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
联合国确定2023年“世界水日”主题为“Accelerating Change”(加速变革),水利部确定我国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
为提升“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宣传力度,增强市民节水、护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营造全民爱水、节水、护水的良好氛围,市河湖保护和智慧水务中心紧密围绕“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的活动主题,在活水公园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
本次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单页、悬挂横幅、摆放宣传板等形式,宣传讲解水资源现状、节约用水的意义、水资源保护的有效措施以及涉水相关法律法规,倡导全民养成良好的节约用水习惯,加强水资源保护。活动点位吸引着来往人员的目光,不少市民纷纷上前来了解询问。
市民A:什么是“世界水日”?
工作人员: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商业和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联合国长期以来致力于解决因水资源需求上升而引起的全球性水危机。
市民B:我们成都缺水吗?
工作人员:截止2021年,成都的常住人口数量高达2119.2万人。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这样算下来,成都的用水量是非常惊人的。成都平原经济区人均水资源年占有量仅1000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值一半,不足全省的40%。早在十多年前,成都就被列为全国400个缺水城市之一。节约和合理利用每一滴水,是每个人的责任!
市民C:什么是河长制呢?
工作人员:河长制就是各级党政负责人担任河长,统筹推进河流治理和保护,河长制本质上是一种责任承包制,直接将某条河的治理和保护责任交给固定的党政负责人,人河对应,河长统筹协调推进,避免多头治理的混乱局面。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水资源保护、水安全保障、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域岸线管理等。
市民D:水也是有法律保护的吗?
工作人员:水是生命之源。我国现已基本建立起涉水法律法规体系,形成了包括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水文条例、抗旱条例等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地方性法规的水法律法规体系。我省出台的《四川省水资源调度管理办法》已于今年的3月1日开始施行;还有《四川省河湖长制条例》明确了河湖长及部门工作职责;《成都市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填补排水与污水处理法规空白。
市民E:这几年,成都水环境的建设真是越来越好了,河水也越来越清亮了。
市民F:是啊,水生态好了,鱼儿鸟儿就多了,是要保护好我们的河湖环境!
现场工作人员热情地向前来了解的市民发放宣传资料并悉心讲解水资源的重要性,让市民朋友们进一步了解水资源保护和河长制的相关知识,共发出节水特刊、水法律法规宣传折页100余份,吸引群众500余人次。
成都傍水而生,因水而兴,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水,生命的延续更离不开水。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成都河湖邀请大家一起惜水护水、一起监督河流湖泊,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新闻延伸:
活水公园建成于1998年,坐落于天府之国成都市的府河河畔,占地约2.6万平方米,由中、美、韩三国专家共同设计的污水自然净化系统和植物生态系统展示着人类、城市、水与自然的依存关系,是世界上第一座以水保护为主题的城市生态环境公园。2021年入选全国第四批水情教育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