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82|评论: 69

临邛古城 在秦一统天下事业中的重大历史作用 文/许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25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758769447851.jpg
1758769447606.png
  今天讲座的题目是《临邛古城在秦一统天下事业中的重大历史作用》,为什么要讲这个课题呢?
  文脉坊打造完工对外开放之时,我就想到研究这个课题了。文脉坊还是文脉巷片区的时候,我和老科协课题组的几位同仁,在老科协副会长杨辉祥的牵头下,通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文脉巷与临邛文脉相关的八篇文章,上报有关部门,《新邛崃》全部刊用了,后来市政府在文脉巷片区打造了文脉坊景区。
当时我就产生了一个想法,巴蜀四大古城之一的临邛古城为什么很少有旅行社组织的一、二日游。是邛崃的历史文化底蕴不深厚吗,是邛崃的山山水水不够美丽吗,都不是。究其原因,临邛古城在秦一统天下事业中的重大历史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反映。与古城相关的景点又不集中,致使外地游人渐少,连邛崃一二日游也开展不起来。

1758769447770.jpg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是邛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很长一段时间只讲他们的故事,很少顾及其它。时间长了,少了新鲜感。这就像四川人爱吃回锅肉,天天吃恐怕也食之无味了。

  今天,我想讲讲临邛古城最早的故事是什么?最能够提纲挈领反映临邛古城历史文化的根本和灵魂的东西是什么?那就是张若筑城的历史事件,它的时代背景,它的目的,它的经过,它的重大历史作用,它留给我们的重要遗存,只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将其来龙去脉展示出来,才能把有2300多年历史的临邛古城的根本和灵魂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写的这方面文章在网上点击量最高,有的在《今日头条》上阅读量达20多万人次。我在文脉坊向外地游客讲临邛文脉的故事,他们跟着我个把小时没一人离开,一个个听得津津有味,说明我今天的话题不是没有道理的,也说明能反映邛崃历史文化特色而且独有的故事更受外地人欢迎。

  张若筑城是邛崃史上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也是临邛古城发生的第一个故事,为什么建,怎样建,历史作用是什么,恐怕过去没有很好地展现出来。我今天想强调的是,临邛古城有全国意义的亮点至少有两个,一是临邛古城为秦一统天下梦想的实现起了重大作用;二是临邛古城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作出过重大贡献。这样功盖千秋的事,这样能提起外地和本地各个层次人兴趣的事,通过大力宣传着力打造展示,何愁引不来游客,何愁展现不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何愁邛崃一二日游开展不起来。

1758769447880.jpg

  不知大家知道不知道,除了卓文君与司马相如,邛崃还有筑临邛城的蜀守张若,被誉为中国道学家第二人的严君平,为三国蜀汉诸葛丞相设计制造木牛流马的蒲元,临邛文脉的代表人物杨伸与其叔父杨守敬,绘出最接近现代“八卦图”的宋代张行成,宋代全国私家刻书八大家之韩醇,常安民(监察御史)、常同(大学士)、常懋(吏部尚书)“一门三进士”,以及邛州历史上通过朝庭一级考试产生的92位进士,近代中医火神郑钦安,打响“反清第一枪”的周鸿勋,川剧“戏圣”康芷林,近现代科学家芶清泉、许祖彦、杨正林、杨国亮等等,可为人才辈出。

  邛崃还有在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上都有名气的不少遗物遗存,比如上世纪五十年代保存完好的古城墙,世界第一口天然气井古火井,川西一绝城隍庙,朝南开的县衙门外的那幢老楼,“文革“中才拆除的诺大邛崃文庙,有着川大博物馆镇馆之宝被誉为东方维纳斯佛像的龙兴寺遗址,曾经遍及城乡的几十个古牌坊,为什么不去设法展现或留下一点标志标识呢?

1758769447684.jpg

  以上这些,只有在临邛古城的大纲目或前题下才能将其串在一起,形成不可替代的一个整体。用在秦一统天下事业中起了重大历史作用的临邛古城统率邛崃的文旅事业,我们的景点提升打造,我们的对外宣传,才能突出亮点,才能吊人胃口,才能纲举目张,才能促进邛崃商旅事业的快速发展,才能将临邛古城打造成游人如织的网红打卡点。

  这个观点的产生源自我当兵时的经历。我在部队当了十七年的兵,干了十多年的新闻工作,因为年年都有稿件登上《解放军报》和《人民日报》,被评为成都军区上中央报刊先进个人。究其原因是受了两句话的深刻影响,一句是川大教授讲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第二句是军区新闻科长阎万春讲的“越是中国的才越是世界的”。本着这两个观念,我专写川藏线的稿件,写藏汉军民关系的稿件,写出了与其它部队不同的特点,每年才有稿子登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有一篇还上了香港《大公报》。我们打造邛崃,宣传邛崃,也要有这个思路,有面向全国的高度,讲好邛崃的独特故事,展现“越是邛崃的才越是全国的”特点,让外地人看到与他们家乡炯然不同的邛崃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

1758769447740.jpg
  我喜欢外出旅游,国内的省、市、自治区,去了百分之九十左右。搞得好的地方对外宣传的起点、深度、高度,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诸如汉中的“兴汉盛景”以汉中王刘帮为依托,宣传大汉族的“汉”始自汉中;开封以宋代“清明上河图”为蓝图打造大景点,引来外地游客爆满;广东潮州在牌坊街新立了23座(包括一座新的“牌坊街”牌坊)仿古牌坊,号称中华牌坊文化一条街,街头巷尾满是高鼻子蓝眼睛的洋人。以上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话说回来,要讲有2300多年历史的临邛古城,必然提到秦人张若(生卒年月不详),讲好张若筑城的故事。没有张若便没有临邛古城,卓王孙后来也不会慕名入邛,也没有了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故事。没有张若筑的临邛城,秦惠文王的后人秦始皇几十年后一统天下的事业可能不会那么顺利。可惜的是,这样让天下人感兴趣的张若其人其事及张若筑城的重大历史功绩我们很少提及。甚至重建的北城门楼外的说明词,连一句“张若筑城”的话都没有。

  张若是秦惠文王(前356-前311年)手下的臣子,秦国占领蜀地后任蜀守,相当于今天的四川省省长。秦惠文王雄才大略,是诸侯争霸时代秦国的首任王,当政期间任贤用能,文有张仪,武有樗(音:“chū,初”)里疾、司马错,雄心勃勃,决心在自己手中进一步开启秦国一统天下的战略梦想。当时秦国南面的巴国和蜀国互相攻战,久战难下,先后派大臣向秦国告急求救。秦惠文王想出兵,但顾虑翻越秦岭道路险峻难行,并怕东边的韩国乘机犯秦,更怕耽误了秦扫平中原的雄心实现,犹豫不决。

  秦惠文王最相信的司马错与张仪两位大臣在秦惠文王面前争论不休。张仪主张先攻韩国,打败韩国后再攻中原诸强。司马错认为攻打韩国将导致中原诸强联合对抗秦国,胜算不大;攻打蜀国不会刺激中原六国,可以得到巴蜀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充秦国军备,奠定今后攻打中原诸国的后勤基础。司马错的策略中有一句明言,即“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原话是:“蜀有桀(音节)纣之乱,其国富饶,得其布帛金银,足给军用。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这个著名论断,阐明了先灭巴蜀及汉中对于巩固后方提升国力,扫平中原,实现国家一统目的之重大意义。司马错不愧是战国中期的秦国名将,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代王朝,和張仪一样深受秦王的赏识,他的策略明显比张仪高明得多,开启了秦一统中国初期最重大的胜利,为一统事业的最后完成奠定了基础。

1758769447799.jpg
  秦惠文王元年(前337年)秦就与蜀国有来往。那一年蜀国派遣"蜀使朝秦"。秦惠文王与蜀王还"会猎于褒(音:包)谷",褒谷在秦国的地盘上。“惠王以金一笥(音“是”,意指盛饭或物品的方形竹筒)遣蜀王,蜀王报(回赠)珍玩之物”。同时,“惠王……许嫁五女于蜀,蜀遣五丁迎之"。《史记·货殖列传》也称“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言“古",意商业行为),说明秦国南面的蜀,西面的甘肃,和秦之间官方交往与民间交流十分密切。

  古蜀也绝非此后一千年的唐代浪漫派大诗人李白诗中所言"蚕丛及鱼凫(音“鱼浮”),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事实上,古代蜀国在当时是一个经济、军事、文明程度不逊于中原的文明古国。这一点也早被秦等一些国家的良臣,谋士、明君所认同。当年苏秦于秦国游说秦惠文王时就曾向其介绍古之巴蜀,“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今日蜀地之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证明了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话说回来,司马错与张仪两人的不同主张,让秦惠文王一时难以决策。关键时刻,秦臣张若极力支持司马错的主张,他指出蜀地、汉中和秦之关中时为天下三大粮倉,蜀地还盛产盐、铁、茶(产地集中在今邛崃及周边地区),极力拥护司马错先攻巴蜀壮大秦国基础并避中原诸国锋芒的深谋远虑策略。

  秦惠文王根据早年与蜀国交往的经历,权其利蔽,采纳了司马错的建议,决定以帮助蜀国的名义先出兵攻打蜀国,以司马错为主帅,张若随军。秦军从石牛道出兵伐蜀,与蜀国军队在葭萌(今四川广元)决战,蜀王兵败逃亡,一说逃到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二说蜀王为秦军所获,太傅、太子等战死于今彭州市以北白鹿山。是年“冬十月,蜀平”,秦惠文王“贬蜀王更号为侯”,保留了一个有职无权的称号而已。把蜀国改设为蜀郡,以陈壮为相,张若为蜀守,在古蜀地区推行“郡县制”。

  这里谈谈“石牛道”。“石牛道”又名“金牛道”,传为公元前321年,秦惠文王借口送蜀王“便金石牛”,即会拉金子屎的石牛,而欺骗蜀人改扩建的一条蜀至秦的古道。这条古道从今陕西省勉县西南翻越七盘山进入四川境内广元市朝天驿嘉陵江河谷,后来成了秦国南下入蜀的通道。这虽然是个故事,但至少说明秦惠文王早就有了实施一统天下的梦想,不愧一代明君。

  更元九年(前316年)十月,秦军经石牛道进入蜀国并灭掉蜀国,将蜀王贬为蜀侯。吞并蜀国以后,又相继灭掉巴国,成立秦在巴蜀地区的基层政权,下大力经营经济,扩充实力。为此,秦国的地盘、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得到极大提升。在此期间,中原地区的诸国不闻不问,他们的王认为与他们不相干。但秦国吞并了巴蜀二国后,不久又两面夹击楚国占领的汉中,将陕西与巴蜀汉中三地联成一片,地盘、人力、物力、财力大增,成了诸侯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更元十一年(前314年),深受秦王信任的张若受封蜀守。更元十四年(前311年)身负蜀守重任的张若来到临邛,主持指挥了临邛城的修筑工作,工地上经常可以看到張若的身影。同时,张若还先后主持修筑了成都、郫筒(今成都郫都区城南)两城,加上同期建立的江州城(今重庆市中区),临邛成为当时秦国在巴蜀地区仅有的四个有城墙拱卫的城市之一,与其它三个城市统称“巴蜀四大古城”。

  中国最早的地方志书、晋常璩《华阳国志》上记载,“成都,周回十二里,高七丈;郫城周回七里,高六丈;临邛城周回六里,高五丈,造作下仓,上皆有屋,而置观楼射兰。”从这段文字我们得知,早年的临邛古城城门下部有储备物资的仓库,上部为防御功能的瞭望台和射箭场所,功能用途十分明确。

  由此可知,公元前311年蜀守张若主持建起的巴蜀四大古城,按秦的规制大小不一。成都、郫筒、临邛三城互为犄角,郫筒、临邛拱卫成都,而临邛北防冉、翳(音“易”)、西戎,南御邛僰(音“搏”),战略地位十分明显。
1758769447660.jpg
  我在《今日头条》上发文后,一位外地人留言,“你说巴蜀四大古城,难道巴蜀早年没有城市吗?”说得很有道理。实际上早在距今3000年前,望帝杜宇和丛帝鳖(音“别”)灵曾在郫筒建都。春秋末期,“丛帝”的第五世开明王把都城迁至成都建蜀国都城。江州(今重庆市中区),是古代巴国的首都。因此巴蜀历史上,成都、郫筒和江州(重庆)这三座城都曾是一国之都城,只有邛崃是唯一在历史上沒有建过都城的城市。在临邛古城之前,巴蜀肯定有城市,但包括临邛古城在内的秦之四大古城,指的是建了有城墙、护城河,符合标准规制的城市。我们称临邛古城为秦城更为准确。

  当时的临邛城“城周回六里,高五丈”,“约有户 2300,有人口 11500“。一个县城只有一万多人,今天的人认为微不足道。可到了三国时期今四川地区才有90多万人来看,秦代的一个城有一万多人并不少。当然,因古代条件有限,当年张若所筑临邛城, 主体为木结构。至于最早的临邛城所在位置,清康熙《直隶邛州志》 指出:“临邛旧县,州治南五里,秦时置。”指明古临邛城址在今邛崃市城区中心偏南一点的位置上。张若之所以取“临邛”为其城名有三种说法:一是该城临近“邛人”,二是临近“邛崃山”,三是临近“邛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1758769447578.jpg
  经考证古临邛所辖范围最大时,大约东至今新津,北至崇州、都江堰一部与郫县辖地接壤,西南包括今蒲江和雅安大部,远至大相岭(古名邛来山、邛崃山、邛笮山)以北,临近古邛族人居住之地的邛崃山。说古临邛“本有邛人”是不错的,但此“邛人“应该不在今邛崃市辖地。而邛崃山主峰在荥经,一直延伸到今邛崃的土地坡,邛崃旧志上也有记载。所以,我改变了过去相信“临近邛人”之说,成了“临近邛崃山”为临邛得名之由来的信奉者。

  《华阳国志》所载“临邛县郡西南二百里,本有邛民”,“二百里“说明“邛民”不在今邛崃境内,而是在今雅安荣经一带。那里才“本有邛民”,“山曰邛崃,浸曰邛水,毛日筇竹”。邛崃山下的荥经有镇曰临邛镇,有河称“邛水”。历史上著名的“临邛九折坂”“邛濮九折坂(坡)”,实际上在今天的荣经县和汉源县境内。这也是“邛崃”两字,古时多出自今荥经县和汉源县境,而今邛崃市辖地古代少见的缘故。民国2年,邛州改为“邛崃县”,我个人认为并不为最佳之选,称其为邛州或临邛县比“邛崃县”要强得多。以至今年全国评选千年古县,邛崃因历史太短而不能入列其中。

  今天我们不去研究这方面的问题。但临邛城地处汉与少数民族辖地交界的要冲,古城无可比拟的战略地位是不容怀疑的;同样,临邛也是巴蜀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所以,蜀守张若选择了在临邛筑城,以此建设后勤基地,助推秦一统中国的梦想早日实现。张若筑巴蜀四城,包括我们的临邛古城,迈出了秦大一统事业重要的一步,为过了几代的秦始皇最终天下一统千秋功业的实现作出了重大贡献。

  不久,张若又亲临临邛,为之“设盐铁市,列肆(商业网点),与咸阳同制”,说明了古临邛早有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盐铁产业。四大古城中的临邛除了战略地位重要外,蜀地的盐、铁、茶产业又主要集中在临邛及周边地区,农业也很发达,万旦农耕早就是天府之国著名的农业生产区。后人写文章称,临邛为当年秦一统中国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我非常赞同这个意见。

  张若文武双全,在完成蜀地筑城、治理任务后,又助秦国名将白起攻取筰(“筰”音“作”,治域在今四川汉源东南)和江南之地(治域在金沙江以南),攻战中不惧刀箭,身先士卒,立下了卓越战功,他的军中有临邛提供的大批粮草,手下不乏临邛参战勇士,确保了战争的胜利。名帅司马错率另一路秦军,同样战功显赫,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年),率二十万众逼楚王献出了汉北及上庸地区(汉中),迈出了“由蜀得楚”预言实现的重要一步。

  这些史实佐证了张若筑临邛城在秦一统天下的事业和中华民族发展壮大历程中发挥的重大历史作用,功不可没。研究中国统一事业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不可不研究临邛古城的历史,不能不讲张若筑城的故事,这才是临邛古城立于中国历史之林的根本和灵魂。


  我提出的这个观点,深受市委书记请来为邛崃出谋划策的华东科技大学张天文教授的重视。教授在邛崃连续两天约人面谈,第一天参加有三人;第二天只约我一人,从上午九点谈到午饭前,围绕张若筑城主线谈邛崃的历史文化。后来教授电告我,受我的意见啟发,他提的深度开发临邛古城建议得到了邛崃领导同志的赞赏。后来市委、市政府把城市旅游列入了邛崃文旅发展三大目标的首位。

  張若筑城后,秦在今邛崃地域设临邛县(治所在今邛崃城区)和蒲阳县(治所在今邛崃市境内东南羊安永丰村)。公元9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临邛县改名监邛县。公元15年,公孙述任导江卒正,即蜀地最高行政长官,把衙署设在临邛,并扩建临邛城,史称公孙城。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公孙述不服,从临邛起兵攻占成都称帝,建立政权。11年后,刘秀平蜀,公孙述战死,监邛县改回临邛县名,这可是邛崃产生过“皇帝”的一段历史呵!南朝萧梁时武陵王萧纪于蒲口顿(今邛崃市东南回龙境内)置邛州。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邛州州治移至临邛城。明武宗正德五年(1520年),知州高廷诏主持将城墙筑高至2丈,厚6尺,外墙用砂石条包砌,墙内填土。时城周长约9里7分,城垛3700口,开东南西北四门和小南门,外掘护城河,今在民间仍流传着“穿城三里三,围城九里七”的古城佳话。这些,都源自张若筑临邛城的后期郊果。

1758769447634.jpg
  可惜的是,1958年为方便交通,完整的邛崃古城墙被人为拆除。城内众多古建筑也逐年损毁,到“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后更让人惨不忍睹,存在两千多年的古城遗迹除文君井、北街、兴贤街、鼓楼、迴澜塔等外,远离了邛崃人民的视线,留下了深深的遗憾。我在总编《邛崃市志》时,曾采访当年指挥拆除古城墙的领导同志的儿子,他告诉我他的父亲至今都心怀愧疚。我在交通局任职时,运输公司的人告诉我,拆城墙是在一天夜里,当时县政府的要求是运输公司负责拆公司东面的城墙,拆出来的地方归运输公司所有。这些,都让我哭笑不得。

  话又说回来,延续了2300多年,在中国统一事业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的临邛古城及其后来的变迁,最能代表邛崃历史文化的底蕴,最能引起世人的特别关注。大张旗鼓地宣传张若筑城为邛崃史上甚至中华大家庭形成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一点也不过分。

  当年秦国筑巴蜀四城,张若选中临邛,皆因临邛重要的军事地位,又是古蜀国天下粮仓之“万石农耕”所在地,古城丰富的盐、铁和茶叶资源,为秦后来统一中国提供了丰厚的粮食、财政、军事、人力支持,可谓慧眼识珠。临邛古城也没有辜负张若的赏识,在秦国统一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功盖千秋的巨大作用。直到民国2年(1913年),邛州改为邛崃县。1983年邛崃县划归成都市。1994年6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邛崃市成立。

  从张若筑临邛城开始,到2300多年后邛崃市建立,邛崃可谓历史悠久,名人荟萃。“临邛自古称繁庶,天府南来第一州”,是其真实写照。至今邛崃尚保存着全国重点文物邛窑遗址,石塔寺石塔和石笋山、花置寺、磐陀寺石窟摩崖造像等;四川省重点文物文君井、回澜塔、邛崃寺庙建筑群、平乐冶铁遗址、平乐李家大院、龙兴寺遗址;还有众多成都市和邛崃市重点文物以及一大批馆藏文物,是成都市文物最多的区(市)县之一。邛崃地灵人杰,历代人才辈出,这个方面前面讲了,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但远远不止上面提及的人物,古邛州出的众多进士,抗日战争中的不少抗日名将,近现代诸多科学家,这些今后有机会我们再讲。作为蜀地通滇藏以至东南亚要津的邛崃,历史上以盛产天然气、铁、盐、酒、茶、纸、陶器、药材、竹编名扬于世。这些令人骄傲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两千多年前张若筑就了临邛古城,它为邛崃后来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去年,规自局请我讲讲邛崃历史,参与临邛古城打造提升策划规划的几位年轻的工作人员,学历很高,可惜对张若筑城的来龙去脉及其重大历史意义和作用知之甚少,好在他们听得很认真。最近邛崃市的对外宣传工作全方位多媒体发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在宣传以张若筑城上仍然高度不足,力度不够。借这个讲座,我希望和大家一起再次向有关方面建议,要释放邛崃文旅融合的价值潜能,就应该尊重文化,敬重文化,站在秦一统中国和中华民族形成中发挥过重大作用的高位上做好保护、提升、宣传临邛古城的工作,让代表邛崃文化之根本和灵魂的巴蜀四大古城之临邛历史文化发扬光大,努力将邛崃打造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开发各种价位的临邛古城一二日游资源,吸引各种层次,各个年龄段,高低收入的外地游客来邛崃旅游打卡,通过邛崃历史研讨中华民族发展史,展现邛崃的世界第一、四川第一、成都第一,那怕是立一些标志,那怕是博物馆内增设一些内容,借此促进成都西部区域副中心现代化的邛崃早日建成。
  我今年七十六岁了,记忆力下降,故只答应在新山书屋讲三课。还有两个题目要讲,一个是《蒲元与木牛流马,三国蜀汉的邛崃籍大国工匠》,另一个是《邛州城隍庙为什么是“川西一绝”》,感兴趣的朋友欢迎今后到新山书屋与我一道各抒己见。谢谢大家!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5-9-25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1758769447770.jpg
1758769447713.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9-25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1758769447740.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9-25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1758769447684.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9-25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1758769447660.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9-25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图片有的来自古代美拍摄

1758774385455.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9-25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1758774385487.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9-25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1758774385514.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9-25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175877438554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9-25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1758774385571.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9-25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1758774385599.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9-25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1758774385629.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9-25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1758774385657.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9-25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1758774385685.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9-25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175877438571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9-25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1758774385740.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9-25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1758774385773.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9-25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175877438554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9-25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1758774806147.jpg
1758774806040.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9-25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1758774806113.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