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80|评论: 1

[麻辣新舆情] 贺林飞:将就与讲究之异变(杂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2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将就”二字,刻着老一辈的生存烙印;“讲究”之道,藏着新时代的养老智慧。前者是“饱暖即安”的敷衍,把晚年过成凑活的苟且;后者是“质效为先”的敬畏,让衰老活出体面的尊严。三亿老年群体的选择,从来不是个人小事——是养老观念的迭代,更是社会文明的试金石。
    “将就养老”的惯性,早有历史印记。《诗经·小雅》载“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可见古时百姓养老先求温饱,遑论品质;《论语》中“父母在,不远游”的孝道,也多聚焦赡养而非养护。农耕社会粮少医缺,老人依附家庭生存,饮食“能填肚子就好”,病痛“熬过去就是福”,这种以“存活”为目标的模式,渐渐固化成“老了不必讲究”的集体认知。可时代早变了,超市货架琳琅满目,社区医院触手可及,不少老人却还抱着旧观念不放:早餐咸菜配粥常年不换,体检单压箱底怕“查出事”,闷在家中拒绝社交,把“将就”过成了自我消耗。
    这种消耗的代价,从来都很沉重。数据摆着:我国60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病率超75%,近半数与饮食失衡直接相关;多少癌症患者确诊即是晚期,只因早年拒绝体检筛查。更隐蔽的伤害在精神上——久坐不动让肢体僵化,自我封闭让心智衰退,原本硬朗的老人,愣是在“将就”中熬成了步履蹒跚的“老态龙钟”。这不是自然衰老,是观念滞后酿成的被动衰老。
    科学养老的核心,恰是用“讲究”破局——这“讲究”本质就是科学养生与精准养老的具象化。它从不是铺张浪费,而是基于个体差异的精准施策:高血糖老人把白粥换成杂粮饭控升糖,高血压患者少盐少辣稳血压,骨质疏松者加喝牛奶补钙质,这是饮食上的精准适配;根据体能定制运动计划,关节不好选游泳而非登山,心肺较弱练八段锦而非快跑,这是运动上的科学考量。更要精准对接身心需求:独居老人装智能监测设备防意外,失能老人用辅助器具提自主,空巢老人靠社区互助解孤独,家里装扶手、浴室铺防滑垫,这些细碎的“讲究”,拼起来就是有品质的晚年。摒弃“保健品治百病”的愚昧,拒绝“老了就该静养”的误区,用精准适配替代盲目将就,“老态龙钟”本就不是晚年的必然。
   从“将就”到“讲究”,从来不是个人的单打独斗。国家的养老战略早已铺展:社区食堂解决吃饭难题,家庭医生上门监测健康,适老化改造走进千家万户;短视频里的营养师讲搭配,老年大学里的课程拓眼界,多元力量正在织就一张“讲究养老”的保障网。但这张网的落地,终究要靠每个老人的观念转变——把“凑活过”换成“好好活”,把“怕麻烦”变成“懂科学”。
    晚年的价值,从不在年龄数字的增减,而在生活品质的高低。当“讲究”取代“将就”,当科学替代愚昧,三亿老人的晚年必将少些病痛的折磨,多些舒心的笑容。这,才是健康养老、精准养老最朴素也最珍贵的模样。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5-11-12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1928年武汉国际培训部2000名学员水太深,有资历很老很老的老党员。但这帮学生成就非凡。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