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64|评论: 2

[转帖] “网约车之王”半年亏掉25亿!产能已空置近半,每卖一辆车亏近7000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9 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放在两年前,很难想象“盈利”会对广汽这样的“华南虎”构成难题。但现在,它正陷入亏损的泥潭。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5-9-9 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广汽营业收入‌421.66亿元,同比下降7.95%;‌归母净利润‌为-25.38亿元,同比下降267.39%;毛利率‌为-1.73%,同比下降8.45个百分点。

  这已经是广汽连续第二个半年度亏损。2024年下半年,广汽归母净利润为-6.93亿元。如果从其扣非归母净利润来看,广汽已经连续亏损5个季度。负毛利率更是意味着其主营业务已失去“造血”能力,陷入“卖一辆亏一辆”的境地——这通常发生在早期的造车新势力身上。

  中国汽车行业竞争激烈,电动化的冲击和合资品牌的衰落让传统车企进一步承压。今年上半年,上汽、长城、吉利等老牌车企的归母净利润均同比下降,但广汽依然是其中格外突出的一个。

  同期同处亏损的上市车企中,蔚来、小鹏、极氪等新势力仍在为效率爬坡,希望用今天的钱换取明天的规模和技术门槛;北汽蓝谷在专注新能源的同时还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江淮汽车在与华为的合作中寻求着新的身份,或将于下半年尊界启动交付后迎来一波增长;众泰、海马则早已在市场边缘挣扎。

  相较之下,新能源车销量占比仅两成、手握两大日系合资品牌的广汽半年亏掉25亿,尤其令人费解。

  广汽发生了什么?

  “利润奶牛”疲软,自主品牌卖一台亏近7000元

  亏损,最直接的原因是车卖不出去了。

  今年上半年,广汽集团销量为75.53万辆,同比下滑12.48%。其中,仅有广汽丰田实现销量增长,累计卖出34.47万台车,同比增长2.58%。销量跌落最严重的是广汽本田和传祺,分别较去年同比下滑25.63%和22.55%。

  剧烈的销量下滑带来了库存积压。按照财报计算,今年上半年,广汽存货周转天数为69.7天——同样处于亏损的北汽蓝谷是34.1天,江淮汽车是38.7天。此外,广汽上半年产量为80.17万辆,已有4.64万辆积压,而其年度有效产能为289万台,这意味着产能已经空置近半。

  在整车制造业务上,广汽上半年毛利率同比减少了8.08个百分点,仅有-7.03%。以此估算,在生产和销售层面,广汽每卖出一台自主品牌的车,反而要多亏损约6767元。广汽在财报中称,这主要是国内汽车行业竞争激烈、需求结构快速升级等因素引起的汽车销量下滑所致。

  广汽的不利势头早已显现。从2021年开始,广汽本田销量连年下跌,到2024年时,全年销量距2020年巅峰期已近乎“腰斩”;广汽丰田也从2023年开始销量连续两年下滑,今年才出现回升之势,在合资普遍滑落的背景下已经殊为不易。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合资品牌的销量下滑较自主品牌更早,承担“利润奶牛”的仍是前者。即便在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均出现下滑,而埃安、传祺仍在攀升的2023年,广汽对联营、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仍有83.5亿元,当年广汽集团净利润也才44.3亿元。换言之,广汽的盈利能力基本依赖合资板块的分红,自主品牌始终处于“烧钱”阶段。

  而在今年上半年,广汽对广汽丰田、广汽本田的投资收益为14.5亿元,较上年同比下滑4.8%。这一跌幅不算太大,亏损的关键仍在于自主品牌。

  2024年,广汽埃安在品牌独立后首次出现销量下滑,全年售出37.5万辆车,同比下降21.90%,今年上半年进一步下滑13.97%,基本回落至2022年同期水平;去年唯一实现销量增长的广汽传祺,今年也同样销量大跌。

  埃安早期的销量有赖于B端市场。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出租网约的主力车型中,广汽埃安以21.9万辆位居首位,其次是19.1万辆的比亚迪。即便到了今年7月,据汽车咨询机构杰兰路,埃安当月销量中,个人比例仍仅有50%。

  但近两年来,出租网约市场的存量逐渐见底,2023年,出租网约车新车销量85万台,同比增长18%,远低于上两年超40%的同比增长幅度,四季度更是出现负增长。2024年以来,全国多地发布网约车行业风险预警,称网约车运力已趋于饱和或远超实际需求。

  B端市场增长放缓,而根深蒂固的“网约车”标签又牵制了埃安在C端市场上的冲锋。今年2月末,6.98万元起的埃安UT上市。广汽集团埃安营销本部负责人肖勇在预售时表示,埃安UT如果不能实现月销1万台以上、甚至1万5千台以上都不敢自己叫爆款,“我可以负责任地讲我的野心是至少要做到这个级别里的前三”。但目前来看,其销量基本徘徊在5000左右。

  此外,价格战也在进一步挤压车企的盈利空间。今年上半年,广汽埃安售出10.9万辆,较2022年同期多出8000余辆,但营收却较2022年同期减少了44.8亿元,下滑30.3%。

  营收已经下跌,而另一边的销售费用却不减反增,较去年同期高出了1.2亿元。广汽在财报中解释称,这主要是报告期内新车型上市,相关广告宣传费增加等综合所致。此外,广汽上半年研发投入也较去年同期增加5.38亿元,以继续加强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建设,完善质量体系,并同步推进混合动力车型、新能源车型开发项目及核心部件开发。

  对于广汽而言,原先“供血”的合资品牌已逐渐式微,自主品牌虽然短期内难以盈利,却是长期发展的必然选项,只能在业绩艰难的情况下继续坚持投入。2024年广州车展上,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曾表示,中国的市场结构已经发生改变,广汽怎么真正做到集全集团之力来发展自主品牌、提高自主品牌决策效率和资源共享的能力,是摆在面前的课题。

  “番禺行动”启动半年有余,“全体起立,所有人重新竞聘”

  这是冯兴亚执掌广汽的首个半年,也是广汽启动“番禺行动”以来的首个半年。

  2024年11月,广汽在广州国际车展上宣布开启三年“番禺行动”,将集团总部搬迁至番禺汽车城,“让听到炮火的人决策”。管理模式也从战略管控转变为经营管控,计划在2027年实现自主品牌销量200万辆,占集团总销量60%以上。

  此后,广汽在内部开启改革,成立产品、财务、采购、营销四大本部,将各个自主品牌的前述领域进行整合。原先的广汽研究院分拆为造型设计院、整车开发研究院、平台技术研究院,重构“大研发体系”。

  冯兴亚在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广汽已全面进入战时状态,要通过用户需求战、产品价值战、服务体验战三大战役,“再造一个新广汽”。

  据冯兴亚介绍,目前广汽集团主要做了四件事:打造经营型总部、实施自主品牌一体化运营、导入IPD再造产品开发流程体系、推进干部人事改革。

  干部人事改革指的是今年1月开始,广汽在职业经理人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竞聘上岗”公开选拔机制。干部成功竞聘后,广汽将对其进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以经营业绩指标考核干部履职的成效,以促进组织效率提升。

  随后,广汽于3月末发布了面向全球公开招聘首席营销官(CMO)、广汽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广汽资本有限公司总经理、华望汽车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广州广汽汇理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位的公告。冯兴亚称,公开招聘能够选出能够满足新时代、新要求以及发展需要的人才,广汽集团会把这个体制会保留下来,形成集团新的用人导向和用人办法。

  据接近广汽的知情人士透露,广汽人才流动较为固化,此前重要职位从不外招,此次公开招聘CMO引起很大震动,内部存在不少争议。

  “这次的规则就是全体起立,所有人重新竞聘,和几年前的一汽一样。”前述知情人士称,广汽由于自身性质,做事存在一定束缚,加之冯兴亚初任董事长,过去几个月的改革更多是“温水煮青蛙”,实质性变化较少。8月中旬,广汽重启了几个本部长的竞聘,本部长结束之后部长也要参与竞聘,“这一轮下来以后应该就会变得很快”。

  广汽集团官方公众号称,改革以来,需求管理的组织效率提升超过50%,以往需要3—4个月的决策流程现在最快可在1—2周内完成决策。产品研发周期从26个月缩短至18—21个月,研发成本降低10%以上。此外,广汽在市场分析之后缩减了约20%的规划车型,以避免资源过度分散。

  在营销和销售方面,广汽称要建营销服务一体化流程体系,全面深化“直联、直服、直营”的体验。

  与之相呼应的是,广汽在半年报中提到的业绩下滑原因之一即为,既有销售体系与新能源转型需求存在结构性错配,销售渠道以原有4S店为主导,直营、代理、互联网等新渠道建设落后于同行业,营销体系效能提升较慢。

  目前来看,广汽的渠道变革已经初见成效。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广汽代理商销售模式的业务营收为246.50亿元,同比减少19.39%;而其他模式的营收则达到了179.61亿元,同比增加14.58%。不过,后者营业成本及税金增加更加显著,同比增加了23.90%,距离取得实际收益仍需要时间。

  30万级华望汽车明年上市,华为能救广汽吗?

  继北汽、上汽分别与华为合作成立享界、尚界品牌之后,三大地方国企剩下的广汽终于也不甘落后,于今年3月投资15亿元设立了华望汽车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并宣布将在不久后公布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广汽官方彼时称,华望汽车的成立是GH项目最新进展。

  GH项目是广汽和华为的合作项目。今年1月,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第六届董事会第78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GH项目的议案》,该项目将以新公司为载体,与华为发挥各自优势,通过产品定义、营销以及生态服务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合作,打造基于全新架构的全新汽车品牌。据悉,该项目今年年底将正式发布品牌名称,首款产品定位30万级豪华智能新能源车,预计2026年上市。

  华为与车企通常有三种合作模式,分别为标准化零部件供应模式、HI(HuaweiInside)模式以及智选模式。其中,智选模式是华为参与度最深的一种合作模式。目前与华为开展智选模式合作的车企有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上汽五家,分别打造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品牌。

  广汽埃安曾与华为开展HI模式的合作。2021年7月,广汽集团公告称同意广汽埃安与华为(AH8车型)项目的实施,双方将基于广汽GEP3.0底盘平台、华为CCA(计算与通信架构)构建的新一代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搭载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联合定义、共同开发,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一系列智能汽车。首款车型为中大型智能纯电SUV,项目总投资7.88亿元人民币,并计划于2023年底量产。

  但此后,双方甚少提及合作进展。2022年8月,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公开表示,华为是比较大牌的供应商,虽然零部件质量不错,但价格也是不受控的,与华为合作基本没有议价能力。

  此次合作尝试在两年后迎来终局。2023年3月27日,广汽集团公告称,广汽埃安AH8项目由与华为联合开发变更为自主开发,变更后华为将继续以重要供应商身份参与公司自主品牌车型的开发及合作。这意味着二者合作由HI模式转变为零部件供应模式。

  2023年3月30日,时任广汽集团董事长的曾庆洪在业绩发布会上称,此前广汽计划与华为联合开发新品牌,但目前广汽已有埃安、昊铂两个品牌,没必要再推新品牌,所以广汽方面和华为友好协商后,决定通过优势互补的方法,将华为转变为供应商。

  此次华望汽车成立,不属于前述三种合作模式中任意一种,而更像是介于HI模式和智选模式之间。今年3月,冯兴亚在业绩说明会上称,广汽还在跟华为进一步研究更多细节,要创造一种新型的合作模式。其中,消费者需求洞察和产品定义由华为负责,广汽集团保持对华望汽车团队的决策权限,双方在营销及生态服务等领域也会深度合作。

  广汽集团是华望汽车设立之初的唯一股东。8月13日,广汽集团董事会审议通过的议案显示,广汽埃安拟向华望汽车增资6亿元。完成增资后,广汽集团直接持有华望汽车71.43%的股权,通过广汽埃安间接持有华望汽车28.57%的股权。华为目前尚未入股华望。

  今年8月,华望汽车城市招募计划已正式启动,优先招募上海、广州、成都、北京、武汉等40个城市。冯兴亚在微博上表示,华望作为广汽与华为深化合作的关键落子,是“番禺行动”改革的重要一环。

  不过时至今日,与华为合作的车企已经太多。除“界”字头的五家合作车企外,极狐、阿维塔、深蓝、岚图、猛士等品牌均陆续以HI模式与华为展开合作,阿维塔于2024年8月出资115亿元入股华为引望,更是被视为进一步深化合作的表现。此外,近一年来,作为合资车企的东风日产、广汽丰田也相继与华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其中,东风日产将与华为联合研发智能座舱,广汽丰田则将在预计明年一季度上市的铂智7上搭载鸿蒙座舱和华为DriveONE电机。

  留给广汽的时间和空间都已经很紧迫了。
dxp

发表于 2025-9-9 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价格战下光跟着降价是没有什么出路的,建议学学比亚迪自己掌握电池技术,或者像理想找准家庭SUV细分市场,车企现在比的是谁能忍住亏损搞出独家技术,而不是谁嗓门大降价狠。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