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真实故事
(二)
一个不尽人情的领导
不少人对我说,你的同事是一位不尽人情的领导。说实话,我也有几分同感。这位县处级领导人的子女十多年前从学校毕业分配到单位,作一般管理人员工作,都是业务骨干,本人表现又好,既没提拔也一直没有变动工作。为了子女的事儿女们免不了有意见,他爱人不知同他吵了多少次,有一次差点把他赶出门外。我确实看不过去了,曾几次对这位老同事说,凭你同市、主管局有那么好的关系,只要在他们面前提一下,别说换一个好单位,就是提拔起来也是容易的事情;再说像类似问题己解决得不少了。没想到他竟然同我发了火,说什么,如果都走后门,领导如何开展工作……,还是顺其自然吧。
别说子女工作的问题,就是其他问题他也做得有些过份。他的女儿在一单位申请入党,早己具备党员条件,党支部准备履行入党手续,组织部门审查后同意发展,而他知道后对组织部长和党支部书记说,领导干部的子女应严一些,这事一考验就是近三年;后来经组织部向其他党委成员通报说明了情况后,才按党的“少数服从多数”的组织原则通过他女儿的入党。
九十年代初,他爱人的亲戚来攀打工,硬是把亲戚赶走了,并说什么:你在那里打工都可以,就是不能在攀打工……。这事气得他的爱人同他大吵大闹,足足有一周不理他,我也对他说:“活该,是要给点脸色给你看!”至今他的亲戚对他的意见还挺大。
类似的事暂且不说,还有一件更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一次,他的一位十分要好的老乡提了一些水果来看望他,要不是我当时在场从中劝说,差点不让别人进屋;这位老乡临走时,他硬是向人家塞了200元钱,弄得老乡哭笑不得。客人走后我狠狠地对他说:“这事你做得太过份了!”是啊,回想起往事,凡是给他送礼的人,可以说是无一不被他拒绝的,如果不挨骂就算不错了。想到这些,我又联想到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又有那么多送礼者、收礼者?一想到这些我的心情格外难受,既堵又沉重,就象一块大石压得我怎么也搬不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