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规诫子书 打油诗 深圳市梅园社区老兵党员何林
家风传承特重要, 言行举止别小瞧。 艰苦朴素树榜样, 红色家风永不倒。
家风教育好不好, 从小教育见成效。 节约意识抓常态, 盘中餐食知辛劳。
党员家庭觉悟高。 节约意识定记牢, 浪费粮食很可耻, 红色家风传家宝。
国家路线政策好, 当今物质不缺少。 忆苦思源要知乐, 党恩惠民乐陶陶。
红色家风教育势在必行 深圳市梅园社区老兵党员何林 2022年6月24日
我叫何林,四川省西充县人,中共党员,基建退伍老兵,今年75岁,党龄51年,是深圳建设初期的第一批“拓荒牛”,曾与战友们一道为深圳建设奉献过青春,挥洒过汗水,为深圳城市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为隆重纪念党的生日,深圳市罗湖区委组织部向我征稿 《红色家风》颂党文章。 我认为家庭是一个社会细胞,子女又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孩子长大后能不能为国家作贡献,能否成才,从小进行品行教育很关键。中国古语有云:“从小看大,三岁看老”。“好种出好苗,好树结好桃”。这都表明了教育的重要性。 我是深圳一名基建退伍老兵,又是一名老党员,我永远爱党,爱民、爱国家。我虽然离开部队已39年了,但我坚持退伍不退色,永远发扬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发扬深圳基建工程兵的拓荒牛精神,教育好子女,责无旁贷。 红色家风是我家永不褪色的“传家宝”,艰苦朴素、勤俭持家、厉行节约、杜绝铺张浪费,是我在峥嵘岁月里留下的红色诫子书。在国家经历物资匮乏的艰苦岁月年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深感“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约”二字是我教育子孙后代时恪守的座右铭。 为实现我的初衷,我常给孩子讲述深圳创业时的故事,回忆当初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建设深圳和创造深圳辉煌的艰辛历程,我用亲身经历,生动活泼的演讲向孩子们灌输节约的理念。 我教育孩子要节约粮食,不浪费劳动成果,一日三餐吃多少煮多少,不要因为条件好了,日子幸福了,就随意将多余的剩食倒掉,虽然现在也不差那几个钱,但浪费粮食是可耻行为,因为毛主席说过:“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我的孩子过去用水用电“很大方”,我很心疼,便严格要求他们拧紧水龙头,不要浪费一滴水,人走要灭灯,帮助孩子增强节约意识,并详细介绍一些节水节电小知识、小技巧。我常嘱咐孩子,不用水时,务必关好龙头,并仔细检查,还要充分利用好洗菜水,如浇花拖地。我也经常给他们进行节约宣传,要求废旧衣物能穿则穿,能补就补,能将就则将就,把多余的旧衣物、书籍等物品清洗干净,整理打包,捐给贫困地区有需要的人。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心,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的孩子就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在生活中始终践行节约,长期坚持,从不间断,最终形成了良好的节俭习惯。 得益于良好的家风传承及家庭教育,我的两个孩子学习都很用功,很刻苦,生活上从不与其他人攀比,大人也很开心。两个孩子都考进了深圳中学,在初中时,两个孩子都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都成为班里的拔尖生,还曾被媒体报道,高考名列前茅。如今,大女儿何小军是建筑高级工程师,小儿子何小飞是外企高管,他们都是优秀的共产党员,更是各自行业的翘楚,都在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做贡献。因为红色家风家教潜移默化的熏陶,外孙女和小孙子也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爱学习、爱劳动、讲文明,遇到垃圾都能自觉拾起,因为他们始终将父辈们的谆谆教诲牢记在心。 承前继后,继往开来,关心孩子,情系未来,从我做起,开展朴素教育,国家才能富强,人民才有希望,我们的党才不会变颜色。祝愿我们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正确的党,在走近新时代,迎接新未来的大潮中,取得更大胜利!引领全世界各族人民走向更大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