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抛砖引玉之议——新差错两处(二下《传统节日》)   
 说明     新差错,指现在才指出而非之前没有的疑似差错——或许并非差错。   
 知识性(2-4)     2023学年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31页: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     粽香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浅析     这首民谣有两处应押韵却似未押韵。   
     民谣是韵文,韵文须押韵,否则不是韵文。     押韵,韵腹、韵尾俱同或仅韵腹同;仅韵尾同则不以为然。     这首民谣是两句一韵,未押韵处有二。   
     第一处,“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纷,fēn;扫,sǎo。韵腹不同,一“e”一“ɑ”;韵尾也不同,一“-n”一“o(实为u)”。     可保留前一句的“纷”之韵,把后一句的“扫”改为“恩”——“去祭扫”改为“念亲恩”: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念亲恩。   
     纷,fēn;恩,ēn。两者韵腹、韵尾皆同。     “念”,思念;怀念。   
     第二处,“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饼,bǐnɡ;照,zhào。韵腹不同,一“i”一“ɑ”;韵尾也不同,一“-nɡ”一“o(实为u)”。     可保留前一句的“饼”之韵,把后一句的“照”改为“银”——“当空照”改为“满地银”: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满地银。 
       饼,bǐnɡ;银,yín。韵腹同,“i”;韵尾异,一“-nɡ”一“-n”。押韵了。     “满地银”,银色的月光洒满大地。     如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