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69|评论: 1

[麻辣新舆情] 各种证明可定制 网络假证产业链曝光引发公众担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25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湖北随州男子20万元娶的新娘是诈骗惯犯”一事引发广泛关注。让舆论震惊的是,案件背后还存在一条完整存在、成熟运作的网络假证黑色产业链。它能提供从出生证明到死亡证明的全套虚假文件,几乎覆盖人生所有关键节点。

  不少网民在评论区留言,“骗感情也就算了,还骗婚骗钱骗父母,这简直是毁了别人的人生。”“结婚前应该做好资产五件套:身份证核验、婚姻状态查询、医院验证、银行账户真实性验证、背景调查。”“网络假证不管住,一件件社会悲剧还会继续发生。”“制假卖假的是帮凶,不封杀早晚出大事!”

  媒体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发现,虚假的怀孕B超单、引产手术单,以及出生证明、数额百万的银行存单,甚至本人的病危通知书、死亡证明也有售卖,800元就可买到本人的精神诊断报告和死亡证明。一些店铺甚至声称可以做到“医院有的我们都有”,有的还提供所谓可查询的网站,让假证件看起来更加“专业”。实测发现,定制的“大学毕业证书”上,右下角附有一行所谓“官网”的查询网址,在该网站上输入证书编号,即可以显示出认证信息。

  为了逃避监管和追责,不少卖家在展示页面里,不会直接提“办证”,但会用“可查”“你懂的”之类关键词代替。在咨询内容时,客服会提示“勿发敏感词”,并引导用户添加其他聊天软件好友来沟通所谓的业务。业内人士表示,这些证件外观高度仿真,一般人难以识别,而一旦用于办事流程,可能造成极大现实危害。律师则提醒,制作或贩卖出生证明、银行票证等属于刑法明确规定的犯罪行为,最高可判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购买假证件用于诈骗,同样应依法追责。

  分析认为,假证市场之所以长期存在,与供需双方的现实驱动密切相关。一方面,有人希望借助虚假材料逃避法规、谋取利益;另一方面,技术门槛降低、网络传播便利,让制假售假更隐蔽、更高效。此外,部分平台审核机制仍存在漏洞,使违法行为有可乘之机,监管链条尚未形成合力。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满意(0)
不满意(0)

发表于 2025-11-25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监管总是慢几步。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