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明送两位盲人朋友去上班。 准时到车站等候盲人朋友坐车到来。 将盲人朋友迎下公交车。 步行一公里,将盲人朋友送到上班地点。
一个过往车辆穿梭不息的交通路口,一处人车混杂盲道破损的桥洞,一条常被小商贩“盘踞”卖大葱、油条的胡同,一段头顶着宛平城沧桑的青石板路……7年时光,累计数千里的路途,印满他们的足迹,张广明和三位盲人。
初冬的北京,天刚微亮,丰台区宛平城社区的张广明又准时出现在抗战雕塑园公交车站,一如7年间的每个清晨和黄昏一样。
10年前,北京电梯厂职工张广明退休。
7年前,送孙女上学的他遇到了一位在十字路口中间、手拿盲杖左探右探、准备到盲人出版社上班的盲人任师傅。
“你一个人太不方便了,以后我每天接送你上下班吧!”
看似一句客套话,却成了张广明和任师傅之间的约定。这一句话,寥寥十几字,张广明坚守了7年,他成了任师傅的眼睛。
此后几年,任师傅的两位盲人同事周爱华和陈茜也结识了张广明。周爱华家远,路程长,公交车经常堵车晚点,而且周爱华下车的站点在马路对面,张广明担心一早上顾不过来,还动员老伴儿来帮忙。
就这样,这个接送盲人上下班的二人约定扩大成五人之间无言的默契。
此后的每一个日子,狂风、细雨、大雪、浓雾,无论是三九天抑或是桑拿天,每天早上7点、下午4点,张广明都会出现在公交车站。早上在到站的公交车上寻找任师傅、小周、陈茜的身影,扶他们下车陪同他们走一公里到盲文出版社,傍晚把他们送上回家的公交车。
接送的时间久了,宛平城很多人都知道了张广明,有人跟他开玩笑说:“您接送盲人是包月还是包年,给您多少钱?”张广明笑呵呵地说:“我们签的可是无期限合同。”
任师傅说,认识了张广明,再没有因为马路上盲道被占、井盖没盖而磕破膝盖或撞青额头。
陈茜说,认识了张广明,再也不用担心为一段一公里的路程要走半个多小时而提前出家门。
周爱华自从认识了张广明,也常常受到其他盲人的羡慕,她的高跟鞋与地面接触发出清脆的声响,爱美的她成了周围盲人朋友中唯一敢穿着高跟鞋上下班的女性。
一早接到陈茜,张广明在一趟趟进站的公交车上寻找任师傅。这是他和任师傅的约定,为了能一眼就看到,任师傅每天乘公交时都会站在下车门口处最显眼的位置。
接过任师傅手里的盲杖,将他的手搭在自己胳膊上,又拉起陈茜的手搭在任师傅另一边的胳膊上。
三个人,一横排;三个人,一双眼。一路分享着各自家里小孩或叛逆或听话的“育儿经”,一路穿梭在早高峰人车交织的柏油路,一直到穿过宛平城青灰色的城门洞,进入盲文出版社大院。
送完任师傅和陈茜,张广明返回与老伴儿会合。冬天清早的暖阳,如同一个大大的蛋黄,跳跃在已落尽树叶的枝丫上,升起到刚巧越过东边儿6层老楼楼顶的位置,照在人身上,镀着层淡淡的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