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75|评论: 5

[转帖] “农妇辱骂法官”案的启示

[复制链接]
lkq

发表于 2025-9-26 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山东一农妇辱骂法官,被罚10万元拘留15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lkq

 楼主| 发表于 2025-9-26 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咋回事?

  农妇杨某花对丈夫轻伤案的裁判结果不满意,判决书送达时,她对承办法官持续辱骂、诅咒近两个小时。司法警察进行劝说、制止,她仍持续辱骂。

  于是,当地法院分别作出拘留15日和罚款10万元的处罚决定。

  处罚引发热议。当地法院核查后回应:并罚不符合法律规定,依法予以纠正,撤销罚款决定,退还10万元罚款及利息。

  图片

  从这件事上,我们要谈法律适用的问题。

  刑事诉讼法第199条第1款规定:“在法庭审判过程中,如果诉讼参与人或者旁听人员违反法庭秩序,审判长应当警告制止。对不听制止的,可以强行带出法庭;情节严重的,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15日以下的拘留。”

  对照来看,对农妇的处罚,存在法律适用错误:一是罚款和拘留应是择一处罚,当地法院用了并罚;二是处罚金额为1000元以下,当地法院处罚10万,过罚不相当。

  人民群众是司法公正的感受主体。司法人员行为规范与否,是体现案件办理质量的重要一环。若司法人员行为不规范,即便裁判实体内容公正,当事人对公平正义的感受也会大打折扣。

  最高人民法院强调,各级人民法院应严格公正司法,做实定分止争,让老百姓有一个有理有据、可感可知、令人信服的“说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因此,对于违反法律规定的问题,要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如网友所言“有错就要认,挨打要立正”。

  再看骂人的农妇。有网友发布了杨某花现场辱骂、诅咒法官的视频,言辞激烈,超出理性表达诉求范畴。

  当事人对判决有异议,有合法合规的表达、维权途径,比如通过上诉、申诉进行反映,但权利行使要在法律框架之内。

  法治社会不是谁闹谁有理、谁的声音大谁有理。法律的公正性,体现在对不同身份人群的一视同仁。法官有责要追究,辱骂者逾越法律底线,也应受到法律惩戒。

  这给我们一个启示:要用理性对话代替情绪宣泄。司法机关也可抓住热点案例辨法析理,实现人民群众对“法律认同”与“情感认同”的同向促进,更好地维护司法权威。

  最后,看看舆论场对这一事件的多次反转吧。

  初期,由于报道信息不全面,舆论一边倒地认为当地法院权力任性。随着监控视频曝光,舆论开始转向、分化。当地法院主动纠错后,舆论有了更理性态度和更深层思考:司法与舆论监督,如何实现更良性互动?

  司法和舆论监督,都追求公平正义。舆论监督是法治进步的催化剂,司法公正离不开舆论监督。但真正的舆论监督,应基于事实而非情绪。任何个体对公正的理解,都不能取代法律程序。极端的诉求表达方式,不能也不应左右司法。

  此事如一面镜子,照出多个问题:如何合理合法维权,维护好手中权益;如何用好舆论监督的力量,让其少被情绪和不实信息误导;如何对待舆论与司法,更好地实现公平正义。

  这些是本案背后,更值得深思的问题。

  文/魏哲哲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5-9-26 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法院其实也能借这个案子普法,跟大家说说咋合法维权、法律具体咋规定的,这样大家懂法了,以后少点情绪化对抗,矛盾也能少很多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5-9-26 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给遇到类似情况的朋友提个醒,遇到判决不满意,千万别学农妇直接骂人,那只会把自己置于不利境地。咱们有上诉、申诉的权利,还有检察院的法律监督途径,这是解决问题的正道

发表于 2025-9-26 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耻辱阿,耻辱!

发表于 2025-9-26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某些执法者也不懂法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