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山取火 女色勾引 成都警方提醒注意20招扒窃之术
【 http://www.newssc.org】 【 2011-12-13 15:49 】 【来源: 四川新闻网 】
防扒提示
一、20招扒窃之术
20招防扒攻略 1.无论什么情况下,尽量不要往人堆里扎。
2.挤车时对靠近身边的陌生人加以提防,脖子扭来扭去地假装无意识地看身边情况。
3.在车经常扭转身体,就算车子挤得不能动,原地转动几下也好的,这样会比较容易发现谁企图行窃。
4.在公交车上,如果被迫挤在一起,要一只手抓扶手,另一只手搭在包上面。人多到水泄不通的话就别抓扶手了,两只手抱好自己的包,跟着人群晃,反正挤到那个程度想摔倒都难。
5.在公共场合,不管走路、逛街还是坐车,双肩包绝对不要背在背后;拎包和单肩包也不要放在身侧,抱到胸口来。
6.上车、逛街前把财物集中放在一起,尽量不出现裤子口袋有钱包、胸部挂手机、包里放数码相机等情况。
7.把手机拿在手上,或者放在包里不容易找到的角落。
8.坐在车上不要打盹,注意旁边的人是不是老实。
9.当你在公交车或者餐馆里站着的时候,要注意包的高度,不要让坐的人有伸手的便利。
10.挤车的时候最好不要听电话,坐车也不要发短消息,以防顾此失彼。
11.男同志喜欢把钱包放在屁股上的牛仔裤袋里,记牢横过来放,这样不容易滑出来。
12.竖起耳朵听听公交司机嚷什么,他就算不敢告诉你谁是小偷,心里也有数,叫大家“注意安全”、“请注意你的随身财物”就是说明贼已经在车上了。
13.在小店里试衣服的时候一定要看住自己的包和手机,带着它进出更衣室,不能让它们离开自己的视线。
14.在小店里用餐,最好不要把自己的衣服和包放在你的座位背后,视线能看到的地方更安全。
15.逛街切忌听音乐,因为周边声音嘈杂,你不得不开很大音量,这样就容易成为扒手的目标。
16.小偷团伙作案时,如果你周围的人很冷漠,你可能就沦为一个人,被围“攻”的一定是你。
17.小偷绝对长得不像小偷,面目普通是最大的保护色。做贼的,男女老少有,美女帅哥有,恐龙青蛙也有;正常人有,残疾人也有;未成年人有,老头也有。
18.大部分小偷还是有标志的:手上拿着报纸啊,雨伞啊,毛巾啊——障眼法的道具,有的手指间还夹着刀片。19.下车前后第一件事是暗暗摸一下自己的贵重物品是不是一样不少,有情况就大叫,务必快速反应。发觉东西被偷了,要马上看公交车车身的编号和此刻时间,便于警方调取监控。
20.如果有人被偷而不是你被偷了,请大家理解。公交车的话,直接车子开到附近的站头关着门,等警察来。反对停车、闹得最凶的不是贼也可能是贼的同伙。
通常是三五个人上车,由女同伙挤到男乘客旁,搔首弄姿,故意用胸部等身体敏感部位去碰男乘客身体,分散其注意力,其他同伙趁乘客心猿意马之际下手扒窃。倘若乘客发觉,女同伙便乘机诬陷对方耍流氓,其他同伙乘乱下手,或下手后乘乱迅速转移赃物,或逃离现场。
——镊子功。这是扒手多年来的“保留节目”,他们扒窃讲究技术,配合医用镊子扒窃起来“得心应手”。为了能够施展“镊子功”,他们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因此大多在乘客上车之际扒窃,或在车上人较少时下手。他们所用的医用镊子有长有短,短的十多厘米,长的二三十厘米。
——博取同情。一些扒手不分男女,大多抱着一两岁幼童作掩护,在公交车站和公交车上挤来挤去作案,一旦得手,就将赃款赃物塞进小孩衣服里。如果被发现,他们就动用手中“法宝”,使劲拧小孩的屁股,利用小孩的哭声掩护撤退。
——障眼法。扒手为了扒到财物,往往想尽方法进行掩护,常见的是“起鸡翼”:一只手抓着车顶吊环,手臂弯曲起来挡住乘客视线,另一只手悄悄扒窃。此外,用报纸、雨伞、旅行袋和塑料袋挡住乘客视线,也是在用“障眼法”。
——刀片割。一些扒手喜欢用这种省力的方法,用小面额钞票包着刀片,或直接将小块刀片含在口中,专割乘客的提包、衣袋和裤袋,将里面的财物盗走,有时还伤及乘客的身体。
——隔山取火。扒手穿着西装或夹克衫,手揣在衣袋里,但衣袋是穿底的,手可以从衣服里伸出来神不知鬼不觉扒窃。
——苏琴背剑。扒手与乘客背靠背,将手反伸到后面扒男乘客装在后裤袋的钱包,或拉开乘客提包的拉链掏走财物。
——飞象过河。扒手坐在乘客座位后面,趁乘客不注意,从椅背的空隙伸手过去,掏乘客裤袋的钱包,或干脆用刀片割开裤袋窃走钱包。
——燕子腿。扒手坐在乘客后排,放低身姿,伸长双腿,至前排座位下,将前排乘客放在车厢地板上的包裹、行李夹住,拖拽回自己脚下窃取财物。
——碰碰胡。扒窃分子借车辆急刹车、突然变道、突然加速之机,在车厢内故意与乘客发生“合理”身体碰撞,窃左碰右,窃右撞左,把受侵害人的注意力引开,趁被害人倾斜一瞬间,下手行窃。
——职场精英。一些职业扒手最常用。他们西装革履,浑身名牌,拿着公文包,一副白领打扮,以此迷惑乘客。这些扒手作案往往较讲“功夫”,看准了目标再下手。
——贼喊捉贼。一般情况下,扒手不轻易使用这招,风险太大,但如果在经过侦察后仍然无法探得乘客的财物时,会铤而走险。使用这招的多见于团伙作案,几名同伙将看来有“油水”的乘客盯上,另一名同伙在车厢内大声喊叫,“善意提醒”乘客:“有贼上车了,大家小心啊!”警惕性不高的人,往往会下意识的去护住放置财物的部位或行李,更有甚者还会拿出财物予以清点,看是否丢失,这样一来,乘客身上的财物数量、藏匿位置暴露无遗,其他同伙便寻机下手。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过去扒窃犯罪嫌疑人作案时,主要是靠身体碰撞、制造混乱。现在也出现“技巧”性,首先是由一人在上车投币时故意滑落硬币,俯身捡硬币等手段,延误其他乘客上车时间,或故意与司乘人员发生口角,或两名同伙故意在上下车门口发生纠纷,制造混乱,掩护其他犯罪嫌疑人趁乱作案。
——双簧。当公交车上人多时,扒手们先选目标,在看到有钱乘客下车时,两扒手同时往车门处挪挤,其中一个故意往目标身上弹烟灰,然后急着给目标拍打,转移注意力;或者故意踩上一脚,然后忙着道歉并擦拭皮鞋,另一个则及时下手。
——乾坤大挪移。采用这种方法作案的犯罪分子是用外表与被扒人一样的包调换被扒人的包。作案时扒窃分子把自己的提包与行李架上旅客的包先放在一起,在合适的时机(如车到站、旅客睡着等)拎走旅客的包。待旅客拿取东西或到站下车时,才会发现自己的包已被调换。由于被调的包外观基本一样,被盗旅客一般发现较晚。如果一旦被发现,案犯可以谎称拿错而蒙混过关。
——声东击西。扒手在车厢里假装寻找掉落物品,借机抱、摸女乘客的脚。在女乘客避让、注意力分散的时候,同伙伸出剪刀剪女乘客的金项链、金耳环。
——大鱼吃小鱼。扒手用事先准备好的大包,或是空的包装箱罩在乘客小包上,然后伸手进去,利用大包的掩护,神不知鬼不觉地窃取财物。
——免费“小电影”。男女两扒手假扮情侣,故意当着乘客的面,亲吻、爱抚等亲密动作,导致乘客“自觉”扭过头去,从而使自己的财物脱离有效监控,扒手乘机窃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