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3434|评论: 3

西充:汉唐奠定桑蚕史“丝绸之乡”当之无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6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中国丝绸之乡”,西充曾是全川第一产丝县,西充产的彩旗曾挂在天安门城楼上。

  4月18日,由高坪区人民政府和南充晚报联合举行的“丝路寻踪 源点南充 重走南方丝绸之路” 大型行进式报道采访组辞别丝路源点———位于高坪的百年六合,来到西充与当地经济和商务、蚕业管理部门及丝绸企业座谈。

  丝绸之乡 曾是“全川第一产丝县”

  在此次西充县委宣传部及报道组组织召开的座谈会上, 西充县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总经济师任红琼向采访组介绍, 西充作为“中国丝绸之乡”,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历史悠久。“据《西充县蚕业志》记载,经史料考证, 西充是全国蚕丝发源和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任红琼说,《西充文史资料选辑》中记载,远在汉唐时期,西充人就开始栽桑、养蚕、缫丝。西充县的蚕业机构设立较早,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西充县实业局局长李伦先在仁和场创办“蚕桑公社”,西充茧丝绸行业得到大发展。

  “1946年出版的《四川蚕业改进史》记载:‘西充为全川第一产丝县份’。”西充县茧丝绸办主任银昌杰对采访组说,这说明西充蚕桑业在当时已享誉四川。

  蚕桑兴盛 农民从事丝绸行业发家致富

  在全县蚕桑兴盛时期, 西充农民有不少人靠养蚕缫丝织绸步入发家致富。“毕业于原西充蚕桑学校的原槐树乡张书行,他家在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将自家十亩地、两亩田和九段坡全部密植桑树,每季养蚕十四张至十六张, 并兼搞缫丝织绸、炼染、销售。”银昌杰介绍,单靠这项收入,张家就满足了全家十多口人的生活所需,并供养3个儿子、2个女儿读书至大学毕业,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成为西充有名的蚕丝专业户。《西充文史资料选辑》也记载,原仁和乡的王太和、杜春和等人都是贩运丝绸到成都出售而兴家的。

  据《西充县蚕业志》载,由于蚕桑较为发达,农民缫丝亦较普遍,当时西充县丝绸市场比较繁荣,在城关、古楼、槐树、鸣龙、 双凤、 高院等14个场镇均有丝市,其中,8个场镇丝绸并茂,尤以鸣龙场的丝绸市场最大, 省内的丝绸庄客聚集此地较多,市场颇为繁荣,有“小成都”之称。

  难忘往事 西充产彩旗挂上天安门城楼

  谈到西充丝绸, 银昌杰还说起了一件让西充丝绸人骄傲的事:“在上个世纪80年代, 西充产的彩旗曾经挂上天安门城楼。”作为参与者和见证者,原西充县工业局局长李天庆告诉记者, 这批彩旗是由原西充绸厂生产的。

  18日,在西充县洗笔路西充绸厂的原址上, 采访组闻到一股酒香, 工人告诉记者, 这里现在是一家黄酒酒厂。“现在的酒厂生产车间就是原来西充绸厂的生产车

  间。” 今年76岁的李天庆告诉记者,1982年, 原西充农机修理厂改成西充绸厂,他是西充绸厂第一任厂长,两年后调入原西充县工业局。“1984年, 经过改革开放,我国国民经济得到很好恢复, 从中央到地方,各地都在隆重庆祝。”李天庆回忆,当时,省丝绸公司下订单,让西充绸厂赶制一批彩旗。很快,该厂就生产出一批用于营造喜庆氛围的彩旗,并被挂上天安门城楼。

  合理布局 到2020年形成“一带三片”格局

  从1922年至今,西充县蚕桑、丝绸业的发展经过了多次起落。目前,西充不但是“中国丝绸之乡”,还是国家“东桑西移”试点县、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示范县、四川省蚕桑基地重点县、 四川省优质茧加工基地县、 南充市有机蚕桑基地县, 并在“十二五”期间再次取得了较大发展。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8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2-7-7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0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充不但是“中国丝绸之乡”,还是国家“东桑西移”试点县、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示范县、四川省蚕桑基地重点县、 四川省优质茧加工基地县、 南充市有机蚕桑基地县
uup

发表于 2022-11-11 21:3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毛用,今后农业都找不到人住。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