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196|评论: 1

[相如·茶馆] 在蓬安磨子街,亲历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剧烈袭来...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4-11-17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风雨沧桑磨子街


                                                                   爱上一座城,恋上一条街

                                                                                ——题记


                                                                     邓四平/


    磨子街是蓬安县城里的一条老街。鳞次栉比古色古香的商铺,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人流。过去,现在,这一直都是一条无比繁华的街。

    1980年,我的大哥邓彰云22岁,他就在磨子街里的红光被服厂上班。每次我跟着母亲撵脚到周口去看望哥哥,便要从这条街里经过。

    那时候的磨子街几乎都是清一色的青瓦房。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街里的食店,临街的一面是一个折尺形的柜台,柜台上常常摆着一个很大的竹筲箕,里面盛有金黄金黄的油锅儿和油条卖,有时候还可以看见热气腾腾的馒头和点心。食店的店面很宽,从外到里依次整整齐齐地摆着几张八仙桌,桌下搭着长长的木条凳。食店的门是铺板门,每一块门板上都用粗黑的毛笔字编着号。开门的时候,只见店里的人将长长的门板一块一块地拆下来竖着堆放在折尺状柜台的旁边。

     街里还有供销社和药店。供销社的门面里摆着长长的玻璃柜,玻璃柜后面摆着有很多格子的木货架,售货员就站在玻璃柜后面笑眯眯地打量着街里走进走出的人。尽管至今三十多年时光过去,但我依旧印象非常深刻地记得,那时有一家供销社的玻璃柜台上摆放着一个高约一尺左右的塑料玩具梅花鹿,梅花鹿的肚子下面有一个胶塞,取下胶塞就可以用嘴巴给梅花鹿吹气,吹涨了的梅花鹿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大约要卖两块钱一个。当时走过这里,我看得眼睛都直了,母亲也许是看出了我的心思,就拉起我的手飞快地走。我就给母亲说我想要买那个梅花鹿,母亲于是就拉着我的手更加飞快地走,我就大哭大闹,躺在地上打滚。母亲说,儿呀,妈妈没有那么多钱,买不起。我最后哭累了,也只好从地上爬起来,望着那玻璃柜台上的梅花鹿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开。这是磨子街给我童年的心灵中最刻骨铭心的记忆。

     那时候,大哥在下河街周口派出所后面租房居住。原来的周口派出所的房子有一道拱形的石门,还有石栏杆,当时好象是一个名叫贺公礼的人在里面当所长。从石栏杆转进去便是大哥的家。小时候,一放了寒暑假,我便跑到大哥家去玩耍。因为毕竟是城里,比起老家永兴来说,好看好吃好玩的东西要多得多。尤其是夏天里,在下河街快要下石梯子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唐文涌的药店对面的街道边安着一个高高的路灯。每每到了夜晚,路灯下面便会聚集起很多很多的虫子“嗡嗡嗡”地飞个不停。我便背起比我小不了几岁的侄儿邓李娃儿蹲在路灯下面去捉那种颜色黑黑的夹夹虫,然后用线将夹夹虫的一只脚捆上,线的另一头拽在手里,看夹夹虫像驴推磨一样在空中“嗡嗡嗡”地飞。

     每天一大早或者到了下午,我便常常一个人跑去看嘉陵江。当时下河街里的人把嘉陵江并不称作嘉陵江,而是称作大河。那时候嘉陵江的江面比现在要宽很多,一眼望去,浩淼的江面仿佛看不到尽头一般宽阔。大河的对面便是东门河坝。河坝里大大小小的鹅卵石铺天盖地。江上有打鱼船来来往往。那时候江边还没有现在的码头,但依旧人来人往非常热闹,也有人卖鱼,几十年过去,至今依旧记得当时的打鱼人常常在江边叫卖一种名叫青波的鱼。仿佛应该是一种鲤鱼。因为时间久远,现在也记不大清晰了那究竟是鲤鱼还是草鱼。很多年过去,每每想起这种叫清波的鱼,我便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代名臣、宋代大文学家范仲淹先生写的一首诗:“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989年——1992年,我在蓬安县城读师范的时候,每每到了周末,我便常常跑到大哥和姐姐家去蹭饭吃,也常常去爬龙角山,每次都会经过磨子街。这条街,仿佛注定我的生命与它十分有缘。

     磨子街里有川剧团,小时候,我曾经跟着大人去看过一次川剧。具体演出的什么节目,已记不清楚了。只模模糊糊地记得一些男男女女穿得花花绿绿的在台上不停地来来回回地跳。川剧团大剧院里面人山人海,很是热闹。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曾经无比繁盛、热闹的川剧团竟然垮了。当年演川剧的大剧院的房子也被拆了。上个世纪90年代初,拆毁了的大剧院的地基上又搭起了一些棚子,改成了打牌、喝茶和打桌球的地方。每到周末,我常常跑到川剧团一带去闲逛,去看别人如何打桌球。

     2007年10月,我从济渡中学考调到了蓬安县文化馆上班。单位就在磨子街里。因为刚进城,没有买房子,于是就住在文化馆办公楼三楼的一间小屋子里,小小的一间住房既是寝室,又是办公室。旁边便是县文管所,楼下面的坝子里露天放置着一块很是高大的假山石,后来才得知这块假山石并非寻常之物,而是一千多年前唐朝大书法家、一代名臣颜真卿任蓬州长史时遗留下来的一块石笏,人称鲁公石。尽管已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雨沧桑,但此石依旧如端人正士一般傲然挺立在磨子街文化馆的坝子里。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多钟,我坐在文化馆办公楼三楼寝室里的电脑桌前为电视台的一位朋友修改一篇演讲稿。突然电脑剧烈地摇晃起来,紧接着,整幢办公楼竟然也剧烈地摇晃起来,地下传来一阵滚雷一般剧烈的轰隆声。糟了,进城才几个月竟然就遇上了一辈子从来想都没有想到过的地震了。我回头一看,老婆和年幼的儿子正躺在我身后的床上睡午觉。我大吼一声地震来了,都快点起来,跑!老婆在睡梦中被我的吼声惊醒,从床上爬起来翻身就跑,我也跟在后面跑。整幢大楼的天花板和窗户都在“喀嚓喀嚓”剧烈地摇晃。刚跑出寝室门三四米远,我才突然发现儿子还在床上睡觉。于是我冲着老婆大吼一声:“你先跑,我马上转去背儿子!”于是我转身跑回寝室从床上背起儿子又往楼下跑,从三楼跑到一楼的地坝里,穿的拖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都跑落了。四周的楼房还在继续剧烈地摇晃,仿佛随时都要垮塌一般。打着一双赤脚,我把儿子拉在身前站好,用整个身子护住儿子,我在心里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身后的楼房一旦垮塌下来,我就用自己的身体去抵挡掉下的砖头,宁死也要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儿子。

    后来,我们全家买了一张凉板床,又去扯了一点塑料棚布,在五星花园搭了一个临时的小帐篷。躲地震的那段时间,每次经过磨子街回文化馆拿生活用品之时,我更为留心地重新打量了这条并不很宽的老街。曾有几次,都看见磨子街入口处的电秆电线上密密麻麻地停满了很多很多的燕子,在黄昏的夕阳之下,只见燕子们上下翻飞,久久不肯离去,不知道它们为什么在此密密麻麻地聚集,也不知道它们何时才会离去。

    2008年10月,我们全家搬到了都市水乡的新家。新家距离磨子街至少有两里多路远,但我依然常常情不自禁地就想起了磨子街,也常常有事没事地跑到街里去走一走逛一逛。磨子街早已成为了蓬安的地标,也早已成为了蓬安的形象代言,成为了蓬安的一种个性鲜明的文化符号。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条街总是人来人往,总是人流如织,总是充满了浓郁的人间烟火气息,让人倍感亲切、朴实,也一直都是那么的繁华和热闹。其实,对磨子街,我即使闭上眼睛也都能想象出它的每一条大街小巷的方位与模样,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还是喜欢常常去街里看一看和逛一逛。每一次前去,又都有一种像去探望一个久违的挚友和亲人一般,心中总会莫名地升起一种久别重逢的感觉与感动。

    人过中年。生命宛如即将凋零的落花。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人生又如逆旅,你我都是从这条街里曾经走过的匆匆的过客,熙熙攘攘,来来往往。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挥一挥手,不带走天边的一片云彩。蓦然回首之中,其实我深深地知道:这条街早已融入进了我的生命与血液!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4-11-18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磨子街是蓬安最具人气,最适宜生活的地方,我也在这里居住过十年。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