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人拟物比拟——教参指瑕一
说明 教参,教师教学用书,某种意义上它的作用堪比教材,因为教师会依样画葫芦。教参出错——教学出错——误人子弟。 笔者只是随机而指瑕,不多。如果如同对教材般逐一检查,可能疑似差错会多些——如果。 教参之纠偏,“路曼曼其修远兮”。
疑点 教参,2025年7月第3次印刷,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影子》:
《影子》是一首以生活现象为题材的儿歌,运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充满童真童趣,表达了作者对影子的喜爱之情。
教材,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影子》: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 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
浅析 疑点为疑似知识性等差错(差错处数1-差错个数2):教参似不当有二,一是拟人与比喻不当并提,二是不当缺失拟物之说。
一、拟人与比喻不当并提。 修辞手法中,比拟与比喻同一层次,可并提为比拟与比喻。但拟人与比喻不可并提,因为不同一层次——拟人较比喻低一层次。 比拟下分拟人、拟物,比喻下分明喻、暗喻、借喻。若“拟”要与“喻”并提,则可说拟人、明喻,或拟人、暗喻,或拟人、借喻;也可说拟物、明喻,或拟物、暗喻,或拟物、借喻。 如同实词、虚词可以并提,但不可把名词与动词、虚词并提,或实词与介词、助词并提等。这道理浅显。 拟人与比喻并提,既是知识性差错,也可说是语法性差错、逻辑性差错,不是吗?
二、不当缺失拟物之说。 若“影子常常跟着我”是说拟人,则下文就应把影子当作人来描写,如说影子像自己的哥姐弟妹跟着我,或说影子像同学某或邻居某跟着我,等等;若说拟物,则下文就应把影子当作彼物来描写——现在就是把影子当作小黑狗来描写的——下文“就像一条小黑狗”。 “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怎么就不是拟物?怎么还说是拟人? 教参这不当缺失拟物之说,还使得师生不懂得比拟还包括拟物而只知有拟人,也不懂得通过实例中分辨拟物、拟人——“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才是把影子当作人来描写的。 换言之,儿歌第一节拟物,以此物拟彼物;此物为影子,彼物为小黑狗。第二节拟人,以物拟人;物为影子,人为好朋友。或说是,第一节运用拟物手法(还有明喻手法),第二节才是运用拟人手法(还有暗喻手法):比拟并非只有拟人手法。 既有拟物,复有拟人,当应尽列为“运用拟物、拟人和明喻、暗喻的手法”,或概述为“运用比拟和比喻的手法”。 笔者曾网搜《影子》教案及其实录、反思,总篇数不下40。但凡其中谈及教材运用手法之一的,莫不说是拟人——真个是谬种流传了。
笔者于2021、2023、2024、2025学年提出疑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