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大师学人冠盖云集,各路大神般的学者,如一缕强光,照耀那个虽动荡不安却大师辈出的华夏大地。其中,吴晗也是人所共知的佼佼者。
吴晗是胡适的入室弟子,曾经得到过胡适经济诸方面大力资助。得益于吴晗的自身努力,他成为当时研究明史的天花板,是明史研究的顶尖翘楚,无人能及!
对这样一个在学术研究上颇有建树的得意弟子,胡适对其给予深深厚望,希望他能够一直走在安安静静的学术攀登道路上,不负老师一番苦心。
但不幸的是,吴晗在其后的人生道路选择上,背离了老师的殷殷嘱托,放弃专心致志的学术道路,投身革命,疯狂的醉心于社会改造运动,以谋求一官半职为要务,最终也还修成正果,1949年后跻身新政权高官显贵之列,谋得首都北京副市长要职。
从学者到官员的转换,吴晗算是无缝对接,华丽转身。当他成为北京副市长后,再也看不到往日学者谦卑身影,代之而起的是官员的权力傲慢与听不进善意谏言的规劝,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北京城墙的拆除与否。
新政权建政伊始,好大喜功,彰显官员大手笔大气派,画最新最美图画成为社会主流。作为北京副市长的吴晗,也挥动手中权力的如橼大笔,头脑发热,一声令下,强行拆除古老的北京城墙!完全无视学者夫妻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含泪谏言与阻止,霸王硬上弓,凸显权力的无边界,强行下令拆除北京城墙,成为千古遗恨!
继北京老城墙被强行拆除后,1953年,左安门被毁、1954年庆寿寿寺双塔被毁、1956年中华门被毁1957年,永定门、广渠门、广安门、朝阳门被毁……所有这些都是吴晗当政者们的无知和大无畏的丰功伟绩。
除了大力拆除北京古城墙和城门外,吴晗和另外一个与之极其相似的大文豪加高官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两人心有灵犀,共同主张开挖北京定陵。他们不顾郑振铎先生坚决反对,一意孤行,愚蠢的打开定陵,导致大量字画丝绸等珍贵文物迅速氧化,人为破坏,成为中国为当代考古史上一大不可挽回的悲剧!
此外,吴晗本来还计划把十三陵给彻底挖个遍,因为对定陵盲目开挖造成巨大损失,他才不得不被迫取消计划。
吴晗在疯狂破坏历史文物的同时,为了站队讨好上司,还曾经公开写文章声讨他的恩师胡适;老友沈从文落难,他不但不给予同情乃至保护,反倒是路遇相见时不理不睬,深怕玷污了他革命者的清白。当时钱钟书先生这样寒心的评价吴晗:平时大家都是好人普通人,为什么到了关键时刻,突然一个好人就变成一个坏人?可见,人性之恶,会依附所有的人群,不管之前他多么学富五车,身居高位。
一个曾经耀眼的学术泰斗,何以转眼之间就滑向魔鬼怀抱?这确实让人难以理解,但更吊诡的是,令包括吴晗本人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料到的是,吴晗这样一个身兼学术大家与革命功臣的双料货,居然没有躲过革命的暴风骤雨洗礼,仅仅在文革之初,就被以三家村黑手之一的反革命分子揪出来批斗,为文革隆重出场做了一个祭奠和牺牲品——文革中,不但吴晗本人被揪斗,头发都扯光,受尽羞辱,最后含冤死去,就连他夫人,女儿也都同样含冤上吊而死!
纵观吴晗的一生,巨大的前后落差变化,让人不胜唏嘘感慨!当海峡对岸他的老师胡适知道这一切时,一连三叹:吴晗走错路了,可惜可惜可惜呀!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还在于,吴晗曾有塑像立于清华大学内,一阵强烈的暴风雨袭击后,这尊雕像被暴风雨无情的劈成两半倒在地上,而不远处的孔子雕像却安然无恙!
国人历来信奉因果报应之类,对吴晗这样一个矛盾复杂的个人而言,其人其事其最终悲惨结局,是不是可以用因果报应给予解释?
面对这一段历史往事,我们也许只能感叹:古训有言,人在做天在看。我们每一个人切不可一朝大权在握,就分不清东南西北,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历史,不可忘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