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17点34分,从重庆南站始发的5612次列车缓缓停靠至终点站内江站,阳光透过窗户洒在5号车厢的展品上。全程7个多小时的列车上,展出“逢站必停”成渝铁路通车70周年纪念展。
当天,在5612次列车上,5号车厢被布置成展厅,艺术作品、海报、摄影集、展板、小纪录片等多种形式展现着成渝铁路发展史,乘客座位与展位交叉排布。同时,川剧以及内江资中的木偶戏也被请上列车,在隆昌至内江段进行表演。
据了解,本次展览陈设于成渝铁路现今唯一还在运行的客运列车5611/5612次列车车厢内,观者将跟随列车一路向前,从重庆南行驶至内江站,单面运行里程285公里。
展览遴选了四十余位艺术家的优秀作品,既有油画、书法等传统艺术形式,也有运用了AR技术、媒体影像等新技术的交互作品。
把列车作为媒介载体,这样的设计源自于中央美术学院2019级、2020级的一群本科生。他们尝试着用展览的形式讲述70年的铁路故事,以新的方式关注社会问题,发出年轻人的声音和回应。
“我自己就是内江人,在内江发现老火车站几乎面临荒废的问题,但它依然有一班列车在运行,照顾沿途百姓出行。运用所学知识,我希望能够有一列火车在铁路闲下来的时候,能载给沿线居民文化与艺术。”该项目发起人郑淏文介绍,2020年12月,与同学以此为灵感,创办ART CONTAINER(艺术集装箱),自此“为艺术资源的流通提速”系列实践开始。
此次展览遵循列车空间,顺应行进方向,形成了从“传统”、到“此刻”、回“未来”的线性叙事。来到车厢中的观者没有既定的观展顺序或方式,乘车即游览。旅客穿梭于车厢中互动游戏、拍照留念,坐在座位上遥望窗外的风景,细观车内的展品。
在“未来”板块展出的费俊《预见:有趣的世界》、姚璐《洞庭春早图》、王川《传统在当下-敦煌乐舞》等一系列与未来有关的作品,都蕴含了这一主旨。
从重庆大足站上车的乘客韩棠欣,听说平时乘坐的列车上有个展览,专程来到展览所在的5车厢。“这趟车和这个展览名字一样‘逢站必停’,虽然速度很慢,但像我回荣昌,半个小时时间,只要两块钱。”韩棠欣在看完这个展览后兴奋不已,向镜头推荐着这列“慢火车”。
当天16点30分,列车停靠到隆昌站,一名川剧演员,三名资中木偶戏演员上车。列车达到迎祥街站时,川剧表演登场,吸引到车上旅客。接着,来自资中县木偶剧团的三名演员表演了一系列木偶戏选段,在车厢里边走边表演。“这次我带着两名青年演员来表演,希望他们能够来感受历史文化,也希望将我们木偶戏传播开来,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木偶戏演员邱德胜说。
“‘逢站必停’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温度。”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谈及学院学生组织的这场展览时说,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正式通车,从此开启西南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序幕。70年过去,在高铁加速城际之间的往来时,这列绿皮火车依然服务大众出行,体现发展的温度。
(文章来源:川观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