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
2004年,刀郎凭借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红遍大江南北。
20年后,复出的刀郎在四川省资中市举行第一场线上演唱会,一晚超5000万人观看,点赞过6亿,引发市场关注。
2024年9月21日晚,“山歌响起的地方•刀郎2024巡回演唱会”成都站在凤凰山体育公园体育馆上演,演出开票即售罄,一票难求,可以容纳七万人的巨大场馆内,座无虚席,场外还有数万进不了场的歌迷,称得上盛况空前。
刀郎是当代华语乐坛的不可忽略的部分,被誉为“民族歌坛传奇”。
也有人疑惑不解,刀郎为什么这么火?沉寂多年,为何一出现就再度引发热潮?
刀郎其人
1971年6月22日,刀郎出生于四川资中罗泉镇。父母都在文工团工作,小时候刀郎经常帮着家里抄乐谱,对乐理有了初步的了解。
小学毕业后,他前往资中县中学继续读书,1988年,因想系统学习“流行音乐”,于高二时辍学离家自行学习,尔后在内江一家歌厅被录用,开始学习键盘乐器及曲词创作生涯。
1995年,刀郎前往新疆采风,成立西北音乐工作室。
2001年,刀郎推出首张个人专辑《大漠情歌》,只卖了2000多张,赔光积蓄。
2004年1月6日,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面市,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这张专辑销量竟然突破270万张,力压周杰伦的《七里香》,成为2004年最畅销专辑。《情人》、《冲动的惩罚》等歌曲相继从新疆火到全国。
但鉴于无法适应当时娱乐圈的环境,与对“成名”的准备不足。刀郎选择暂离荧光幕前,隐退于幕后,转型专心创作工作,生活费用大多以版税、版权和创作收入来维持开销。
2006年,推出专辑《谢谢你》和《披着羊皮的狼》。2007年,发布原创专辑《刀郎Ⅲ》。
但此后不久他又开始淡出人们的视线,原因是其希望找到自己内心的平衡点。
2011年起,蛰伏5年的刀郎,在多地举办“谢谢你”巡回演唱会,刀郎成为第三位在香港红馆表演的中国大陆歌手。2011年8月10日,推出专辑《刀郎2011-身披彩衣的姑娘》。
沉寂多年,2020年9月28日,推出专辑《弹词话本》,11月20日,刀郎以本名罗林推出新专辑《如是我闻》,其作词出自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作曲、编曲、演唱皆为罗林本人负责。
2023年7月19日,推出专辑《山歌寥哉》,其中《罗刹海市》在视频平台一夜爆火引发大量讨论,甚至火到了国外。
巅峰期沉寂
事业巅峰期,刀郎却选择“销声匿迹”离开大众视野,究竟是什么原因?
2004年,汪峰曾表示“刀郎现象是流行音乐悲哀的表现。”
2010年,刀郎凭借远超其他歌手的销量入围音乐风云榜“内地十年最具影响力音乐人物”,结果因为有人不认同变成名单中的“空缺一名”。
负面标签和行业内部的排斥对刀郎的职业生涯造成了影响。
刀郎的音乐并非主流音乐,走红依靠21世纪初方兴未艾的互联网,而非传统唱片公司运作,刀郎的出现与爆火意味着时代的变革,音乐产业里再也不被大平台、大公司垄断,只要有才华,通过网络,人人可以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甚至巨星。
图中除刀郎外的三位皆为音乐公司运作走红歌手
刀郎作为“草根艺人”,一方面是同行的排斥,另一方面是主流的不认同,行业的抵制,无形中把他挤到了音乐圈之外。
刀郎性格敏感、内向,不善于人际关系的经营,从刀郎近期的《如是我闻》创作也可窥见,相对于聚光灯下的无限风光,他或许更倾向于过平凡的生活。
沉浮多年 刀郎为何总是这么火?
刀郎曾经说过:“我要把身边的事写进歌中,就是我们随处可以拿来唱,而不是放在庙堂之上的。”
刀郎写的是真实的、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作为“草根歌手”,刀郎的创作根植于普通人的生活,拥有更多情感共鸣。
社交媒体对于刀郎的爆火也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互联网时代,刀郎的歌曲在网络平台上广泛传播,热门歌曲爆火,使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他极具特色的浑厚又沧桑的嗓音,以及独树一帜的民族风格,包括转型后作品中的文化内涵,都令他具有独特性,难以被取代。
出道20年,留下众多金曲,这是他一路长红的底气,当年听他的音乐的人长大、成婚,走入不同的人生阶段,刀郎变成很多人的“青春”,成为了一种情怀。
有粉丝说,“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刀郎用他的音乐给我们树立了榜样,让我们看到了坚持、真诚、善良、才华和宽广胸怀的力量。当我们想着怎么过好生活、追求梦想、保持真实的自己的时候,可以从刀郎的为人处事和音乐里吸取力量。”
9月29日,资中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在“群众呼声-四川省网络问政平台”表示,将聘请专业团队研发设计刀郎文创产品,开发一系列特色IP衍生品系列,足以见得刀郎已经成为家乡标志性的代表人物。
从“草根歌手”走到今天,刀郎走过一段漫长崎岖而坚实的旅程。刀郎的成功不仅在于他个人的努力和才华,更寄托着听众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