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用多少气给多少钱”到“给多少钱用多少气”,为什么只是缴费方式变了,就让一群市民开始误会燃气公司在乱扣费……是我们居民愚钝不可理喻?还是我们提供公共服务的单位不提前沟通造成的?
楼主家在高新区中和,但是燃气公司是“天府新区华天兴能燃气”服务。我们这一片的天然气都是智能表,之前都是用一个月然后收到账单付款。11月21日在很多人没收到任何通知的情况下突然家里断了天然气,最后部分居民才发现是在大家都未知悉的情况下,燃气变成了“预付费”模式。
1、突然改变缴费模式,一些居民排查不出问题大中午吃不成热饭:之前是每月初交上个月的钱,我们这些按惯例交了上个月气费钱的根本没想到会是因为改变缴费模式,11月用的气就直接算我们欠费了。到了做饭的时候打不燃火的市民,有的排查故障,有的以为管道维护……对着冷锅冷灶一脸无奈。
2、头天交费第二天又停气:没看到多了充值渠道意识到变预付费的市民,只看到有欠费的补上了欠费结果第二天又停气了。
3、11月燃气支出很多人看不明白:被第二次停气再充值的人在第三方平台看到自己的本月燃气费用支出就是三部分组成:(A)11初月支出了一次(未备注是10月气费);(B)11月21日欠费支出一次(未备注是11月初至改变收费模式结算的气费);(C)11月22日又充值支出一次。这三笔燃气费用都支出在11月,不细想多平台对账谁不懵啊!
被突然断气的无奈,更改缴费模式不提前通知的埋怨,误会乱扣费的愤慨叠加到一起……反正我是看到业主群已经群情激昂了,骂娘的、投诉的、要上门敲山震虎的,估计吵完物业就该各种渠道找上燃气公司了。这个事你说是误会真是误会,但是如果市民纷纷找燃气公司骂,我觉得你们也不算冤。
居民都炸锅了,燃气公司官方还没个说明
我对照了第三方支付平台记录和官方小程序账单半天才搞明白,然后还要给家属说明是怎么回事,告诉家属燃气公司是真的没乱扣费。最后家属是明白了,但我们并没有义务去给其他业主一笔笔说明和劝阻,免得被当成燃气公司的人被骂。直到下午,业主群里不少人晒账单继续在骂,分享投诉渠道……
缴费模式的更改可以杜绝那种欠几个月燃气费不交的人赖账还蹭气用,也能让不想月月缴费一次多充的人省事,但这种涉及面极广的公共服务事项变更,希望成都市主管这些公共服务的部门能督促企业 事前必须充分告知,让居民提前充值避免停气带来生活的不便;涉及缴费的要有备注(或提醒第三方平台备注)说明哪笔钱是哪个时间段的,避免无辜的物业和企业一线员工替作决定的人挨骂受委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