药防治(喷洒灭螺农药)三种,值得推广的是放鸭子吃螺蛳的生物防治方法。。生物防治不仅可以无污染减少福寿螺的数量,同时还为鸭子的生长提高了充足的养分,提供了免费的饲料,一举两得。
希望有关人士重视起来,不要让身边的福寿螺泛滥成灾! 说明:此文参考网络文章改写。下面是笔者拍摄的福寿螺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