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色316-乾陵(场面1) 乾陵是陕西关中地区唐十八陵之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千米的梁山上,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陵园规模宏大,陵域占地"周八十里"(《唐会要》)。陵园有内外两重城墙,其中内城南北墙各长1450米,东城墙长1583米,西城墙长1438米,总面积接近240万平方米。 乾陵建成于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龙二年(706年)加盖,采用"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除主墓外,乾陵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 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1961年03月04日,乾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无字碑不少,武则天的最著名。武则天是一位褒贬不一、颇具争议的人物。这位女皇帝在位时,不拘一格任用贤才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并顺应历史潮流,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在她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时期,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可谓政绩昭昭,有案可稽。 同时,这位“开朗”女皇却又任用酷吏,滥杀无辜,使不少文臣武将遭受不白之冤;一意孤行,大肆建造寺院,筑明堂,造天枢,铸九鼎。特别是晚年的女皇,好大喜功,生活奢靡,更加挥金如土。 也许武则天当初就有一点“自知之明”,所以她为自己立下了这块无字碑,想用无字的空白,留给后人一份神秘的答卷,让历史去填写自己的功过是非。 关于武则天无字碑的由来另有些说法: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武则天的儿子恨透了自己的母亲,将她本写好碑文藏在了她的墓室之中,留下一块无字碑。 (以上文字根据网络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