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浪某博客:
《船山詩草》三卷二集六卷,清張問陶撰。日本嘉永三年(1850) 浪華書肆河內屋喜兵衛等刻本。一冊。半頁十行二十字,左右雙邊,白口,單魚尾。書口上刻「船山詩草」。題「遂寧張問陶仲冶」。前有嘉永元年(1848) 筱崎弼序。二集前有嘉永二年(1849) 廣瀨建序。
張問陶,字仲冶,號船山,四川遂寧人。以遂寧城西有船山,故號船山,又號老船。又因狀似猿,號蜀山老猿。乾隆二十九年進士,由檢討累官萊州知府以病辭僑居吳門留虎丘養病自號藥庵退守,顏所居曰「樂天天隨鄰屋」。
問陶詩名滿天下,沉鬱空靈,為清代蜀中詩人之冠。自謂「我詩有生氣,譬應變將略詎出經史,縱有乖文體,亦能自迴出。」據《船山詩鈔》序,問陶自十五嵗乾隆四十三年始,至四十歲嘉慶八年止,二十六年間共得詩三千五百五十二首,删存一千七百四十六首。此《詩草》之詩,為其部分,計卷一戊丁集(戊戌至丁未) ,九十四首;卷二戊己集(戊申至己酉) ,一百零六首;卷三出山小草(己酉),一百十一首。二集卷一松筠集(庚戌至辛亥) ,八十四首;卷二乞假還山集上(辛亥) ,五十八首;卷三乞假還山集上(辛亥至壬子) ,六十六首;卷四扁舟集(壬子至癸丑) ,九十一首;卷五驘車集(癸丑) ,五十二首;卷六(癸丑) ,七十九首。始乾隆四十三年,止乾隆五十八年,合共七百四十一首。
筱崎弼序云:「詩有大家,有名家,學詩者宜師名家。何也?名家以詩為業,苦心刻意,屬對必巧,篇章首尾必齊整,故學者有蹊徑之可尋也。大家則大率昌黎所謂餘事作詩人者,學問該博,經史滿腹。詩乃議論文章之溢而發於韻語也,故其豪壯雄偉,雖變化無窮,而讀者有高嶽斷崖,可望而不可攀之嘆矣。若西河、竹垞、隨園、甌北,不其然乎?頃者,或人携舶來《張船山詩集》,問余曰:是集慘(改口旁) 稱於世焉,欲翻刻而行之,何如?余攬而閱之,則字琢句鍊,諸體備具,無一章一解之或不調,不用僻典,衒人耳目,乃所謂名人之可師而學者也。余嘗謂大家之詩,猶鯨肉,味非不美,而時有筋骸之難齒决者,然其膏其骨,亦皆為世用,不獨以完稱焉。名家則河之鯉,九罭之鱒,天下莫不稱其美而嗜之。船山之詩,或人之欲刻也宜矣。乃為序授之。曰:刻成,則請致數部。」
廣瀨建序云:「予有眼疾,不多讀書,及得詩句,或與古人暗合,率清人也,元明以上則尠矣。蓋我之與清時代相接,人情亦近,故發於言者,不期然而然也。夫詩道盛於唐,後世雖有作者,不能勝而上之,此猶百世不毁之祖廟也,過此而往,次第祧之,清詩猶禰也。清詩新於立意,巧於用事,讀之使人生趣,向故今人學詩,以唐為堂奥,清為楷梯,宋也、元也、明也,旁及而節取之則庶幾矣。浪華書肆北墨香將刻張船山詩而求題言,船山顯於乾隆、嘉慶之際,較其年齒,於我輩不過一二十年之差。予固兄事之後生年少,乃將父之祖之要皆得所攀援矣。善哉!」
張問陶詩有《船山詩鈔》計二十卷,清嘉慶二十年刻本。其稿本,今存《張船山詩稿》一卷(藏四川省圖書館) 、《京朝集》三卷(藏上海圖書館 ,有清陳用光、吳嵩梁评) 。按,黄丕烈《士礼居叢書》二十種中收有《船山詩選》六卷。
此本原有七冊,今合訂成一冊。版權頁刻「浪華筱崎長平校點。嘉永三年庚戌春發兑。浪華書肆:河內屋喜兵衛藤屋善七、河內屋茂兵衛、伊丹屋善兵衛藤屋禹三郎。江都書房:須原屋茂兵衛、山城屋佐兵衛」。
嘉永三年,為中國道光三十年。此嘉永本,國內遼寧省圖書館也有入藏。又日本又有《張船山詩草》二十卷,為嘉永元年(1848) 積玉圃墨香居刻本,國內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入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