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广大天文爱好者的节日,因为他们将有幸目睹一次天文奇观---月全食。
挨到晚上10时许,我来到达州市通川区中心广场这一开阔地观看月全食。这里,已经聚集了几十人。两台高倍望远镜架在舞台上,免费让爱好者观看。正在眺望天空时,发现了一个身穿兰色羽绒服的年轻小伙子手拿话筒在那里自说自话。凭借自己的经验,知道是达州市电视台正在采拍中。随后,我俯身看了看小伙子手里的话筒上的台标,果然不出所料。
“陈登权怎么没来?”
负责拍摄的矮个记者望了我一看。小声回答:“他有事。”
“甩几个镜头给群众嘛。采访一下天文爱好者嘛。”我的建议被两记者不屑一顾。
两位记者先后就同一情景,同一台词拍摄了几次。然后,我看见他们冷冷地离开中心广场,从没与任何群众进行互动。
从今天晚上该台的拍摄全程来看,我只写出个人感受:
首先,这是一次失败的拍摄经历。为什么呢?第一,台词不好,非常缺水平。具体请看该台的直播。
其次,记者的口才不好。短短的几句话,他反复折腾了多次。不仅表情不自然,中途还有磕巴现象。本来现场只有仅仅几十名群众在观看此天文奇观,他非要说很多群众。有必要制造虚假气氛吗?这不是很好的天文普及场所与机会吗?
达州天文爱好者少,电视台更要借此机会广而告之,大力宣传科普知识。最要命的是,一次天文奇观,该台为什么要远离群众这一绝佳的背景呢?难道该台拍摄的月全食节目是给嫦娥看的吗?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三贴近”的新闻采访原则被达州市电视台抛弃。他们走后,三位来自达一中的初三男学生愤愤不平地说:“拍摄的节目好差劲!”“没采访这些爱好者,都没采访我。”
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达州市电视台录制的节目越来越难看的原因了:脱离生活,脱离群众,脱离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