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一种说法,认为洋人惧怕林则徐,若后来道光帝没有撤职林则徐,而不是让琦善接替了林,大清就可能取得鸦片战争的胜利。
有人会说:战争的实质是两支军事力量的对抗,英国不过区区一欧洲小国,虽然船坚炮利,但清朝从整个军事实力上不见得就比英国弱,并非没有取胜的可能——真的是这样吗?
那就让我们把战前中英两国的军事力量做个比较吧。
首先,我们从武器装备上进行一下比较。那时的英国武器装备已经处于初期火器时代,而清朝军队还处于冷热兵器混用时代,主要装备还是刀矛弓箭等冷兵器。
清军虽然有火枪、 火炮,但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讲,都远远落后于英军。比如,清军广泛使用的鸟枪,其实就是200多年前的葡萄牙火绳枪。 无论在杀伤力、携带方便、射速、射程等方面均远远落后于英军的伯克式前装滑膛燧发枪和布伦士威克式前装滑膛击发枪。
清军使用的火炮也同其使用的鸟枪一样,也是主要仿照西方17世纪至18世纪初的加农炮系列,在射击范围、射击 精度、射程、威力等方面也远远落后英军几百年。因此,纵观整个鸦片战争,难怪清军的炮火未能击沉英军一艘战舰。
如果说枪炮上远远落后于英军,那么舰船上的差距则更大。英国海军是当时堪称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其船舰航速快,排水量大,机动性强,而且船底下部为双层,且用铜片等金属材料包裹,抗沉性能和抗击性能比较强。
而清军的水师其实还不能称之为正规的海军,其任务不过是近海巡逻,缉拿海盗,所装备的船舰最大的特点就是小,不具备出洋作战能力。由于船舰水平差距实在太大,因此纵观整个鸦片战争, 几乎都是英军船舰和岸上清军炮台对射,清军水师根本不敢出海和英军海军对决。战争之被动可想而知。
其次,再从兵力上进行对比。一直以来有种说法,即虽然从兵器上清军处于劣势,但兵力强于英军,兵力上的优势可以弥补兵器上的不足。这话不能说没有道理。可是,等我再分析一下当时的清军编制,你就会改变这一看法的。
不错,从兵力上看确实清优英劣。英国远征军从开始的 7000余人到战争结束时来华的最多共有2万人。而清军的八旗兵(20万)和绿营兵(60万)加起来共计有80万军队。 然而,历史事实是,总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清军在各次战斗中并不具有很大的优势。相反,有时反处于劣势——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与清军的编制和清朝的体制有关。众所周知,和历史上所有王朝一样,满清是依靠军事镇压而统治中国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虽然它拥有80万的军队,但清军并不是名副其实的国防军,它同时兼有警察和内卫部队的职能。也就是说,那时清军的主要任务还是防民、治民,镇压国内叛乱, 而不是抵御外来侵略。正因为清军的这一特殊性就决定了清军在布防上的绝对分散性。当年,日军侵华之心路人皆知,蒋介石之所以再三避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是那时中国还没有自己的国防军,中国需要时间整编一支国防军迎战。
中国幅员辽阔,用80万清军来布防其实并不多。清军营以下的部队没有集中驻扎一处的,而是数名、数十名、最多几百名分散于全国市、镇等要冲重地。再加之中国又有几千里的海岸线,分布在各个防御点上的兵力更是捉襟见肘。比如海防重地吴淞口其守卫兵力仅只有1100名。
当然,有人说 了,可以从全国各省抽调机动兵力加入海防啊。呵呵,您能想到的,道光帝也想到了,清廷就是这样做的。
可是由于可供抽调的兵力有限,1841年10月镇海失守,裕谦殉难。道光帝随即授奕经为扬威将军,并从苏皖赣豫鄂川陕甘八个省 抽调了1.2万人征讨“逆夷”。堂堂八个省才抽调了一万余人, 平均一个省才能调一千多人,而且都是零零散散组成的临时杂牌军,根本没有战斗力可言。
另外,那时由于车马有限,而且道路崎岖,交通困难, 从各省抽调的大多数士兵只能靠艰难步行,速度很慢。就是邻省调兵大概也需要30天至40天的时间。而英军乘战舰忽东 忽西,在几千里海岸线上想打哪儿就打哪儿。往往是等清军抽调的援军来到时战斗已经结束,人家又奔别的地方去了。
结果,虽然可以抽调援军,可清军总是来回奔波,疲于奔命, 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由于80万清军不可能全部参战,从各省抽调的有限援军又疲于奔命,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因此军队数量上的优势便荡然无存。
军队数量上的优势被抵消了,军队质量就更不用提了,那时的清军不懂近代海战,林则徐居然试图要用三国演义中火攻的办法攻击英军战舰。而且,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上至道光皇帝,下到一般军官竟然都认为英军不会陆战。至于士兵和下级军官的素质就更不用提了。
此外,那时清军还没有合理的退役制度,军中老弱病残比比皆是,即使陈化成、余步云、杨芳、关天培等牛逼人物, 不是年近古稀,就已是古稀之年了。至于八旗兵,则多是只知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根本就不堪一击。
由此可见,无论从哪一方面讲,远远被世界抛在后面却浑然不知的满清,根本就没有与英国这个世界头号强国相抗衡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