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川足联赛川东赛区,成都锦城队vs广安板楯蛮队。
结果:3:0
广安某官媒发文力挺广安板楯蛮队:
我们没输!三分成都拿走,掌声送给自己!
新闻配文:
少输当赢,未来可期!这一战,踢出了血性!踢出了气势!踢出了不屈的骨气!虽败犹荣!广安板楯蛮队,继续加油!
评论区亮了:
应当说,川足联赛川东赛区的这一场对决,拿3分几乎算是比较专业的成都锦城队的常规操作了,结果却被广安某官媒的一篇“硬气宣言”整出了个比进球还热闹的戏码:“我们没输!”“少输当赢,未来可期!”“踢出了血性、气势、骨气!”
好硬气的话啊!听起来,好像那比分牌上的3:0的数字是摆设,而此处特别的掌声和骄傲才是广安板楯蛮队的战利品?
本想用手气投票,结果“脚气”太差。看到这里的兄弟姊妹伙些,莫急,我没有任何恶意。从内心讲,实打实,我其实也是盼星星盼月亮盼着深山出太阳,作为广安人的我也百分之百的希望广安板楯蛮赢了那“万恶”的成都锦城队。
先说说我们“广安板楯蛮队”这队名,听着就带着一股上古时期无敌勇士的狠劲儿,队员上场都该像勇士那样拎着盾牌冲锋。结果,球还是输了,可我们广安本地官媒还是很给力的,新闻文案虽短,寥寥数语,却硬是把板楯蛮的败局写成了史诗。在我看来,官媒新闻这文案的精彩程度和别出心裁,还真有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味道,佩服!而且还颇有点“你拿你的3分,我揣我的骄傲”的江湖义气,实在是很够哥们的。
“少输当赢”这句话,在我们广安当地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专有名词,君不见广安全城大街小巷到处都是麻将馆?手气不好,脚气也差,懂的都懂。所以说,这家官媒还是挺幽默。而且,这话要是放在10年前,绝对百分之百会被夸“正能量”,可放在如今的互联网上,立马就成了网友的段子素材。
“一场没赢,但广安不是软柿子!”“真没输,不是手气不好,是脚气不好!”瞧瞧,这民间的自嘲是不是比官媒的“虽败犹荣”接地气多了?既承认了实力差距,又没丢了面子,幽默里还藏着点“输得起”的通透?
其实平心而论,官媒的初衷没毛病,毕竟大家都是“一头的”。更何况,对广安这样的比较“拌蛮”的球队来说,能在成都强敌面前不躺平,而且努力挣扎着还拼到最后一分钟,确实比“大比分溃败”强得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去讲,“少输当赢”不是自欺欺人,而是弱队成长路上的实在话,至少,比起那些踢得稀孬还摆烂的地市州参赛的队伍,广安队的咬牙不怂,确实还是配得上“血性”二字,板楯蛮还真的拌得蛮。就像我们小区楼下的野球局,新手队被老鸟虐了10个球,但全程没放弃抢球,队友照样会拍着他肩膀说“打得不错”,单就这份鼓励,本就该有。
可官媒的文案偏要把鼓励写成宣告,来了个“没输”,这二字看上去就有点过了。足球场上的规矩简单,进球多的赢,这是铁律;但足球场外的温度,从来不是比分能定义的。也难怪网友调侃:不是手气,是“脚气不好”。广安人天生的长相幽默,说起话来更是“润气重”,所以,这不是嘲讽球队太菜,而是觉得硬是没输。其实真没必要,输了就输了,大大方方说“今天拼得过瘾,下次接着干”就完了,起码比那句“掌声送给自己”更显骨气?毕竟,球迷们外加像我一样的吃瓜群众,爱的是球场上的真刀真枪,而不是文字里那犹如倚天屠龙记里的乾坤大挪移。
这场球,成都拿了3分,广安没拿一分,但却拿了本地热搜的话题。官媒的热血宣言、网友的幽默吐槽,其实都是对川足的在意,和对板楯蛮的期望与不舍,当然也包括我,没人去心怀恶意的苛责一支弱队赢球,能坚持一晩上都不射,只能说身体好、拌得蛮。其实大家更在意的是,你认不认真和怂不怂。我先表个态:这回,广安队绝对没怂,这就够了。至于官媒下次发文,还说不说“少输当赢”的话,不敢保证。不过,我倒是认为,与其说少输当赢,还不如直接给点“没输”的硬气和底气,再多写点“今天计算起来,全场差不多都跑了8000米”和“整场防守成功率高达12次”这类现场感十足的干货数据语言更实在,网友一点开新闻说不定就不得再调侃“脚气”而直接改夸:“就凭这股拼劲和拌蛮,下次肯定赢球”,对不?唉,这家官媒写新闻消息,一直以来都老脾气不改,实在是太耿直。
其实说到底,足球不只是输赢的游戏,更是各种烟火气的集合。广安板楯蛮还算比较有福气的,至少有本地官媒的热血鼓劲,还有网友的玩笑自嘲,更有球员在场上跑断的腿,这才是川足最可爱的样子。
三分,归成都,热闹,归广安,这样一扯,不就平局了噻?至于输没输,我脚得,比起绿茵场上的认真和场外的热闹,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大家说,对不?反正是,输球不输阵,官媒的热血,加上网友的“脚气”,都是绿茵场的烟火气。
关注“谢歌说事”,看热点新闻事件,给你不一样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