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周刊:“五一”假期已收官,截至目前,二十多个省区市公布了“五一”文旅市场相关数据,河南共接待游客5518万人次,位列第一;广东、四川分别接待游客4546.1万人次、4018.34万人次,分列第二、第三;小长假旅游总收入破300亿的共有4个,依次是浙江(369.7亿元)、云南(349.6亿元)、河南(310.1亿元)、江苏(310.08亿元)。浙江的旅游人数并非最多,但其消费市场相当强劲。
形成对比的是,今年的四川数据不及预期。作为传统旅游大省, 四川的“五一”假期旅游数据从2019年的4322.87万人次、382.83亿元,到今年的4018.34万人次、201.23亿元,无论是游客数还是旅游收入都大幅缩水。
很明显,这次五一暴露了几个问题:
1、物价贵
网友们提及的物价贵,是出现次数最多的观点。其中包括“袁记云饺那条街的东西都贵,旁边的骨汤大抄手第一次走进去看了下价格我出来了,4个大抄手16、18还是20来着”、“就是,承重的冒菜俩人随便捡一点就七十了,晕死”、“康定吃条鱼400+”等等。
以2022年数据为例,对全国消费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进行横向对比来看:
成都排名第五,并且与广州之间差距不大,而且比杭州、南京、重庆等消费指数都要高,显然可以看出成都的消费潜力和物价水平较高。
2、景区票价贵
众所周知,四川有许多的景区,但是各个景区的门票却也是不便宜。网友指摘的“大学生,五一就在成都耍了一天,消费下来最便宜的项目是看大熊猫(还拿出了我的学生证搞半价),现在舍友们天天互相监督吃食堂省钱”、“不是坑不坑人的问题,是我们四川的消费本来就高,你来不来旅游全年都是那个价”。
四川景区的价格到底如何,我们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选取排名前十的景点来进行对比。
当然景区的价格,是需要同景区的面积、游览项目、服务水平和游客体验之间进行横向关联。而“四川景区门票贵”,“除了门票钱,还有区间车的费用”也一直是四川旅游被游客吐槽的点。
3、加强监管
随着最近淄博城市形象的出圈,众多网友也纷纷开始对比,比如:“四川人都不愿在四川旅游,物价起飞,吃个烧烤能吃破产,还要与各种人斗智斗勇,我是来放松来了还是来锻炼智力来了,建议四川多学学淄博,最起码把来旅游的人先当人看,而不是待宰的猪”、“嗯,物价非贵,来了4000多万人,人均消费500,你要不看看广州跟浙江人均消费是多少?他们物价便宜得很?”。尤其是本地人都不愿意在本地玩,更是十分的扎心。
综合以上情况来看,四川自身的物价水平、服务水平,已经受到四川本地人的负面评价,而尤其缺乏监管,更是让整个城市的形象大打折扣。对于旅游市场的整治确实是值得引起大家的反思,当出行游玩更多是为了良好的旅游体验,而恶意的宰客、恶意的涨价,甚至对旅游出行地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希望城市管理者真正能够引发深思,每一个城市的形象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