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华山医院教授张文宏亮相“委员通道”。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他谈到过去三年的感想,分享了对分级诊疗、基层医疗体系建设的看法。
张文宏走上“委员通道”。视频截图
张文宏的讲述里,提到一家位于上海郊区的朱家角人民医院,还有“名字很勇猛”的张飞医生以及新冠患者潘阿姨。六分多钟的讲述里,这个生动的医患小故事令观众们感到好奇,也颇为感动。
3月5日,澎湃新闻( www.thepaper.cn)记者联系到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人民医院,在这家坐落在长三角示范区的二级医院,张飞是一名呼吸科医生。张文宏在“委员通道”的分享,让他感到意外又亲切。意外在于没想到自己会被“点名”,亲切则是因为两个月前张文宏来巡诊,张飞至今印象深刻。
张飞说,张文宏提到的病人潘阿姨,69岁,是朱家角人民医院此前收治的一位新冠患者,大约1月1日住院,很快转入ICU病房治疗,除夕前,1月20日已康复出院。
张飞是潘阿姨的主治医生之一。他还记得,病人刚入院时病情危重,氧饱和指数只有86%左右,CT显示两肺是典型的“大白肺”,伴有呼吸困难、胸闷气急等症状。
潘阿姨入院后,医生立即给予相应的急救措施,考虑到她是整个病区最重的一名患者,在潘阿姨入院次日,张飞等医生就通过互联网平台发起与上海三甲医院连线会诊。
朱家角人民医院是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通过互联网平台,上海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的顶级专家可以在线上为该院患者提供服务。包括B超、CT等各项检查,住院查房等,都可由三甲医院的专家远程操作和诊断。
张飞回忆,当时潘阿姨的情况危险,他们紧急与三甲医院连线,通过远程会诊系统,先向中山医院申请了视频专家会诊。此后,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教授、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等专家,先后两次通过远程视频对潘阿姨会诊。
“张文宏教授等专家通过远程会诊的摄像头,听完我们医生的介绍,隔屏又对潘阿姨的病情仔细地询问,综合各项检查指标,他们对治疗方案做了很具体的调整。”张飞回忆两个月前的情景。
综合张文宏、胡必杰等专家意见,以及新版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方案,作为主治医生,张飞为潘阿姨明确了治疗方案。他说,治疗一段时间后,潘阿姨的情况相对稳定下来了。
1月12日,张文宏在上海基层医院巡诊时来到朱家角人民医院。
1月12日,张文宏在上海基层医院巡诊时来到朱家角人民医院。张飞回忆,当时病情逐渐好转的潘阿姨眼睛很尖,在病房里一眼看到张文宏,就情不自禁叫住他,说她记得张文宏,远程会诊时见过他。张文宏也仔细回访了潘阿姨的治疗情况,包括查体、用药、交流等。
“潘阿姨很激动,她最早见到张教授会诊时她还戴着面罩在吸氧,但意识是清醒的。张文宏教授是她的偶像,她那天就特别开心,特别激动。”张飞说。
事实上,潘阿姨的病情也在1月中旬得到了明显改善。“氧饱和度从86、88恢复到95以上,持续了一段时间,我们把呼吸机也撤了,转为高流量吸氧,再到后来转为普通鼻导管面罩吸氧,肺部炎症也在吸收,病人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好。”张飞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