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纹鸭(学名:Anas falcata)是中型鸭类,体型略较家鸭为小,体长40-52厘米,体重0.4-1千克。雄鸭繁殖期头顶暗栗色,头侧、颈侧和颈冠铜绿色,额基有一白斑;颏、喉白色,其上有一黑色横带位于颈基处。三级飞羽甚长,向下垂,呈镰刀状;下体满杂以黑白相间波浪状细纹;尾下两侧各有一块三角形乳黄色斑。明显有别于其他鸭类,野外容易鉴别。雌鸭略较雄鸭小,上体黑褐色,满布淡棕红色‘U’形斑。下体棕白色,满布黑斑。主要以水藻、水生植物嫩叶、种子、草子、草叶等植物性食物为食。繁殖在西伯利亚东部、远东、中国黑龙江省和吉林省。越冬在中国、朝鲜、日本、中南半岛、缅甸、印度北部。
通常3月初至3月中旬开始从越冬地往北迁徙,3月末4月初到达我国河北东北部和东北地区,大量在4月中下旬,其中少部分留在当地繁殖,大部分继续往北迁徙。迁徙时常呈几只至10多只的小群。秋季于9月中旬至10月末南迁,少数迟至11月初。
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冬季和迁徙季节亦集成10余只至数十只的大群。性胆怯而机警,白天多在开阔的湖面、江河,沙洲或湖心岛上休息和游泳,清晨和黄昏才飞到附近农田或游至水边浅水处觅食。飞行灵活迅速,常伴随着低沉而带颤音的叫声。
主要以水藻、水生植物嫩叶、种子、草子、草叶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到农田觅食稻谷和幼苗,偶尔也吃软体动物、甲壳类和水生昆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觅食时间多在黄昏和清晨。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近危(NT)。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