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598|评论: 5

[转帖] 停建地铁,大建高铁,这可能是一种资源错配

[复制链接]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3-4-15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多地传出地铁项目被砍的消息,最受瞩目的莫过于深圳,地铁五期的最新规划,缩减了4条地铁线路。多地盼望通地铁改善通勤的“远郊族”深感所望。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3-4-15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期多地传出地铁项目被砍的消息,最受瞩目的莫过于深圳,地铁五期的最新规划,缩减了4条地铁线路。多地盼望通地铁改善通勤的“远郊族”深感所望。

  正如很多评论所指出的,地铁纷纷落马,是地方财政吃紧,要“过紧日子”了。

  城市地铁建设“凉凉”,今年的高铁建设却是热火朝天。媒体报道,一季度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35.5亿元,同比增长6.6%,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既然是“过紧日子”,各地砍地铁、全国大上高铁的经济账应该算一算。

  01

  地铁到底亏多少

  中国共有四十多座城市拥有地铁,界面新闻统计其中24城地铁公司2021年的财务数据显示,仅杭州、西安两城账面显示净亏损。

  这多少有点“反常识”。因为众所周知,全球范围内,绝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都是赔钱的。难道中国地铁运营商特别“能打”吗?这倒也不是。

  地铁公司除了运营收入外,还包括了政府补贴。扣除补贴还能实现盈利的仅有深圳、广州和武汉三城。也就是说,21城的地铁实际上是需要地方财政养的。

  各城市的补贴力度相差很大,北京地铁的政府补贴高达214.66亿元,独一档。另有11座城市的政府补贴在10亿元以上。
1000

  图/网络

  由于国务院对各地的地铁项目申报设有严格的财政门槛,能够建地铁的城市都有较高的财力,每年补贴10亿元以下大致可以认为负担不算过重。但是,补贴10亿元以上的,也不见得是“养不起”。

  比如北京2021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将近6000亿元,214亿元补贴地铁,仅占预算收入的3.5%,也不算多大负担。考虑到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市民出行高度依赖地铁,214亿元补贴可算是“花小钱、办大事”了。

  当然,各个城市的情况不同,不能都和北京比,肯定有些城市花了太多钱养地铁了。但是,24城地铁的政府补贴总额不到700亿元,大致估算全国各地养地铁的财政支出加在一起,最多也就1200亿左右。和高铁比,这真不算什么。

  02

  高铁的社会效益没有想象的那么高

  中国高铁系统,亏损和补贴装在了很多“篮子”里。政府补贴的来源也较为复杂,部分线路还有地方政府补贴。因此,很难完整统计。不同的分析估算数字从5000亿到20000亿,相差很大。好在行业龙头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的财务数据,可以作为分析测算的依据。

  2020年,“国铁”公布了半年财务数据,半年亏损955亿。这意味着一年要亏损近2000亿元,平均一天亏5亿。

  其实,国铁的巨亏并不让人意外,巨大的债务负担。2022年上半年,国铁负债达到了6万亿元,按5%的利率计算,每年仅利息支出就要3000亿元,而国铁总营收也就1万亿元出头。如此沉重的债务负担,不亏才怪。

  以国铁的财务数据,中国高铁每年亏损应有数千亿,网传的5000亿未为无据。

  分析高铁各个线路的盈亏情况,中国高铁系统的财务状况也不乐观。中国十六条干线中,京沪线是唯一有稳定盈利能力的。城际高铁线路中,仅有京津、沪宁、沪杭、宁杭和广深6条线路能够实现盈利。也就是说,中国高铁4万公里总里程,具备盈利能力的不到3000公里。

1000

  图/图虫创意

  或许有人要说,高铁虽然亏的多,但是客流量大,作为基础设施的社会效益更高。衡量公共交通基建的社会效益,客流量的确是重要的指标。然而,全国高铁的客流量是远远比不过地铁的。全国高铁一年的客流量为7亿人次,北京地铁日均客流量1千万人,一年30亿人次以上。保守估计,全国地铁每年的总客流量也要达到百亿以上。

  或许还有人要说,高铁还有货运贡献啊?这是双重的误解。

  首先铁路运输是人货分离,高铁是以客运为主,货运量很少。

  其次,国内陆地运输的主力不是铁路,而是公路。2020年铁道统计公报,全国铁路完成货物总发送量45.52亿吨。同年,公路货物运输量为342亿吨,是铁路的7.5倍。因此,高铁的货运功能不必高估,且没有多少提升空间。

  总之,中国高铁的经济代价很高,社会效益却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全国地铁每年上百亿人次的客流量,其民生功能的社会效益不该被低估。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3-4-15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1000

发表于 2023-4-15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钱投点养老医保教育,这几年大基建已经投得够多的了。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3-4-15 17:25
这种文章,美西方喜欢看,多来几篇,那美西方又会说中国即将崩溃了。。。











发表于 2023-4-16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戈勒壁 发表于 2023-4-15 16:33
有钱投点养老医保教育,这几年大基建已经投得够多的了。

说得有道理,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