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大诗人杜牧给我们留下的这首绝佳古诗,在邛崃人中家喻户晓,耳熟能详。
与众不同的邛崃人祭祖,过去多在春节期间。近年来受《清明》诗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清明节也上坟祭祖了,且规模大有超越春节祭祖的趋势。
前些日子和老同学聚会论今,不经意间把话题转到了清明上坟上,一种新鲜的说法引起了我的注意,上网一搜,才知道今年的清明不一般。
首先是今年的立春来得早,早到了去年的腊月二十五。老同学因此得出结论,今年的农历年为“无春年”。立春节气的提前,致使今年的清明节也相应提前了。
在我的记忆中,往年的清明节都在农历的3月间,但今年提前到了农历的二月底。看来老同学“早清明”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打开手机上的日历一翻,今年的清明节在公历的4月4日。往年在4月5日,好像我过的清明节历年都是这一天。
按照老同学的话来说,往年公历4月5日祭祖,今年要按这个习惯,祭祖上坟就应改在清明节后面的一天了。
他还说,为什么清明节那天不祭祖,还因为今年清明节这一天是“九星五黄日”,历史上六十年一遇。
按照干支纪年的说法,“九星五黄日”是宜静不宜动的,更不能在这一天动土。好果相信这种说法的话,今年清明节祭祖,要么提前要么延后,而不能选在清明节这一天。
当然,这些民间传说并没有科学依据。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观点的人可按此去做,免得增添心病;不信的人则在选日子上,随心所欲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