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为什么需要广安?9月7日,《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解读新闻发布会举行。
广安常务副市长张伟与直辖市相关部门的官员们,一起坐于台上。
此前的8月22日,重庆、四川两地政府联合印发《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将广安正式纳入了重庆都市圈成员。
因为广安的纳入,重庆都市圈总面积扩大到3.5万平方公里,人口2440万人。
都市圈是重庆发展的核心主场,对这个新伙伴,值得我们仔细打量。
四川视野的广安
广安位于四川东部,属于古巴国,有数千年悠久历史,但作为一个独立地级市,成立时间却不长。
1949年以来,广安地区曾分属南充、达县(现达州)管辖,1993年7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广安地区,辖广安县、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代管华蓥市。
1998年7月31日,广安撤地建市,广安县改为广安区,辖广安区、前锋区、华蓥市、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
广安幅员6339平方公里,面积要大于重庆中心9区(面积5467平方公里)。
建市以来,广安发展较快,2010年其GDP仅537亿元,在2015年突破1000亿元,2021年达到1417.8亿元。
产业方面,农业仍占相当比重,有粮油、生猪、蔬菜三大主导产业。
工业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能源化工为支柱,另外在新材料、生物医药、食品饮料、轻工服装方面也具一定优势。
但广安面临不利因素也很明显。
首先在省级发展战略中,广安因区位处于全省最东部末端,一直比较边缘。
四川发展重心是成都,广安距成都300多公里,使其很难接受到省会的辐射。
而在以成都为中心的成都都市圈规划中,最先受益的也是德阳、眉山、资阳。
而在近几年四川规划的一干多支战略中,广安所在川东北城市群,南充和达州两个地级市,无论资源禀赋(一个是丝绸之都,一个是中国气都),产业能级和集聚能力,都对广安构成近距离强力挤压态势。
南充和达州为四川重点培育的七个区域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在全省21市州中分别居第5、第7,而广安则在14位。
在此前几轮国家成渝地区规划中,还没有融入重庆的广安,也在主轴之外。
广安十四规划中,系统总结广安发展的种种不足:
交通条件不优、边缘化明显。广安是目前全省4个既无机场又无高铁的市(州)之一、链接成渝双核的大通道尚未形成,与川东北、渝东北和川南城市群之间缺少快速通道。
主导产业不强、创新能力弱,整体处于价值链中低端,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2.5%,较全国全省分别低8.3个、5.1个百分点,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仅为0.35%、
2021年,广安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72.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02.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7.2:33.3:49.5,农业占比较高,二产占比偏低。
城镇化率不高、主城区偏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4.1%,户籍人口是全省第8位,但主城区首位度不高、中心性不强,难以集聚优质资源,中高端消费大量外流,人口净流出趋势尚未根本扭转。
2020年,广安户籍总人口453.18万,常住人口为325.5万,净流出127.68万人。
从城市发展来看,广安和重庆完全不在一个量级,广安建成区面积约72平方公里,而重庆主城仅渝北区建成区面积就达20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220万人。
融入重庆不同的格局
但是,广安的区位一旦将重庆考虑进去,格局则完全不同。
广安与重庆相距仅100多公里,沪蓉、包茂、兰海、遂广、巴广渝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襄渝、兰渝铁路纵贯全境,广安因此成为四川东出和重庆北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这一改广安的末端区位,成为更具优势的中间区位。
广安很早就意识到融入重庆重要性,并且也获得丰厚的成果。
(广安早年描的融入重庆都市区示意图)
早在2008年,广安就提出“甘当重庆配角,融入重庆经济圈”的发展定位,目标是建立重庆“三大基地”:重庆工业配套基地、重庆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重庆休闲度假旅游基地。
当年9月,广安与重庆签署教育、劳务、经贸等 11 个方面的合作协议。
2010年初,广安进一步提出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市战略构想——到2015 年,全面融入重庆“1小时经济圈”,成为“环渝腹地经济区块”实力独具的明星城市和经济次中心。
2011年3月,国务院通过《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明确广安、潼南为川渝合作示范区,第二年11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关于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片区)建设总体方案》。
2012年设于邻水的高滩川渝合作示范园,承接了大量重庆产业。官方统计,园区70%以上的企业来自重庆,80%以上的企业为重庆配套。
“十三五”时期,广安继续“深度推进与重庆合作。”打造对渝制造业协作配套基地、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休闲旅游度假基地。
对渝的三个基地建设,张伟在前述新闻发会上表示,广安50%工业配套重庆,60%游客来自重庆,70%以上的农副产品销往重庆,每年有大量人员在重庆购房、上学、就医。
早前广安一位政府官员曾表示,广安约有100万人口在重庆生活。
十四五时期,随着国家推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大战略,广安融入重庆的步伐更为坚定,并上升为该市的核心战略。
在广安的十四五规划中,全面融入重庆经济圈,列为总则之后的第一个内容。
和以往局部合作不同,这次是全域全程全力融入,与重庆一体化,建设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
8月24日,广安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议题之一就是《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
会议指出,刚刚正式公布的《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使我市成为全国唯一全域纳入跨省域都市圈的地级市,这是广安撤地设市以来得到国家、省级规划支持事项最多的一次,是广安发展中的一件大事。
从行政资源对地区发展影响力角度看,成为直辖市的一个经济单元,对广安地位显然是很大提升。
正是时候
众所周知,重庆在直辖前就讨论过将广安纳入版图。现在迎入广安,可能正是时候。
广安对于重庆,亦有多层面的意义。
1、 广安是重庆北出的要道。经广安北上,将成为重庆往西北地区、尤其重镇西安最便捷通道。
2、 可拓宽能源合作渠道。广安拥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盐面等工业资源,尤其拥有约一千亿方米的天然气蕴藏量,为四川省未来气田开发的重点区域。
3、 获得稳定的农产品来源。
4、 推动重庆中心城区产业优化。
重庆大项目的规模、深度和综合开发,必然依托周边广大腹地的强力支撑。
举例来说,如果缺失广安在汽摩、笔电方面的供应配套,重庆这两大产业的总量也会相应有所减少。
据测算,广安生产要素综合成本比周边部分地区低 5%左右比沿海及东部城市低25%左右,同时矿产资源丰富,对高能耗企业也有一定容纳能力。
两地产业结构的相互作用,将将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同时推动重庆中心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5、 扩大重庆经济腹地。
广安与重庆有渠江、嘉陵江航道相联,规划有广涪铁路、广忠铁路、达广渝城际铁路,广安可发展为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重要物流节点。
规划在广安建立广安港,机场候机楼,以及高速路、铁路沿线分拨点,最终都能促使重庆汇集更多的客源、货源。
同时,广安有近100万人常年在重庆务工,每年40万人次到重庆坐飞机,每年近200万人次到重庆消费。重庆优势的服务业,包括科教文卫资源,将有更大的拓展市场。
而以广安为节点,重庆辐射力、影响力将逐渐深入川东北。
当然,跨省级行政区域的合作,肯定有很多困难,最难是利益分配。
环顾一下双城经济圈,除重庆、成都外,渝西地区和四川南部的泸州、自贡、宜宾,以及中部的遂宁、内江、资阳等地,都有不同程度存在产业同质化和竞争关系。
而重庆和广安融合本身有市场和产业互补基础,也有强烈的互利互惠合作共识,因而具有探索最优融合模式的动力,成功的可能性也最大。
广安的加入,也是重庆都市圈新的一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头条号:洞听成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