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才能产生美
乌克兰问题在一段时间内可谓是愈演愈烈,美国怂恿,北约煽动,现在乌克兰自己先喊不会发生战争以稳定国内局势,但事态还没停歇,所以关键原因还是因为背后推手。
又要搞事又要谈,普京简直无语。
所以继欧盟高官访问土耳其“三人两椅”的外交“名场面”照片后,又一名场面诞生!——六七米的超长白色条桌,普京坐这头,马克龙坐在那一头,遥遥相望。
马克龙大概万万没想到,这场谈话居然是要用吼的距离。
近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增兵送武器,加强乌克兰战力,不断推动北约向俄边境扩展,却大肆宣称“俄罗斯准备入侵乌克兰”,甚至在普京参加北京冬奥会时,彭博社造谣俄罗斯已经入侵乌克兰。
普京用一张超长的长条桌,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情绪和政治态度——距离产生美。
一是关系上的不亲近,一是对于北约一众的态度,“你们离我远一点,别这么靠近我……”有这么个意思。
如果不能,普京发出了战斗民族的强硬表态:如果俄乌发生战争,欧洲也将被自动卷入一场与俄罗斯的军事冲突中,到时不会有赢家。
当然,如果真发生了,赢家还是有的,是一直递装备搞气氛却又置身事外的美国。
但这对于整个欧洲来说,这显然是不可接受的结果,所以马克龙来了,一众人排着队来了。
难以决定性突破
虽然马克龙见识到了还不如视频会面更近的见面距离,但来当调解人的他选择“必须尊重俄罗斯”。
一直倡导要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欧盟,在默克尔卸任后有野心盘算为法国争夺“盟主”地位的马克龙自然得安抚俄罗斯的情绪,不断为俄罗斯说“公道话”。
而且马克龙还带着更重要的目的——为连任造势——选择这时与普京会晤,展现他在欧洲的领导力,为大选“加分”。
当然不只是马克龙,穿梭交替的还有德国总理朔尔茨,会晤完拜登后,还将前往基辅和莫斯科。对于新政府来说,朔尔茨也需要做出成绩,毕竟手里还有个变成了烫手山芋的“北溪-2”。
作为欧盟“领路人”,欧洲的实际领导者,德法两国一直是欧盟独立的积极倡导者,在结束了对俄乌的调节后,他们将在柏林会谈讨论。
但不管怎样,他们的调停很难做到决定性的突破,在安全领域极度依赖美国的情况下,美国的态度和干涉对欧洲具有太大的影响。
所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普京与马克龙的5小时谈话结束后表示,“局势太过复杂,无法期待一次会议就取得决定性突破。”
普京也在记者会上表示,马克龙的一些提议可以作为化解乌克兰东部冲突的协议基础。
乌克兰外长倒是对欧洲政要们纷纷来访这一信号“抱以期待”,经历了乌克兰国内动乱的他表示:“我们愿意对话。”(晋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