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经常往返双流机场接送家人朋友的成都市民,刚看到通知说11月7日起机场停车场免费停车时长要从30分钟缩到15分钟,心里确实有点着急,想说说咱们普通市民的实际难处,也提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首先想问问缩短时长的核心考量是什么?之前2016年把免费时长从15分钟延到30分钟,就是为了解决“最严交规”实施后接机不便的问题,这几年大家都觉得30分钟刚够用——尤其是接老人小孩或带大件行李时,从航班落地到出航站楼得花十来分钟,再走到停车场找车,时间卡得刚好。现在突然缩回去,真担心会重现当年的尴尬:上次接我妈,她腿脚慢,出航站楼花了18分钟,要是按新规定,找到车刚要走就超时了,这4块钱看似不多,但总觉得有点“被赶”的感觉,而且对不熟悉流程的外地旅客更不友好。
其次想反映几个实际场景的不便。一是接机的“时间差”问题,航班经常有延误,提前到停车场等吧,15分钟根本不够耗,晚点到又怕家人在出口等太久;二是特殊旅客的需求,带婴儿车、轮椅或者多件行李的旅客,光搬东西就得花不少时间,15分钟很可能不够用;三是网约车的尴尬,现在出发层不让空车进,网约车只能去停车场接人,乘客找车加上上下行李,15分钟很容易超时,最后这笔费用说不定还是乘客买单,反而增加了出行成本。
对比其他地方的做法,咱们这个调整确实显得不够便民。之前就有市民说,北京、上海的机场不仅免费停车时间更长,还有专门的接机通道,就算同样是30分钟免费,人家的衔接设施更完善。双流机场虽然有地下通道和人行横道,但从航站楼到停车场的动线不算短,15分钟对很多人来说真的是“卡脖子”。
所以我想斗胆提几点建议:
1、恳请暂缓缩短免费时长,或采用“分时段差异化”政策——比如早晚高峰(7-9点、17-19点)保持30分钟免费,平峰时段再调整为15分钟,兼顾通行效率和便民需求。
2、若确实要缩短时长,能否配套优化衔接服务?比如在航站楼出口增设“行李搬运便民岗”,或者在停车场入口到航站楼之间加设电动摆渡车,帮旅客节省赶路时间。
3、透明化超时收费的“缓冲机制”,比如因航班延误、特殊旅客等客观原因超时的,能否通过机场APP提交证明申请减免费用?避免“一刀切”的收费。
4、尽快完善接机专用通道建设,像广州、哈尔滨等机场那样设专属接客车道,让接送客车辆不用都挤到停车场,从根源上缓解停车压力。
机场是成都的“门户”,交通管理既要讲效率,更要讲温度。之前延长免费时长、设休息区的便民举措大家都记在心里,真心希望这次调整能多听听咱们市民的实际感受,找到治堵和便民的平衡点。盼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