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葫村” 名的来由 高义奎 古庙“弥陀寺”坐落在南宝乡大葫村一组境内。据旧《邛崃县志》记载,此庙始建于明朝嘉靖十五(1536)年,僧人大光修建。该庙位于九顶山北面一个三级台地上,依地势建成三重殿堂,金碧辉煌,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占地面积约四亩。大殿雄伟古朴,屋脊高耸,飞檐翘角,画栋雕梁。前后左右配殿偏殿相拱卫,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庙里供奉的菩萨有弥勒佛、十八罗汉、千手观音、四大天王、哪吒、高山大王等神佛。特别是庙内主祀的一尊一人多高的弥勒佛坐像,盘腿而坐,袒胸露腹,张口大笑,逗人喜爱。人们朝拜之余,总爱摸摸弥勒佛的手、脚、肚皮等处。据说,不管朝拜者的手、脚、肚皮等部位,哪里有痛处,在烧香拜佛之后,只要用手轻轻摸一下弥勒佛相应的部位,你的痛处就不痛了。因此,弥勒佛的手、脚、肚皮等处都摸得亮光了。因此,本地人俗称这弥勒佛叫“摸光爷”,也有人称之为“笑头和尚”。在弥勒佛像旁边有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诸一笑”;下联是:“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这副对联讲做人要宽大为怀,给人们以深刻启示。 据说,原庙门口和大殿前各有一对齐人高的石狮子左右对峙,项下皆系有一串铜铃,威武雄奇。庙里有几个僧人,早晚燃烛烧香,念经诵佛,暮鼓晨钟,木鱼声声,黄卷青灯,清幽寂静。门外有两棵大银杏树,胸径需几人合抱,树干冲天,枝叶繁茂,冠盖如云,浓荫匝地,蔽日遮天。远远望去,弥陀寺古树掩映,云烟缭绕,霞光笼罩,钟罄悦耳,好一处仙山景致。今庙已毁,遗址尚存一对高大的石狮子。 相传,明末清初,民不聊生,天下大乱。陕西米脂县人李自成起兵造反,杀进北京城,夺取明朝江山,建立“大顺”政权,逼得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而亡。陕西定边县人张献忠也起义造反,后辗转四川建立了“大西”政权。历史上传说“张献忠剿在四川杀人无数”。当时人们一片惊慌,纷纷传说张献忠的大军已经杀到邛州,正从城西向火井漕进发,看来弥陀寺也早晚不保了。据说,当时庙里有一个年近九旬的长老和尚,法号智恒,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独自一人,将一笔为数不小的银子分两处埋在庙外。为了保证埋银不会被敌兵发现,智恒又设法从山上移来两棵银杏树分别镇于埋银之处,并掩饰得毫无痕迹。第二天中午,知恒长老突然坐化升天了。临死时,智恒长老把大徒弟法通叫到床前交代后事。并特别嘱咐法通,自己死后,一定要找周围土人头领,如此这般行事,方能保一方平安,切记勿误。说罢溘然归西了。 不几天后,张献忠的人马果然打到九顶山下,弥陀寺也真的岌岌可危了。可是,张献忠的兵驻扎在九顶山下的高场,并未立即杀上山来,而且过几天就开走了。人们都莫名其妙。 原来,张献忠带着部队驻扎在九顶山下,抬头远望九顶山,崇山峻岭一望无际,山高坡陡,悬崖峭壁,烟雾迷漫,阴森恐怖,心都冷半截了。因此不敢贸然上山。他先派了两个亲兵作探子前往探视。两个亲兵化装成山里老百姓的样子上山打探情况。这两个探子小心翼翼地进了九顶山,边走边看。他们在几条山沟里,都发现一串串穿着草鞋走路的脚印。每个脚印都踩得很深,而且个个脚印都有一尺多长。两个探子心中大惊:“这九顶山的人咋这么大个呀?脚有一尺多长,人恐怕有一丈多高的个头啊!”两个探子一边想,一边提心吊胆继续前行。走啊,走啊!二人爬上一个陡坡,转过一片深山老林。一个探子惊叫道:“呀!那是什么?啊!那不是人屙的屎吗?”两个探子走近一看,在路边的荒草丛中,果然有一堆人屎。你看,还屙的是巴山子屎呢!那拌有煮烂的红苕和巴山子屎,干坨坨的,足有拳头那样粗,一堆屎起码要装半盆盆。再朝前没多远,又见几堆同样的人屎。两个探子惊恐地互相看了一眼,便不敢再向前走了。少顷,二人惊恐万分的往回走。 两个探子回营后,把沿途所见情况向张献忠汇报,不乏添枝加叶,加油添醋地生动讲述。说什么,他们看见山里的人身高丈二,穿的草鞋有一尺多长;又看见他们屙在荒草中的巴山子屎都有拳头粗,一堆屎足有半盆盆。他们还看到山里的人都扛着大刀、长矛、扁担、山锄等,行走如飞,样子彪悍凶恶,勇猛异常。探子还特别在路边捡回一双穿烂的大草鞋给张献忠看,以作佐证。张献忠一看这“巨人”穿过的大草鞋,惊得目瞪口呆,不断搔首绉眉,心中想道,既然如此,上山进剿,肯定凶多吉少。于是决定:“算了,看来这九顶山是凶多吉少,咱们就实行‘护剿’,护而不剿,以后再说吧!”张献忠的队伍第二天就开走了。 原来,这一切都是智恒长老临死前安排好的。他嘱咐大徒弟法通,等他死后,就去找当地土人头领说,在张献忠大军进山之前,一定要作好充分准备。教山民们打些一多尺长的大草鞋,套在平常穿的草鞋外,在山沟小路上奔跑,故意踩下成串的大脚印。还有意在路边丢些穿烂的大草鞋。又教大家将煮烂的巴山子、红苕,和入玉麦面,然后装进事先准备好的斑竹筒筒中,用木棒筑紧,再将竹筒剖开,把象粪便那样一截一截的“人屎”分别散布在沿路的荒草丛中,一堆“人屎”能装半盆,使敌人心生疑惧,不敢轻意攻打九顶山。同时,也要求大家准备好各种武器,加强戒备,提高警惕,随时准备击退敢于来犯之敌。就这样使九顶山躲过了一场大劫难,才赢得最后“护而不剿”的理想结果。此后,九顶山的老百姓为了铭记这生死攸关的重大事件,为了纪念智恒长老的不朽功绩,便将此地叫着“护剿”了。并募款修缮弥陀寺,使之更加灿烂辉煌,并在庙内为智恒和尚塑造金身,永享香烟,以示纪念。后来,人们口口相传,久而久之,便把“护剿”讹传为“胡椒”了。再后来,为了区别居住地,人们又将玉溪河这边称为“大胡椒”,把对岸称为“小胡椒”。在今天的《邛崃地图》上,又将南宝乡九顶山背面的宝珠山一带称为“大葫”村了。 传说智恒长老生前移来镇住埋银地的两棵银杏树,越长越大,每年都结出不少圆形的果实。因为其果的硬壳是白色,而且剥开硬壳,里面包着的果肉更是雪白鲜嫩可爱,所以,当地人俗称其果叫“白果”。此后,银杏树也被当地人称为“白果树”了。据说,树下所埋银子,受日月之精华,采山川之灵气,年深月久,银气贯透全山,使九顶山的土地变得更加肥沃富饶。山民们无论种玉麦、洋芋,还是种二季豆等,都长势很好。特别是栽种杉树、杂树等建材,或是种植黄柏、杜仲、川芎、天麻等中药材,更是年年丰收,成了山民们取之不尽的银库。从此,九顶山真正成了一片富庶的宝地。 至今,弥陀寺原庙门外两棵古老的白果树仍高大挺拔,枝叶繁茂。邛崃市政府已将这两棵古老的白果树挂牌为国家保护的名木古树。张献忠“护剿”九顶山,智恒和尚计退敌兵的故事也在当地代代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