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471|评论: 3

[群众呼声] 村干部队伍之困:选拔标准与为民初心的博弈

[复制链接]

农村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村干部则是这基石中的钢筋。当下部分村干部追逐名利而非致力发展的问题,折射出农村基层治理中选拔机制与激励体系的深层矛盾。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村干部队伍的建设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现实中,村干部选拔培养机制仍存在诸多问题:部分地区为完成“储备指标”,简单将35岁以下村民、短期返乡人员纳入名单,忽视政治立场与干事能力,导致“数量达标、质量掺水”。

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无人可选”的窘境。这背后是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妇孺化现象的加剧,导致可供选拔的干部人选空间日益狭窄。


01 农村干部队伍现状:老龄化与能力不足并存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期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数据,2019年样本村中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达到50.02岁,50岁以上占比52.94%,45岁及以下占比仅为28.43%。

不仅年龄结构偏大,村干部的文化层次也普遍偏低。2019年,样本村党组织书记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比仅为39.87%。虽然2022年这一比例提升到46.4%,但仍然难以满足新时代农村发展的需要。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村干部存在“无所谓”心态。这种心态导致村干部不进步、不学习、不作为,业务能力不提高,为民之心有偏差,最终造成村级发展落后。

02 选拔标准难题:一刀切与因地制宜的平衡

为什么政府对村干部选拔没有一个统一标准?这是因为农村情况千差万别,一刀切的选拔标准往往脱离实际。

上一轮村“两委”换届时,一些地方对村干部候选人设置了“高中以上学历”、“45周岁以下”等条件。但在有的村,这些要求并不符合实际,个别村甚至因为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出现了无人可选的情况。

机械地执行“一刀切”条件,让处事能力和工作经验不足的年轻人过早地“挑大梁”,不仅会影响其成长,也会造成现有的优秀村干部流失。唯年龄、唯学历,不如唯德、唯才、唯实。

03 动机不纯现象:权力寻租与利益输送

部分人参选村干部的动机确实不纯。典型案例是某村陈氏兄弟收受房地产公司林某345万元作为选举经费,当选后利用职务便利为林某在村里投资的项目大开绿灯。

这种行为严重侵害了村干部职务行为廉洁性,损害了村集体利益。究其原因,在于监督机制不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发挥不明显。

一些监委会主任对自身职责不清,监督工作方式方法不灵活,均以会议形式监督,且无工作台账、会议记录等相关资料,落实职责不主动、不大胆。

04 解决路径:科学选拔与激励保障并重

破解村干部队伍困境,需要完善选拔培养机制。要建立“政治素质+治理能力+带富本领”三维评价体系,量化设置带富项目数、群众满意度等指标。

最后我想政府给我们村安排一位能带领我们全村村民走向致富奔小康的阳光大道。现在的经济环境太差了  ,我们村七零八零九零后迫切急需一位大能带着我们干。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5-9-10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字多有理

发表于 2025-9-11 12:0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乡镇一级若不忘初心,应该选得出来好的村干部。

发表于 2025-9-11 13:0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