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出口中心义乌,商人们对特朗普的关税不以为然。”
路透社2月10日以此为题报道称,美国特朗普政府再度对华掀起“关税战”之际,义乌的贸易商们早已做好减轻打击的准备,还有采购商注意到,义乌并不缺订单。
位于中国东部省份浙江的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型制成品批发中心,从圣诞树到人造珠宝,每年无数产品从这里被销往世界各地,其中也包括美国。
贝斯集团(音,Beisi Group)销售的商品涵盖服装到水瓶等各类日用品,该集团董事长程浩东对路透社表示,公司此前就预计特朗普会再次成为美国总统,他掌权后,我们要如何调整?实际上,这事先都准备好了。
程浩东表示,他们一直在监控海外社交媒体上的各种信息,这促使公司去年4月在美国田纳西州建立一家生产洗衣液的新工厂。
去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特朗普就扬言要对中国商品征收60%的关税。今年2月1日,特朗普政府宣布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新的关税政策自2月4日起生效。特朗普1日还宣布取消针对中国小包裹(价值低于800美元)的“最低限度”免税门槛。
除向海外出口商品,贝斯集团也通过Temu和Shein等跨境电商平台直接向美国消费者出售商品。分析人士指出,如果特朗普废除“最低限度”免税门槛,这些跨境电商平台将受到沉重打击。不过,特朗普当地时间2月7日签署行政令,恢复了对中国小包裹的“最低限度”免税门槛。
对我们来说,这次的冲击其实不会太大。程浩东表示。但他没有提供详细的销售数据。
其他在义乌的贸易商和采购商也有着类似看法。“即使你把关税提高到50%,也不会对我们产生任何影响。”一家玩具销售公司的的老板曾浩说,这些产品利润很高,他的公司可以承担部分关税风险。供应链下游的公司也有理由提高自己的价格。
中国采购商艾比·金为美国、澳大利亚和中东市场的客户在义乌采购商品,她注意到,义乌的供应商们并不缺少订单。
我们可以通过略微降低利润或调整成本来应对(关税)。最后,额外的成本将转嫁到他们国家(美国)的终端消费者身上,这意味着他们最终将承担自己国家经济政策所导致的后果。
对美国而言,他们要考虑的问题是能否找到一个合适的贸易伙伴来取代我们(中国)。
香港《南华早报》此前报道,在特朗普对华挥舞关税大棒之际,一些中国商家正考虑通过涨价等方式,以抵消特朗普政府征收的新关税和不断上涨的运费所带来的影响。
每次(美国)增加额外关税,最终的代价都美国人自己承担。一名李姓商人提到美国新措施的影响时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