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人社部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1954万人,缴费人数613万人,总缴费金额142亿元。
可见,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后大部分人没有缴费,实缴率(缴费人数/开户人数)为31.4%。实缴者人均缴费为2316元,远没有达到参加人每年缴费上限12000元。根据规定,个人养老金“参加人可以按月、分次或者按年度缴费,缴费额度按自然年度累计”。也就是说,2022年度这些缴费人本来可以用足这12000元年额度,但选择了浅尝辄止。
更进一步,2021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8075万人,2022年数据尚未公布。即,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仅为职工养老保险的4.1%,缴费人数仅为职工养老保险的1.28%。那么,个人养老金账户还有多大的提升空间呢?
应该说,个人养老金账户对需要缴纳个税的人是有吸引力的。相当于将现在较高的边际税率(最高达45%)置换为将来较低的税率(3%);而且投资还有收益,经济基本面稳健的话,几十年的复合收益率足以跑赢这3%的税率。
一个公开数据是:从2019年调整个税起征点为5000元,个人纳税人数下降为6512万。以这个数字计,实缴人数还不到1/10。看今年接下来还有多少人愿意开账户并实缴,这样就可以知道个人养老金大致能走多远,最终能覆盖多少人。当然,至少目前,个人养老金参保率不高是事实。
一些人已经将个人养老金参保率不高视为一个问题。2023年2月25日,恒安标准养老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万群表示,可以将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的部分资金转入养老金账户,“很多人的住房公积金如果不用,就一直趴在账上,每年是活期利率,损失是非常大的”“可以考虑把住房公积金往个人养老金的账户上移一移,用市场化的方式进行投资”。
网友对她的反应普遍火气比较大,诸如“明明可以直接抢,现在偏偏还要编个理由”“我想都取出来了,为什么转养老金”“慷别人的慨,真是大方”。这里面包含一些误解。
首先,她没有官方背景,只是一家金融机构的负责人。当然,她是为自己的公司及养老保险行业说话的,不是为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持有人说话的,发言肯定不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这是我们理解这一表述的背景与前提。
其次,上述网友可能有一个误解,以为她主张个人住房公积金划入“养老金个人账户”。
个人养老金账户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常简称“养老个人账户”),虽然本质上都是个人财产,但法律上是两个分立的实体,前者本质上是个人自愿储蓄,一般退休后才能提取;后者本质上是个人强制储蓄,就是社保“大统筹、小账户”中的小账户,但目前存在大量空账,并没有做实,退休后每个月可领取账户总额的1/120。
个人住房公积金也是个人强制储蓄,但买房租房都可以提取,无需等到退休。显然,从个人权益的角度,一般没有人愿意把个人公积金转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无论是进入个人账户还是社会统筹,因为这会缩减自己对这部分财产的选择权与使用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