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426|评论: 13

北师大教授:40岁时没4000万别说是我的学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6 09:09 | |阅读模式
“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4月4日,北师大教授董藩发微博称,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此言一出,立刻在微博上引起巨大争议。  教授要求 学生40岁有4000万
  在这条发于4月4日16时34分的微博中,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教授对研究生提出要求:40岁时达到4000万身家,否则“不要来见我”。
  董藩称,“培养其财富意识是我工作内容之一,当然前提是合理合法致富。自己富了意味着创造了很多GDP、税收、就业岗位,社会贡献大,也帮助了低收入者,并避免自己、家属及亲属成为社会负担。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
  网民热议 能用钱衡量学生吗?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巨大争议。多数网民对此持批评态度,认为教师不应用金钱来衡量学生。部分网民则认为这是一种激励。
  “一分之一百七”问董藩:“道德意识是你的工作内容之一吗?”“bricezhang”则认为,“这种激励导向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悲哀。”
  也有网民很认同董藩,“等待爱情的死人”评论说:“虽然残酷,确是真理。高学历是为何用?制造财富,为家人谋幸福。”而“chaney”更是反问大家:“激励人们创造财富有什么过错?”
  微博激辩 地产名人表示理解
  面对网民的大量意见,董藩昨日在微博上共发表了47条回复,进一步表达了观点。
  面对“胡吹乱弹”写来的讽刺打油诗,董藩还用打油诗回复,称“本是励志一句话,何必暴跳伤心肝”。
  任志强等地产界知名人士多表示理解。任志强认为董藩的话是老师的“一种希望”。
  而北京大学的黄益平、中国传媒大学的初广志等教授则表示反对。黄益平说:“非常不赞成。难道财富是评价成功的唯一标准么?”曾任华东师大教授的上海浦东新区副区长张恩迪则说:“当看到董先生这段微博,方知不同的导师有如此不同的价值观。”
  从昨日中午起,董藩暂未更新微博。下午,记者通过微博联系董藩,截至发稿时未获回应。 早报记者肖莹佩
  微博交锋
  董藩舌战网民:你父亲其实很希望你发财
  @吴喜高:“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大学你还要上吗!
  @董藩:不上大学更是失败。
  @卜颖飞:还好不是我父亲这么说!
  @董藩:你父亲其实很希望你发财。
  @狡兔2032:人生如果只为钱,不需要读书。
  @董藩:错了,财富榜上已经没有农民了。
  @境随心变2053490893:能当上你的学生却达不到你的要求。你觉得是老师的耻辱还是学生的耻辱?
  @董藩:都是耻辱。
  @哈蕾微仙:大叔啊,我觉得您学生过得幸福快乐就可以了。
  @董藩:大侄女啊,没有钱会幸福吗?
  E线短评
  师道本无价一标价就掉价
  董教授此言很真实,也很刺眼。细品此话,“传道授业解惑”之师道有些变味了。
  “4000万”之所以触动公众神经,是因为董教授以一名教师的身份,说出了一句市侩的豪语。在无数研究生愁于就业、无数毕业生苦于生计的今天,此言不犯众怒才怪。
  追求财富是应该的,但只用财产来衡量人却要挨骂。学生钱挣得不够多,就被老师否定,这放在任何年代都是反面教材。不是穷人仇富,而是大家见不惯有人嫌贫。
  启功先生为北师大题写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相信董教授知道。天安门广场上竖起的孔子青铜雕像,相信董教授也见过。道德的血液如果能从教师身上更多地流到学生身上,我们的明天就会更有希望。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09:09 |
4898050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09:10 |
有几个是在40岁通过创业挣到4000万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09:11 |
先弄个县长县委书记。。。别说4000万,40个亿都不是问题。。。

发表于 2011-4-6 11:28 |
{:2_26:}

发表于 2011-4-6 11:35 |
认同高学历仍然贫穷是一种悲哀的观点。。。支持董先生

发表于 2011-4-6 15:28 |
应该说,40岁了,没有为社会贡献4000万,不要去见他!才对嘛
  这教授 ,感觉像个秃驴

发表于 2011-4-6 15:44 |
希望不是因为贪奸得到4000万。

发表于 2011-4-6 16:57 |
只要弄个9品当当,这个不是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09:33 |
董教授的市侩豪语

观点1

  “4000万”之所以触动公众神经,是因为董教授以一名教师的身份,说出了一句市侩的豪语。


  40岁,4000万身价,北师大教授对自己学生的“警告”让人看了略感不适,但也不无道理。他说:“培养其财富意识是我工作内容之一,当然前提是合理合法致富。自己富了意味着创造了很多GDP、税收、就业岗位,社会贡献大,也帮助了低收入者,并避免自己、家属及亲属成为社会负担。”董教授的言外之意就是,学生要想成功就必须下海经商,除此之外就别无选择。


  但是,这是不是在把学生人生道路单一化、强制化,好像“只有财富意味着奋斗意识和汗水,贫穷就只能意味着无能、懒惰、耻辱和失败。”在这种“非此即彼”的“强权”语境下,“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大路”只剩下一条,那就是下海经商、赚大钱,然后一二十年后学生提着花花绿绿的钞票来到老师这里“交作业”。


  此时,下海经商赚大钱成了“老师布置给学生的家庭作业”,得满分的标准就是40岁4000万,你的人生道路选择只有这一种,不然你的作业就“不及格”,你就是失败的。所以,我说40岁4000万是对学生个体意志的“强奸”。


  当然,我们都会相信董教授的学生不可能都去下海做生意,一定会在社会各种岗位上去为社会创造价值。打个比方,按照教授要求的40岁4000万,做公务员的是不是就得去贪污受贿?不然,即使再努力奋斗,做成高官,财富也不会出现“爆炸性”增长;做老师的是不是整天就得忙着巴结领导,拉项目,然后赚够4000万,不然专心做学术搞研究的老师,是不可能完成“家庭作业”的。


  严师之下未必出高徒,也可能是“恶徒”。


  因此,金钱不是检验学生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学生有权利自己选择想走的人生道路,平平淡淡未必不是真。同样,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的道路很多,何必把目光仅仅锁定在“钱眼”里呢,更不能强制学生完成近乎“苛求”的“家庭作业”。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09:34 |
  观点1+ 1

  北师大教授董藩近日发微博称,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并对研究生提出要求,“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的学生。”对此,有网民持批评态度,认为教师不应用金钱来衡量学生,也有网民则认为这是一种激励。


  ——据《天府早报》


  董藩,青年经济学家、房地产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26岁硕士毕业后直接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成为当时全国社会科学领域最年轻的副教授。32岁时晋升教授。


  董藩是中国学术界最受争议的经济学家之一,曾被誉为“国策高参”、“学术界的彭德怀”、“影响中国发展进程的四位中青年经济学家”之一、“给房地产市场算命最准的人”、“中国房地产舆论领袖”、“中国房地产四大名嘴”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09:34 |
观点+ 1

  北师大教授董藩发此番言论,是不是在倡导拜金主义呢?笔者认为,不是。


  改造自然,发展经济,造福社会,无疑需要人们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就是财富。高学历者,应该在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也顺理成章地使自己变得富有起来,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所谓“40岁4000万”,并不是一个绝对值,而是一种美好的希望而已。


  正如董藩所说,“自己富了意味着创造了很多GDP、税收、就业岗位,社会贡献大,也帮助了低收入者,并避免自己、家属及亲属成为社会负担。”董藩作为北师大教授,基于这种认识,向学生提出“40岁4000万”的要求,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也不能将其等同于拜金主义。合理合法致富,与拜金主义风马牛不相及。至于董藩所说“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应该说是特指掌握了知识的高学历者,理应实现“合理合法致富”,其中更多的意味是励志。


  不得不指出的是,董藩所说“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是一个残缺的真理。这是因为,社会上总是有相当数量的高学历者并不富有,比如,作为教书育人的董藩教授,我们可以开玩笑地说,他40岁应该有4个亿的身价,恐怕他是否有4000万的身价,也需打一个问号。高学历者是否成为成功人士,个人财富的多少并不是唯一标准。但这绝不能成为否定董藩对学生提出“40岁4000万”要求中的合理成分,更不能将其说成是提倡拜金主义。 “本是励志一句话,何必暴跳伤心肝”,董藩对争议的回应,也是希望对“残缺真理”抱以宽容态度。世上没有绝对的真理。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09:35 |
势利病

  以此类推,恐怕行政管理专业的导师,就可以要求自己的学生,40岁不混上个厅局级就别来见自己。这话折射出当代高等教育普遍的势利病。“师范”之不存也久矣。——郭宇宽


  


  拜金教授


  美国《世界日报》曾做过一项民调,结果显示,在全世界23个国家中,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的民众最相信“金钱万能”。其中80%的受访网民承认中国是第一“拜金主义”国家。今天出现“拜金教授”,有什么好奇怪的呀? ——韦彩卉


  


  增加困惑


  40岁4000万,这话增加社会困惑:一是拿金钱与财富论高低,过于刻意追求会膨胀了功利之心;二是搞不好会陷入旁门左道,不讲贡献只讲索取,不择手段去摘取4000万的诱惑。——金子山


  


  我支持


  我没有4000万,但是我知道,现在的社会就是以金钱来衡量一个人或者团体,甚至一个国家。没钱,应该反省,别宅在家里抱个电脑JJZZ没完。要活得像个爷们!我支持教授对学生的期待。——刘2


  


  反面教材


  在无数研究生愁于就业、无数毕业生苦于生计的今天,此言不犯众怒才怪。学生钱挣得不够多,就被老师否定,这放在任何年代都是反面教材。——张宇

发表于 2011-4-8 19:44 |
nbmjh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