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558|评论: 27

[文学.历史] 古 城 的 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8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 城的 根(张一目)
引 言
    近年,都江堰市大兴土木,耗费巨资恢复重建的灌口古城,被列为建设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重中之重的项目。古城是个大工地,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牵动着各方人士的心。笔者一直对打造古城的主导思想“古城因堰而生,因堰而兴”的观点困惑不解。因而产生“何为古城”、“古城何往”等问题的思考,苦苦寻找古城的根之所在,古城有什么样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功能作用?今天恢复重建古城的意义在哪里?价值几何?未来古城的面貌,文化定位,精神指向是什么?魅力在哪里?怎样才能以最好的形式,展现古城的历史文化底蕴,发挥古城的最大作用?
    经多方查证,和各类人士探讨,发现古城的根(其实就是历史)和古蜀文明,江源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紧密相连。古城有着非同一般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旅游开发及未来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同时,也发现古城恢复重建中存在着对古城产生成长的历史认识不清,文化价值定位不准,功能设计和资源使用不当,发展方向不明等带根本性质的诸多问题。事关古城命运,小民坐卧不宁,受良心驱使,“忧国不谋身”,兹将一孔之见诉诸笔端,谨向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讨教,仅供城市管理者参考。
             古城的根不是都江堰
    水有源,树有根,世间万物都有来龙去脉,都有生成发展的肇始之根。都江堰市古城的根在哪里呢?就在都江堰水利工程。这样不费脑筋就作出回答的理由很简单, 因为在都江堰市流行着“古城因堰而生,因堰而兴”的观点。无论朝野上下,多深受这一观点所影响。
    诚然,都江堰历史悠久,始建于先秦或者更早时期,距今已有2260多年。奇勋伟业旷世无,滋润了千里沃野,开创了天府之国,有人甚至夸张地说灌溉了中国。然而,查阅历史,在都江堰建成之时并没有因此而派生出一个城市来。如像因水电工程诞生了三门峡市、葛洲坝市,因石油开采有了大庆市、克拉玛依市,以及由于边垦而有了石河子市一样,因工程事业的展开,导致一个城市由此诞生。
    其实,早在都江堰修建之前约三千年,这一带已经是远古蜀国的活动中心,有一条重要的古道由岷江上游逶迤而下,穿越今天的古城,在这三千年间的某个时候就有城市的雏形在古城的位置出现。虽然那时它的规模还小,但它可是从大禹治水、开明决玉垒山、到李冰修建都江堰,前后五千多年历史的见证!并且,它为都江堰的诞生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对都江堰的修建完善和岁修管理都首当其冲地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并引以为荣,先后用灌口镇”、“灌县”、“都江堰市”来冠名。近些年,都江堰的名气越来越大,进而成为了都江堰市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最为引人注目的亮点。对旅游的发展起了很好的带头和推动的作用,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可是,两千多年来,都江堰水利工程对古城的作用只是如同对待灌区内其它城市一样,履行着给水排水和水运的功能,却别无资源来滋养古城,没有能力担当起古城生成发展的诸多责任。都江堰对古城成长的经济需要不可能给予足够的支撑,从古至今,整个城里靠都江堰水利工程生活的人只占很少一部分。由此可见,从整体看古城并不是“因堰而生”,也不是“因堰而兴”。因此,都江堰水利工程并不是古城的根。
    古城有它自身的生命基质和社会功能,更有非同寻常的历史文化底蕴。尽管都江堰所衍生的文化影响确实增添了古城的光彩,但是,并不能由此而成为古城的根与本。而古城与古道的关联才更为紧要,更为密切,更为直接。
古城因古道而生
        史学界公认,自先秦以来即被称为“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五千年前少有人类活动的踪迹。远古时代的蜀祖先民生存繁衍于四川盆地西部岷山的崇山峻岭,到新石器中晚期距今五千年前后逐渐由高山“降丘宅土”,再进入盆地,从边缘向中心发展,创造了宝墩、芒城、三星堆、金沙等遗址所呈现的辉耀世界的古蜀文明。据《华阳国志》等蜀史典籍记载,最早的原始部族蚕丛氏开国于岷山中,活动于茂汶-带,到鱼凫氏一代下移到今都江堰市境内建国,然后扩展到温江建鱼凫城。虹口乡庙坝尚有鱼凫王庙的遗迹残留,青城山镇芒城遗址有距今4500年的历史。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远古蜀人的这一活动轨迹证明了今天古城所处位置的特殊意义。这里正好是山之南,水之北,山原与平畴交会之处,也是千里岷江由高山峡谷流入成都平原的要冲之地,是古人类进入成都平原时理想的聚居环境。因而,这里成了古蜀人走出山区进入平原的必经之路和落脚的第一站。也可称为进攻成都平原的桥头堡和躲避洪水的避难所。人类的活动创造了两个最为伟大的成果——道路和城市。往来交流和运输开劈了道路,聚居生活建造了城市。那个出现在山口路旁的第一个原始建筑绝非偶然,它是古蜀先民遵循沿江河劈路,逐水草而居的规律,所作出的必然选择。这条古道(后来被称为松茂古道)是原始蜀人大迁徙时由採撷、狩猎时代向种植农业时代发展的产物,可以说是古蜀道的鼻祖。按理推论它诞生的时间应在成都平原的所有建筑、所有文明出现之前。由此估量,古道的历史不低于五千年。在中国乃至全世界亦属稀罕。其资格完全可以申报“世界线路文化遗产”。不知什么时候因行走的需要在山脚道口的旁边出现了一两个建筑,谁知那些随意搭建的茅屋,乃是开天辟地的创举,成为古城最早的胚芽。从那一刻起古城在此扎下了最原始的根脉。
       四川交通志对古蜀道的记载:第一阶段为蜀族在岷江上游活动期,这条古道已经形成。第二阶段为蜀族进入平原后,历时千载逐步开劈了经剑阁出川的古蜀道——金牛道以及南面的西夷道。远自上古,古道已为人类寻找生存环境发挥作用,为大禹治理岷江给予支撑,《 尚书.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就发生在古城傍边。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蜀与中原地区的交往均多从都江堰古城沿岷江的山路上溯松潘,出黄胜关,下至陇西后,再东往中原。商代末,蜀族参加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孟津誓师、牧野会战,走的就是这条路线。战国时,传说李冰为修建都江堰,曾沿着古道考查岷江水情,到了松潘黄胜关。汉代,这条蜿蜒在岷江河谷的古道成了连接从长安通往西域的西北丝绸之路和从成都出发经云南、缅甸去印度的西南丝绸之路的通道,史称“岷江支道”、“西山道”、“西路”等。这一通道,在我国对外陆路交通史上和岷江上游经济开发所起的重要作用,著名学者李绍明、周伟洲及本市专家罗树凡等有专著论述。唐代,松潘为边关重镇, 兴起茶马互市,这条古道就更加繁忙起来,成了商旅通衢和政治军事要道,古城就是这条路上最大的驿站和各种交流活动中心。历经宋、元、明、清千年岁月沧桑, 古道在历史演进中不断完善,“三垴九坪十八关,一锣一鼓到松潘”,沿路的关、隘、堡、屯、墩、烽火台耸立,位于山脚路口的古城也随着兴旺发展起来。早在秦汉时期,灌口古城已是古道上重要的集镇。有人认为秦设湔氐道的位置,应在今天的古城。三国时于此设湔县,后改为都安县。五代设汶山县。西魏设灌口镇。唐初设镇静军,曾名盘龙县。前蜀改为灌州,辖青城、导江二县。宋设永康军,后为灌口寨。元又设灌州。明初,古城是灌县的县城,洪武初年,开始修墙筑城。到清康熙年间有了完整的城墙,四方的城门、城楼及衙署,灌口古城的完整形态大约于公元1670年前后告成。因此说,古城在经历了长达4000多年的孕育、成长过程中,其位置始终不变,发展持续不断,作用贡献不减,世所稀罕。
古城因物流而兴
    古城有相当长时期不仅是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兼有川西锁钥,蜀中屏障的防卫功能,更是平原西部的交通枢纽,四通八达的水陆码头和物资集散地。盆地中以茶为主的粮、盐、油、布、糖等货物从各地汇聚到古城,改换成骡马驮运等方式从松茂古道运往松潘,销往西部高原各县及甘肃、青海、宁夏等广大的地区,其扩散的面积相当于一个浙江省。又将这些地区出产的山货药材等从松茂古道运下来,堆积于古城,或经加工,销往全川及全国的十几个大城市。民间谚语“堆不满的松潘,搬不空的灌县”,由古城批发的西山药材全国驰名。古城的主要街道一家接一家的商号货栈、前堂后院货物堆积如山、旅馆客栈、餐厅饭馆、钱庄银行应运而生,餐厅、饭馆、邮局、铁匠铺、钉马掌的,编篾筐、背篓、茶包子的,各种买的卖的吃的喝的看的玩的应有尽有,古道上的人常感慨:“上回松潘作回难,下回灌县过回年”。几乎整个城市都在为来往于古道上的生意物流忙碌着,或者直接参与,或者间接服务。当时川西流行着一句俗语“弄烂就弄烂,弄烂到灌县”,说明这里商机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大。各路人马从四方八面涌流而来,在古城讨生活、谋发展、创家业、传宗接代。解放前夕古城已拥有四万多人口,外省市在都江堰市城乡设立了二十二个会馆,其中七个在古城,出现了外省人集中居住的陕西巷、贵州巷,回族集居于南街、西街,还修建了清真寺,懋功寺,并有藏、羌、蒙、维、彝、苗等十余个少数民族分散居于城乡各处,以及少许外国旅行者、传教士,溶汇着不同的文化脉流和风俗习惯。古城逢年过节更是热闹非凡,清明会、春台会,几十个庙会、赛会(招商会)、茸会以及石羊的川芎会、太平药会,届时张灯结彩,扎牌坊,搭戏台,请成都或邻县的戏班子、名角来唱连台戏。尤其以清明会、二王庙会、茸会久负盛名。物流畅达, 商贾云集,人气兴旺,贸易发展成就了古城昔日的繁荣,曾获“小成都”的美名。县志、交通志、商业志等多部典籍上都有诸如此类的记载。很多老灌县人众口一词地声称,他家祖祖辈辈都是靠着古道上的生意来养活一家老小,当年的一些情景还历历在目,古道和古城一直活在他们心里。
    上述史实足以说明,古城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特殊的地理条件(位于平原与山区的接合部)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需要相结合的产物。其发生和发展的整个历史表明了一个事实:古道催生了古城,物流繁荣了古城。
进而,要弄清楚,古城与它身边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两者相距数千年却碰巧作了相似的区位选择,因而成了比邻,相互之间有关联、有作用、有照应,古堰与古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千古同辉。但又各自具备独立完善的体系,各自都有比作用于对方更大的社会功能。它们彼此都不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更不是依赖对方而生存,试想谁少了对方照样成立,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和附属性质。因此,“古城因堰而生,因堰而兴”的观点不符合历史的真实,是对历史的误读和片面的理解。
    然而,种种原因,让这个错误的观点成了都江堰市打造古城的理念和主导思想,古城的作用被确定为都江堰旅游项目的辅助和补充,成为游客参观游览后解决休息(住宿)、吃、喝、玩、乐和购物的消费场所,就是一个商业服务区。这样的做法把古城大材小用,浪费了它自身所拥有的极为宝贵的得天独厚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严重贬低了古城的旅游价值,十分可惜!在这种思路指导下,古城出现了功能错位,规划布局失当,风貌形象单调,文化形态贫乏,历史遗存损坏,土地错用、资源流失等一系列重大的问题。古城的历史、个性、精神、品质,都被其附属品的性质所取代和掩埋,特有的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消失,没有灵魂的古城徒有虚名,势必平庸、单薄、空虚、乏味。
古 城 价 值
    古城有多古?它的历史不是2250年,而是5000年,这足以让世人震惊!世界上许许多多年代久远的古城被历史的长河淹没了,消失了,只剩下废墟、遗址让人缅怀。又有更多的城市在别的地方诞生,论其年龄都超不过两千年、三千年。唯有都江堰市的古道和古城五千年来位置不变,持续不断,一直存活到今天。中国因五千年历史文明而骄傲,都江堰市为何不为古道、古城有五千年高龄而自豪?更值得自豪的是其五千年来对古蜀文明从远古源头迁徙起,发展繁荣到今天所作出的震古烁今的贡献。而这些历史贡献正是其现实价值之所在。
    现在古城发生了历史性的大变革,5.12大地震结束了几千年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功能,一转身成为中国西部旅游目的地,游客集散中心。
    关于旅游,虽然世人各有所求,但总体的规律法则是一致的。旅游的定义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旅行,希望获得求新、求异、求美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满足。旅游业的发展分三个阶段:观光、休闲、体验。现在正由第一阶段观光旅游向第二阶段的休闲旅游发展,第三阶段的体验旅游已不期而至。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文化型、享受型的深度旅游,健身、寻根、考察、探奇、求知、了解风土人情,体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民俗文化、传统生活方式成为发展的趋势。这类旅游产品具有更为特别的魅力和持续发展的潜力。因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根本。
五千年的历史,奠定了古城坚实的历史人文根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备了别的地方都遥不可及的优势条件和独特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些都是今天开发利用的厚厚资本。有足够的条件把古城打造成一个独立的,具有新、奇、特、多样性,有持久魅力的旅游产品。成为又一张亮丽的名片,是和都江堰、青城山并列的旅游项目,组合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从城市经营的角度来看,凭借古城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潜在的历史文化丰厚资源,乘着都江堰开创的旅游发展的良好势头,完全可料定,未来古城的实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等各方面都可在全省或者更大范围内遥遥领先。应当前途无量,异常可观!因此,仅仅看到古城这块地的商业使用的经济价值是远远不够的,用来搞房地产开发赚钱,是一锤子买卖,是杀鸡取卵,将断送了古城。宝瓶商业街和龙池商住城就是前车之鉴。不珍惜历史文化的城市很可悲,命运多舛,前途暗淡;不懂历史文化是资源、资产,更能赚大钱的人,捧着金碗讨饭,很可怜!急功近利,盲目和误断将把古城推向深渊却浑然不知,遭踏了资源,毁了宝物还弹冠相庆,很可怕!我国当代哲学大家任继愈先生指出:“急功近利就是小农经济意识,与现代化是格格不入的。复古、狭隘、图近利、报复,个人的恩怨能记一辈子,这就是小农意识。”并针对现实,发出警世之论:“现在,中国正处于转型时刻,发展中面临各种问题不可避免地出现,社会呼吁学者在场和发出声音。学者应该出来说话,但是说话要慎重,必须坚守科学的态度。现代社会的进步,要靠群体认识的提高,群体认识的觉梧。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是,一个觉悟了的群体来推动社会。相反,群体的不觉悟就显得极其可怕了。”他很强调学者做人的良心,要爱国,要做“社会良知的坚守者”。
    缘于对古城的的深情挚爱,一些文化人士认为,那些历史文化是无论用多少钱也造不出来的。它是数千年岁月的积淀和世代先辈智慧的结晶,经过合理开发后转换成的创造出的经济价值更是无与伦比。“古城可资利用的可转化为旅游产品的文化资源较之古堰更加丰富,更易为游人体验感受。”四川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徐学书教授的两个“更”的论断表明,将古城打造成旅游精品已“万事具备”,前景必定可观!一旦梦想成真,到那时不仅是自身价值的实现,可比喻为挖开了一眼金钱的旺泉,源源不断,是何概念!而且,古城的超强核心引力带来的客源人气,将带动古城周边的第三产业增产,及整个城市的房地产增值。进而,充分发挥古城的核心引领作用与辐射带动功能,同全市的旅游景区、景点、休闲度假区片、宾馆、酒店、山庄、农家乐形成联网互动的整体,在相辅相成中相得益彰,实现各自目标的突破和效益的增长,共同努力开创出都江堰市旅游发展的新局面。这样古城所起的作用,所创造的价值该怎么来评估,又怎样来计算?
古 城 主
    早在原始时期,古城是蜀族从高山迁徙进入平原的第一站,这一带很长一段时间是古蜀国的活动中心,蚕丛鱼凫时代古蜀人在此建国筑城,后来一直为巴蜀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一如既往地发挥着桥梁支撑的重要作用,秦汉以后成为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和枢纽、国际贸易之城,唐宋以来成为“茶马互市” 始终点,繁华的水陆码头、物资集散地。古城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功能作用远远超过所辖地域的范围,还不知要大多少倍,为历史上的古蜀文明的辉煌到天府之国的繁荣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由此,古城以传承古蜀文明为使命,开拓创新为精神,博大包容的胸襟,默默奉献的品质,铸就了古城光照千秋的灵魂。古蜀文明又被称为“江源文明”。江源岷山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当代著名学者、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先生就认为:“都江堰市是江源文明的始源。”近百年,尤其是二十多年来巴蜀的考古发现,震撼了世界,改变着人们对上古文明的基本看法,将填补历史的空白和缺失,进一步可能改写中华民族的历史。因此,只要把握住面前稍纵即逝的机遇,将这些足以影响世界的资源加以珍惜、利用得好,建立起古城的核心价值体系,就会使全中国以及全世界探索古蜀文明的目光都聚焦在今天的古城。一方面是这些历史瑰宝自身价值所决定;另一方面,因为古城在古蜀文明发展的历史中一直起着中间枢纽作用,在古蜀文明演变过程中,处于高山和平原两个阶段之间过度地带的结点上,也由于古城所处的位置在四面八方多个古蜀遗址的中心,还由于古城就在江源文明的摇篮即岷江上游河谷阿坝州的大门口。
    旅游是古城的职责,文化是古城的灵魂。因此,古蜀文明既是大背景、大依靠,也是大主题、大角色。用这个观点来建设古城,从此,启开了走进古蜀文明的大门。这是古城当之无愧又责无旁贷的使命和责任。古城是以满足自身的需求和小范围游客的消费作为标准,还是建设一个国际品牌的旅游项目,以世界的目光来思量。是否能把全国、全球的专家、学者、华人、知识分子、青年学生、有文化自觉的旅游者对古蜀历史的神秘发现、人类文明探源的兴趣和向往作为努力的目标,将决定着古城的前途和命运。因为,他们代表着时代的潮流和未来,他们可以影响并带来更多的人群。
古 城 形 象
    而今,以古城为载体,来打造一个有特别价值的旅游精品,的确是功在当下,利及长远的伟业。建设一个品位独道、耐人寻味、叫人流连忘返,来了就不想走的古城,是都江堰市人的共同心愿。然而,要实现理想又谈何容易。因为,真正的古城已经消失殆尽,“黄鹤一去不复还”。即使费尽心力来恢复重建,也还原不了任何一个时候的从前,岂不枉然。时下,复古风盛行,仿古潮泛滥,盲目的趋同形成新的审美疲劳,令人反感。缺乏文化内涵,没有创新意识的模仿与复制,落入俗套的打造,如何对应人们越来越高的品质要求和洞穿真伪的目光。无奈的古城,身负重荷与沉疴,面对大量的现代建筑谁都犯难,对于过去的成绩有的必须抹去,有的只好妥协。大势所趋,只能当拆则拆,当建则建,势所必然;风貌改造迫不得已,设计师与能工巧匠一起努力,把败笔变成神奇,成绩亦然。
    但古城风貌不宜统一为民()()风格。条条街相同,全城一个样,单调乏味。与其它古城,古镇相似,“千城一面”被人厌弃。再则,也容易被误认为这是一座至多仅有二、三百年历史的年轻的古城。国内,现在一些地方新建的唐城、宋城、明城等其格调统一,自有道理。可是,任何一个有历史纵深感的城市,都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分区杂陈。有几千年的历史空间供思考,几个民族的建筑风格可选择,有雄厚的基础达到千姿百态的效果。而都江堰市古城正是需要富有不同历史特征、不同格调的建筑来体现古老而深厚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底蕴。古城的建筑格局当是多元并存。所以,风貌改造的建筑处理应当尽力而为地往这个方向努力。而古城形象的塑造更大的希望寄托于新规划的建筑群。
    新建筑切不可以又是民清风格,应当首先是现代建筑,其次是有历史文化的内涵,也可有民族建筑的元素和风味。尽力不雷同,越原始又现代越好。特别渴望有标志性、有时代意义的建筑出现,如同北京的鸟巢、上海的世博中国馆、博物馆之类天才的作品,来照亮古城,托起古城。每一个建筑都有个性,是一段历史的记忆,一个时代精神的象征,一种文化凝聚的结晶,一些审美理想的表达,各不相同的建筑构成了古城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特性,同时也需要十分考究的建筑小品,雕塑,园林景观,加以装点;还要特别注意融入古蜀不同时期的图腾艺术,营造出原始古朴的气氛,使其更加引人入胜。让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到了都江堰市穿过宽阔繁华的现代街区来到古城,如像进入了时空隧道,走进了历史,在感受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明的过程中,一步步从民清走向远古,脚踏着先辈的足迹去追寻遥远的过去,去领悟古蜀文明,去阅读华夏各民族演进的历史,了解人类成长发展的过程,观赏享受祖先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的文化成果,由此去认识社会、去思考人生。从而获得知识和启迪,以及思想、境界的升华。
    至于县衙、水利府等处,恢复重建已毫无意义,绝非明智之举。否则,将成为笑柄!正如全国政协委员、亚洲建筑学会理事长、世界华人建筑协会理事长、建筑师潘祖尧先生斥责的新造的假古董,有什么价值!是应当割去的痼疾。
古 城 文 化
    一个以悠久历史文化为品牌的旅游名城,不仅要有契合游客心理设置的服务配备,以满足旅游消费需求,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有这个城市独特魅力的展示,以独立于世界古城之林的气魄,建立起古城必具的核心价值体系,
    以弘扬古蜀文明为宗旨的古城,必须在核心区建立有一定规模的古蜀文化博物馆,首先对古蜀文明产生演变发展的历史作全面的展示,并将古城与古蜀文明的密切关系,所起的重要作用,创造的文明成果等一一展现,让游客对古蜀文明形成总体概念;同时,对古城的历史、贡献、特征、个性、精神、灵魂也一目了然,以此作为序馆。古蜀文化博物馆隆重展出的是以古蜀玉器为主的上古文化珍品,那一件件中国玉器史上的巅峰之作,堪称国宝。其惊世骇俗的形态、博大深邃的文化内涵和一千多个古玉文字里蕴藏着中华民族远古资讯的秘密,是古城魅力四射的能源,环宇瞩目的焦点,最具核心价值的镇城之宝。古城若是成了研究古蜀文明的中心,读懂了玉文化、破译了玉文字,将把五千年文明中的神话和传说变成信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空前巨大的贡献,其无量功德必定彪炳史册。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立下不朽的功勋。
    不仅如此,还需要在大街小巷适当的地方分门别类的设置多个方面的博物馆,或者专项展馆。以更为充实的内容,更加深入细致地充分展示古城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内涵。形成相对集中的博物馆群落,集体展示,相互映衬更有冲击力、感染力。如古陶瓷博物馆,石器石雕博物馆,木器木雕博物馆,铜器博物馆(古城的玉器、铜器编入了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竹器竹编竹雕博物馆,棕器藤器博物馆,乌木博物馆,骨雕、牙雕、根雕、奇石馆,民间编织刺绣(蜀绣、羌绣)博物馆,钱币馆,茶文化博物馆,道家养生馆,中药博物馆,洞经音乐表演厅(戏园子),广场戏台。井福街老邮电局宜作集邮收藏馆。在文庙公园设国学馆,国医馆,国画馆,国术馆,书院,
    棋艺馆较为合适。文庙街西街南街开设各种手工艺作坊,古玩具馆,文字数字游戏馆,古旧书籍馆。商业博物馆(度量衡、帐薄、票据、印信等陈列),商业会馆,宗族祠堂,名人故居(董寿平),老号行栈,骡马老店。再现瑞莲街的池、井福街的井。如果在城中修建一个大型剧场,演绎古代神话的传奇视听和昆仑仙宗的神密色彩,把当代的编导表演能力、声光电魔幻效果的震憾力发挥到极至,产生出超强的吸引力,定可为古城带来人气立下功劳。这些才是古城的精华与神髓,不可复制的魅力之所在,只有这些才能激发旅客浓厚的兴趣,让人信服,产生好感,令人感慨、惊叹,受到震撼,顿生崇拜和敬畏之情。这些饱含历史文化价值的器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和传递着来自远古的信息,张显着历史的光芒、祖先的智慧,传统文化的神韵,为观众拓展出一个庞大的神奇的未闻未见的赏玩思维追寻的空间,其中未被破释的谜团,将透发人们探索的本性,独动灵感,启发创造、打开发散性球形思维的窍门;有的可以导至新的发现发明和萌动各种类型文艺作品的产生和创新;有的博物可以派生出系列副产品,工艺品、纪念品,从而导致新的产业的诞生。静态的项目可观可赏;动态的可以参与把玩尝试体验;互动的项目还可以传授培训交流研究乃至提供服务。整个古城就是一个古蜀文明全方位、多层面、多角度的大场馆,川西地域几个民族历史、文化、艺术、生活习俗的博览区。以此满足了游客 新奇特多样性的需求,而被栓住了心,有别样的收获与观感而留连不舍。因看不尽,赏不够,学不完,悟不透,而乐不思归。
    今春,到浙江西塘旅游,有很多收获与感动,尤其是一个小小的古镇竞然就有十八个博物馆,旅游异常火爆。
古 城 空 间
    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成都市的目标,不惜花巨大投资拆掉城中的房子,建造了几十块绿地公园,对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舒适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全国的城市特色比较中独领风骚。都江堰市是成都市的后花园,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样板示范区,在打造古城时切不可反其道而行之,将难得虚出来的空地,用商铺宾馆把它塞得满满,搞成密集的商业区,这样古城魅力必定大减失色,价值严重贬低。古城需要大块空间留白,以调节节奏,建构市容如画美感。更应当还山归城,让森林与与城市这对不可多得的绝配鸾凤和鸣,不仅提高原住民幸福生活的质量,同时也使旅客在古城游览、休闲、度假的愉悦指数大增。迷人的景色、,宜居的环境才留得住人。
    都江堰水利博物馆宜建在都江堰景区停车场或原都江机械厂旧址,与都江堰景区紧密相联,成为一个整体,不仅为古城腾出空间,同时也使都江堰水文化的特色更突出,体系更完善,服务更完美。
古 城生 命
    西街、南街、文庙街等处旧民居建筑是建设古城首先要特别保护的重点。千万别小看了那些破破烂烂的歪房子,那是唯一幸存极为稀有的原生态古城文化遗存。是几千年文明传承到今天,不曾断代,也没消亡,仍然活着的生命。尤其是西街,它“因路而生”,为古蜀道上最重要的驿站,茶马古道的始发点也是终点,当之无愧的“古道第一街”。 是资格最老,活得尚好,最值得敬重的老寿星。它是古城文化中最有含金量的宝藏。,而今残缺的城垣上历经岁月风蚀的石礅和墙砖,街道上每块磨损的石板,店铺、院落里斑驳的柱枋,每扇朽蚀的门窗,都有讲不完的故事,饱含着历史的沧桑。这些承传千年信息的载体一旦毁坏消失就不可再生,如果处理不当,无异于自砸其宝,自毁其根。因此,只可维修加固,修旧如旧,不能推倒重建,需三思而后行。
    西街原有服务于商旅的骡马店和各种商铺外,最有名的是生产玉器的作坊,有时多达十数间,因而又叫“玉石街”。追溯古城琢玉的历史可能直至远古,与三星堆、金沙以及民间收藏的古蜀玉器密切相关。
古 道 重 生
    可称为天下第一古老的松茂古道,已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只待国务院审批。数千年来,古道都从西街进出于古城。自上世纪三十年代起,玉垒山大门成了松茂古道的主要路口。方圆数百米是古城中最宝贵的地段,原人民医院地块宜作古城古道文化等旅游项目的规划安排,
    可 设想为“茶马互市” 的场所 和古道博物馆。万不可出售,修建宾馆。
    松茂古道的历史作用和现在旅游开发的价值都可以同古城等量其观,并且二者始终紧密相连,相依相伴,如同树与根一样不可分离。古道将古城文化延展到城外,连接起河东河西的古瓷窑,芒城遗址、青城山、普照寺、灵岩寺等几十个文化旅游景点和休闲度假片区;引伸到禹王宫、二王庙、都江堰、白沙邮、马超坪、蚕崖关、虹口鱼凫王庙、龙池娘子岭,再往前去阿坝州的大禹故里,蚕丛重镇,茂县云盘山古文化遗址等处的江源文明发源地。岷江上游河谷的山光水色、历史古迹,民俗风情,神话传说,组成以江源文明为核心,以松茂古道为轴线的民族文化长廊,将成为新一轮崛起的旅游热线,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由此,需要古城与古道断根重连,重获新生,在旅游开发推广操作运行中,再一次共同担当起传承古蜀历史、弘扬古蜀文明的使命。古城再一次发挥其川西北旅游的中心、中间、枢纽,集散地的作用,成为走进古蜀历史的大本营,探源考察的第一站和出发点;成为学习、研究、探讨古蜀文明的大课堂、大展馆,感受体验古蜀民风,民俗生活的理想休闲度假区。
    “登山健身游”、“探奇寻根游”、“溯源问祖游”、是文化普遍提高的新一代向往的热门。“古道徒步游”将是驴友们的首选,一路上饱览沃看,一边走一边吟诵清末川西才子董湘琴的旷世名篇《松游小唱》:“第一程江山雄构,大江滚滚向东流。二王宫阙望中浮,好林峦,蔚然深秀,看不尽山外青山楼外楼。------”可以实际体味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千古绝唱《蜀道难》的境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开国何茫然……”领悟诗人浪漫主义情怀,扣问远古原蚕丛及鱼凫始先民的心思,追寻洪荒时代的奇闻,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不仅强健了体魄,还能获得精神上的高度享受。
蜀 祖祭 坛
    从远古时代起,岷江出山口两岸,玉垒山、离堆一带历来都是古蜀先民“敬天法祖”祭祀活动的中心,被称为“百京之首”(鱼嘴下出土的汉碑有此记载),“京”就是古人垒筑的祭坛,在此祭祀天地、感恩圣山圣水滋养万物、哺育苍生;平原中的古蜀人来此地祭送亡灵,让逝去的亲人魂归故里回到岷山。古时这里的江祠是祭祀江渎神的庙宇,被后代定为国祭之地,秦时改建于成都。二王庙原本是祭祀蜀王杜宇(望帝)和开明(丛帝)的祖庙,直到五代时才迁往郫县望丛祠;几千年岁月沧桑,风云变幻,没有削减蜀人对蚕丛王的崇拜,纵目人演化的二郎神(额中长一只竖眼),从古至今始终不移地立在灌口王庙(即二王庙)里。祖先崇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正是这种崇拜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同时也推动了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数典忘祖,为人不齿。同为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文明就有炎帝陵、黄帝陵等祭祀场地,长江文明至今尚缺祭奠江源文明的缔造者——古蜀国始祖的形制仪式。
    传承民俗,开创新篇。于此,建议在玉垒山脊,城中大道中轴线延伸的擂鼓坪上,修建一个祭祀蜀祖的祭坛。树立起古蜀文明精神崇拜的制高点。由此,古城成为天下人追根溯源古蜀文明的中心,成为朝拜神山圣水,祭祀蜀祖的胜地。天降大任于古城,是对古城的厚爱和特别的报赏,是古城最大的荣幸,也是古城最为神圣的责任。那样,灌口古城的旅游将空前火爆,其景象必定蔚为壮观,其前途不可限量!古城的价值即可得到真正实现。谁作了这一画龙点睛之笔,就点活了古城,也点活了岷山中的蜀源文明,一个弘扬古蜀文明的新世纪由此到来,一个旅游发展的新局面由此打开,古城将以崭新的英姿踏上新的征程。
    古城与都江堰、青城山三位一体,携手并肩,互为支撑,充分发挥都江堰的国际知明度,青城山中国本土宗教的影响力和古城悠远历史深厚文化的魅力,形成的旅游格局新篇章的强大吸引力和推动力,将启开都江堰市旅游发展的又一个新纪元,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战略发展和腾飞。
结 语
    但愿本文不被曲解和误会,不是要否定一切,又大拆大建。而是对古城的历史根据、现实作用、未来设想等方面,择其要点冒昧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自知水平有限,无非抛砖引玉,希望获得智者的指点。只为使古城的建设有观念上的突破,提升到应有的层面,树立一个更有价值的核心理念、设立更有前景的目标,去创造古城更加灿烂的明天。建设的步伐,当调则调、当变则变,亦是理所当然。事不宜迟,当机立断。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建设古城,只有摆脱“因堰而生,因堰而兴”的观念束缚,改变附属辅助低级使用功能的思维及普通房地产开发的商业动作模式,放弃眼前小利,追求持久大赢,才能走上打造旅游精品的正轨。
    建设古城,必须改变“以城论城”狭隘死板的思维,要斗胆把整个成都平原及岷山中的历史、文化,考古发现,民间收藏,民族民间艺术,民俗遗产,风味特产等资源拿来为我所用;将现代的文化创意,艺术创新、展览、表演、比赛、富有深意的娱乐等齐聚古城,何愁古城无华彩!
    建设古城,历史文化是关键,只有做到以文化项目为主要,文化产业为主体,古城的历史受到尊重,古城的遗存得到保护,古城的文化才可散发出光辉。当古蜀文明的灵魂回到古城,古城的价值才将真正实现,才可为四川旅游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建设古城,需要有创造性思维。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渊深的底蕴,豪迈的创新,集当代智慧之大成,把古城塑造成举世无双又意味无穷的艺术品。
    超凡必须脱俗,出类才能拔萃!
    应当:珍惜祖先留下的遗产,珍惜时代给予的机遇。
    珍惜古城的每一寸土地、珍惜投资的每一分钱。
    古城何去何从?前景不容乐观,古城的史根文脉是延展或是终断,考量着现实的方方面面,古城的命运在手中,古城的变化在眼前,每一个与之相关的人,各自责任的大小不同,角色角度各异,都有自己的意愿、自己的选择和判断,都在作自己的努力和贡献。但愿,无论何时何地,面对着历史的审视,后人的评说时,是欣然而不是汗颜。

张一目(张宗品)
二〇一一年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3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参与人数 1 小米椒 +18 收起 理由
青城闻水 + 18

查看全部评分

2020年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8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1-12-28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之作实乃费了大心血,晚辈拜读非常有幸!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1-12-28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篇对古城建设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文献。楼主对古蜀文化有深刻的研究,有翔实的资料、精辟的论述,让人受益匪浅。但愿当局切实把握建设古城之精髓,不要仅从目前政绩出发,井底之蛙、鼠目寸光。相信当局在诸如楼主这些有识之士的谏言献策之下,能把古城建设得很好。

发表于 2011-12-28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写的好!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9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1-12-28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拜读了,受益非浅!希望我们都江堰的古城专家们也能读一下此文,兴许会对古城建设和打造国际旅游城市有所借鉴和帮助!

发表于 2011-12-30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好建议,但愿负责古城规划的人能从中有所启示与借鉴!!
在古城建立各色博物馆,多参考浙江西塘.乌镇.江苏等地的模式,
他们的运作都非常成熟,也很有特色!

2022年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发表于 2012-1-1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一阵子看到张老师在广告社认真校对文字,预感到定有大作面世,却是如此新颖独到的观点。

求真务实,不人云亦云是学术界的基本准则,要完全做到却是困难的,特别是对已有领导态度的工作。

愿张老保重身体,我们希望继续看到你的真知灼见。

发表于 2012-1-3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个

发表于 2012-1-6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顶一个

2021年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发表于 2012-1-8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们对都江堰的解说十分地位,拜读后受益匪浅 谢谢了!希望相关部门看一看理解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12-1-8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放眼五千年文明之光
——对“古城的根”的思考
王继鼎
近日拜读了张宗品先生和徐学书先生关于“古城的根”的文章,深受触动,深受启发,也想对都江堰市提出的“古城因堰而生,因堰而兴”这一主题定位谈谈一己浅见,以求教于方家。

一、从两次踏访岷江上游说起
所谓“岷江上游”是指:自都江堰市至松潘县弓杠岭岷江源头300余公里长的上游河谷地带。我曾因偶然机缘得以在这一地带寻踪访古,触到了许多悠远博大得令人震撼的东西,而都江堰市与它们多有亲密的文化血缘关系。
第一次是踏访700里松茂古道全程。
2004年5月,我偶得清末灌县文士董湘琴《松游小唱》木刻本,一口气读完长诗全文,心潮难平。恰逢张宗品相约踏访古道,于是我们怀揣《松游小唱》徒步跋涉,从都江堰经汶川、茂县抵松潘,按诗文所描绘逐一探访沿途名胜古迹和民族民俗风情, 历时半月余,收获大出意料,随后我们二人各有图书出版。拙著《松茂古道:九环线的文化长廊》于2005年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于是松茂古道使一些媒体发生了兴趣,如《四川日报》以半版介绍、《文化交流》中英文双月刊以三页介绍、《阿坝日报》连载全书、《四川工人日报》、四川电视台和阿坝电视台都作了报道)。在该书中,我感叹道:
松茂古道蜿蜒盘绕的岷江河谷,其历史面目比古道本身还要苍老。从都江堰一路上来,竟有水文化、道教文化、茶马古道文化、大禹文化、三国蜀汉文化、蚕丛文化、古羌文化、新石器时代文化、大唐松州文化等等,每一个都远而古、大而重,几乎都有“国家级份量”。它们为什么都产生在岷江河谷地带,在700里长廊上形成如此密集的文化堆积?它们与中华文化是什么关系?
第二次是探访解读汶川大地。
2OO7年4月,我受邀参与汶川县组织的《神禹灵地汶川》大型图书的采写工作(该书于2008年7月以《震前汶川100个经典记忆》的书名出版),我有幸和采写人员一道走访了汶川全县13个乡镇,目睹了许多历史遗迹和文物、文本,获得了大量生动的第一手资料。
其中,最令我震动的是汶川姜维城古文化遗址,它涵盖了从新石器时代至明代的丰富遗存,绵延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还有传说中的大禹诞生地刳儿坪等众多“禹迹”。为探索和梳理文化脉络,我还走访了茂县营盘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博物馆和代表古蜀文明的三星堆、金沙遗址等。
这两次踏访岷江上游,恍若穿行在漫长的时间隧道之中,对我而言,是一堂深刻的历史课,也是一席丰盛的文化大餐,恐怕在我的有生之年还消化不完。我应把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的这句名言作为鞭策自己的警语:
“一个不知道自己出生前发生的事情的人,是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

二、都江堰市是江源文明的门户和古蜀文明的通道
显然,包括都江堰市在内的岷江上游地区,文化积淀特别厚重,故而,应把都江堰市灌口古城的诞生及兴盛原因与五千年文明进程相联系,放在江源文明和古蜀文明这个大背景中来解读,而不应仅止于古堰这一水利工程。否则,会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削弱该市文化底蕴的厚重感。这里需要理清一些概念和脉络:
1、“江源文明”:这是一个融地理与文化于一体的专有名词,即便明代以后否定了岷江是长江正源的说法,但历史上所称的江源文明,至今仍然是指岷江上游的古老文明。著名学者、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先生在2005年7月省第二届大禹文化与江源文明学术研讨会上说道:“江源文明最早起源于岷江上游,过去认为是起源于成都。”
近几年的考古发掘表明,岷江上游是文明的母源。
在四川省文物局的领导下,于2000年6月至9月对岷江上游地区(含汶川、茂县、理县、松潘、黑水五县)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古调查,共计发现84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及遗物采集点。自2003年开始,国家文物局批准对茂县营盘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进行正式考古发掘,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
2、“营盘山文化”: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营盘山遗址位于岷江东南岸三级台地上,遗址东、西、北三面均为陡坡,背靠九顶山,并临近岷江河道,易守难攻,为岷江上游地区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是人类长期定居的理想之所。营盘山遗址被专家评为打开研究古蜀文化的“金钥匙”,是长江上游地区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时代最早、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大型中心聚落,这一发现被称为21世纪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经考古专家权威论证,营盘山文化代表了5000年前整个长江上游地区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其中6000年前的波西遗址出土的陶器,证明了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在很早就有文化交流。)
——当营盘山、姜维城等河谷台地上打磨出第一块石器,烧成第一皿陶器,播下第一粒种子,飘起第一缕炊烟的时候,岷山之外盆地里的平原、丘陵,大多还是一片苍茫的水乡泽国和蛮荒之地。
3、“沙乌都遗址”:指2002年在岷江上游茂县发现的文化面貌与成都平原宝墩文化相似的沙乌都遗址(距今约4500年,属于以营盘山为中心的遗址群),以沙乌都文化为中介, 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与成都平原新石器文化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从而为探讨江源文明与古蜀文明的关系提供了难得的新材料。
4、“宝墩文化”:指分布于成都平原的新津宝墩遗址、温江鱼凫村遗址、郫县古城遗址、都江堰芒城遗址、崇州双河以及紫竹等 6 处古城。这些史前古城址群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3700年至4500年,是三星堆文化的前身,是迄今所知我国西南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分布最密集的史前城址群。
5、“一条沿岷江而下的文化脉络”:根据上述考古发现,不少专家学者都对岷江上游与成都平原的文明演进及其文化源流关系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黄剑华在其著述《古蜀的辉煌》中说:“从地形与地理方面来看,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的西部,四周为高峻连绵起伏的山脉以及丘陵所包围,是一个西北高东南低的复合冲积平原。这就决定了蜀人的祖先在进入成都平原时也就有一个辗转迁徙治水的过程。事实也是如此,最早进入成都平原的古蜀族,就是在不断治水的过程中逐渐从岷江上游沿江而下进入成都平原腹心地区的。”
徐学书在其专著《江源岷山文明探索》中也说:“据考古发现,川西平原上的早期蜀文化遗存在文化渊源上同川西平原北部新石器文化之间有着明显的联系,以三星堆文化为代表的早期蜀文化主要是在平原北部新石器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是早期蜀文化主源的川西平原(成都平原)北部新石器文化的源。”
通过大量考古实物材料显示和专家学者的论证,从江源岷山至成都平原(沿岷江河谷由北向南)存在一条延续不断的文化脉络:
江源文明(以包含6000年前波西遗址的营盘山文化为代表)→古蜀文明的前身(以4500年前沙乌都文化、宝墩文化为代表)→古蜀文明(以4000年前三星堆、3000年前金沙青铜文化为代表)
都江堰市地处岷江河的出山口,是由岷山出入成都平原的主要通道。据古史文献记载,成都平原的古蜀国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历代蜀王及其民众在失国后皆退隐岷山,所走路线主要是都江堰市西境的岷江河谷。故后世纪念鱼凫、杜宇的民俗活动皆在都江堰市。
综上所述,都江堰市是江源文明的门户,也是江源文明与古蜀文明的桥梁、通道和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以将该市的历史上溯至4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三、都江堰市不仅是水文化典范和道教文化发祥地,还是茶马古道文化中心
今天, 都江堰和青城山已是享有盛誉的国际名片,但松茂古道和它孕育的茶马古城在外界却鲜为人知。
2005年7月在都江堰市召开的“四川省第二届大禹文化与江源文明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指出:“现在全世界、全国研究古道之风极盛,唯独对松茂古道研究不够。”会议提出了两条建议:
一、把江源文明包括古道文化列入四川旅游资源,促进观光旅游向文化纵深发展。二、本届研究会组织重走松茂古道,深入进行实地考察研究。
的确,与今天人们说得最多的滇藏茶马古道和川藏茶马古道相比(据说这两条线路都在申报‘世界线路文化遗产’),松茂古道仍是一个“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瑰宝。这三条线路是我国最主要的茶马古道。
徐学书近日在关于都江堰市古城发展与古道商贸的关系一文中说道:“茶马古道是可与丝绸之路媲美的文化遗产,国家已启动茶马古道申报‘世界线路文化遗产’工作。从古城文化旅游开发角度看,茶马古城可资利用的可转化为旅游产品的文化资源较之古堰更加丰富、更易为游人体验感受。”早在2005年,张宗品和我就向有关部门提交了《都江堰市古堰景区打造松茂古道策划方案》,但一直未引起应有的重视。
徐学书认为,今都江堰市灌口古城建城的主要原因并非源于都江堰水利工程,只是因地理位置当都江堰灌口而得名“灌口镇”。灌口古城的兴盛,其原因应当主要与古道商贸尤其是历史上的茶马贸易有关,而非“因堰而生, 因堰而兴”。对此,徐先生已作了较详实的论述。
这里,我想谈谈松茂古道。说起来,很难考证和弄清古道初始于何年代,因为“路是人走出来的”。若据战国时期《竹书纪年》记载的夏桀“伐岷山”的“岷山道”,指的是由都江堰市沿岷江上游北上陕西、甘青的这条主干道即松茂古道,则表明这条路至少在3700年前就有大队人马走过了。至于灌口古城的建城时间,据灌县、汶川等县的文献记载,自秦汉以来松茂古道就是北接川、甘、青边区南连川西平原的商旅通衢和军事要道,那么古城至少也有两千多年历史了。
建城时间显然不会晚于建堰时间。
因此,是松茂古道直接催生了古城,繁荣了古城,这城实为“茶马古城”。而都江古堰是哺育了天府之国,它的丰功伟绩让古城光耀千秋。即便没有古堰,这城也照样会萌生且兴盛,因它具备建城的天然条件:地当人流和物流大动脉之要冲。据记载,松茂古道的货物集散面积相当于一个浙江省。沿途居民以背足、挑运为业者,约十之六七,并有无数大大小小的马帮。一代代藏、羌、回、汉各民族力士和客商,在平原与高原之间,演绎出豪壮的原始交通之千古奇观。
七百里山高水长的松茂古道,有文人雅士将它全程的32个地名撰为“三垴九坪十八关,一锣一鼓到松潘”之妙诀。在都江堰市境内,现存松茂古道最精彩有味的一段是从西街至二王庙路段。西街有古道上最早最大最著名且唯一保存至今的骡马店——“大兴老店”,拙文《松茂古道第一店》详细介绍了它的百年沧桑。
你若站在松茂古道第一雄关——玉垒关上,宛如置身一座硕大无朋的天然博物馆,在这里眺望,东流不尽秦时水,松潘西望路漫漫,青城碧峰隐道仙……你不免在此大发思古之幽情。
百年前董湘琴在这里唱道:“灵岩在前,圣塔在后,伏龙在左,栖凤在右……看不尽山外青山楼外楼。尽夷犹,故乡风景谁消受!”(我也无数次在这里触景生情,曾写下《松茂古道》、《东方古堰》等歌词)
除了松茂古道,《松游小唱》也是历史留给都江堰市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最早最长最解放的旅游诗”,在光绪末年一问世就引起轰动,“邑人争相传诵,大有洛阳纸贵之慨”。著名诗人白航称赞:“既具历史性,也具风光性,读之快意,思之动情。”著名诗人贺敬之评价:“《松游小唱》在我国传统诗歌形式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诗本身也具有相当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松游小唱》除文学性外还有文献性,它是迄今唯一系统详实记录松茂古道的珍贵史料,全诗记叙了150多处名胜古迹和掌故传说。我在古道沿途曾亲聆一些白发老人随口诵出几段小唱,可见其流传之久远。(引自拙文《自成一格的世纪绝唱——松游小唱散谈》)
小唱与古道,乃文本与实景珠联璧合,开发旅游之要件足矣!
都江堰市这片土地得天独厚,集文化的精彩与厚重于一身,在江源文明和古蜀文明这一宏大背景上,对其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开发利用,可以极大地丰富和充实该市旅游资源的人文内涵。
若以浓墨重彩精心打造茶马古城和一段茶马古道,其异彩和魅力将会使这个旅游胜地更令人留连忘返,定会给游客一个在都江堰市过夜的充足理由。
何乐而不为!

最后, 我想提两条建议:
一、将“古城的根”定位为:古城因古道而生,因商贸而兴。也可将古城历史文化内涵的主题用一个简洁生动的语句来表述,比如:一条神奇壮美的茶马古道,一座商贸繁盛的千年古城。
二、收集有关信息资料,考虑启动松茂古道申报“世界线路文化遗产”工作。

王继鼎      2011、5、4、

 楼主| 发表于 2012-1-8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蜀道——通往欧亚的路
                     
                        罗树凡

路是人走出来的,在世界任何地方,只要有人类存在,就必然有路。月转星移,沧海桑田有的路消失了,而有的路却青春常存,永铸辉煌。
题记
路是人类传递文明的使者。在我国大西南西部,古时有一条从成都通向世界的路,它存在五仟年。只是由于地处西僻,长期少为人知,但它无怨无悔,以无限忠诚默默奉献,为蜀人走向世界,譜下辉煌的乐章。二千一百多年前,汉武帝写下了它的名字¬——蜀道。
            一
(一).长江文明之源
    远古时期,成都平原曾经是一片汪洋的内陆湖【成都海、成都湖】。
而平原周边海拔高于1200米的地方,却是人类活动的乐园。生活在这里的人类,不同时代,曾经有不同的称谓。三皇五帝时称今茂汶和北川一带为西陵氏,蜀山氏,商称冉羌、 羌,而武王伐商则称作“蜀、彭……”,秦称” 戍狄”、“ 戍伯”,汉则将包括今日云、贵在内的民族地方称作“西南夷”,后来还有“西戍......”之称。
今日茂汶和北川地,汉为西夷,以后【汉书•西南夷列传】称:“汶山郡之山中,有六夷、七羌、九氐“。汉武帝略定西南夷,元鼎六年设汶山郡,郡治在今绵池镇。六夷、七羌、九氐是居住在这里的民族成份,氐是低地之羌,史书上多以古羌人称之。
   汶山郡之山属于岷山系,今称龙门山东南段和邛崃山系。水为岷江,亦称汶江、渎江。古代这里自然环境十分优越,椐近代考古发掘新石器遗址,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是茂县城东营盘山遗址。该遗址”包括灰坑、灰沟、地面房屋基础。遗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等。陶器以手制采陶为主,有较丰富黑采绘制的采陶,此外还有玉器。营盘山遗址据科学测定为5500—5000年,与新津宝墩文化遗址和都江堰青城山芒城遗址,时间相近、器物风格相似,表明古羌人已定居和农耕。。
中华文明有两大源头,即以陇西为源头的黄河文明和以蜀西为源头的长江文明。有资料显示,这里是长江文明的重要源头。文明的重要标志按马克思说法是“野蛮向文明过渡、部落制向国家的过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页】。【山海经】称这里是氐人国,【竹书纪年】称岷山庄王之国。
(二).与中原关系
【史记.六国本记】载:“黄帝娶西陵氏女,生昌意,是为嫘祖”。
“ 昌意娶蜀山氏女。生高阳”
“西陵氏”、蜀山氏都是西夷的两支氏族(部族),西陵氏发现“蚕”,驯化蚕,“教民养蚕”。故又称蚕丛氏,黄帝是中华人文始祖,他的元妃来自西陵氏 ,“昌意”是黄帝和嫘祖所生的二儿子即五帝之一的帝颛顼。父子两代都以“西夷”女为元妃。按照千古不移的婚配”门当户对“的理念,正好说明此时的西夷已经是具有相当文明程度的地域,不然远在中原的黄帝、何必枉驾。
【史记】是正史,司马家是世代史家,家学渊源。司马迁治学十分严谨,为历代推重,所说当有所依应当可信。
【蜀王本纪】载:“蜀土先王有蚕丛、柏濩、蒲卑 、鱼凫、开明五世。……从开明以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
晋常璩【华阳国志】载:与【蜀王本纪】略有出入,柏濩作柏灌。蒲卑 为杜宇“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移治郫邑。或主瞿上……号曰 望帝、更名蒲卑”。唐人卢求【成都记】云:柏濩氏都于瞿上,至鱼凫而后徒。
宋人罗泌【路史】谓蚕丛国在今彭导江县。
鱼凫国治导江县。
鱼凫国治在温江、温江有鱼凫城
开明治在樊乡
开明自梦郭移,三年成都。
此此种种,不一而足。
“有土斯有民”“王”,“主”等也。【诗经】大雅.皇矣:“王此大邦”
从历史角度,有“王”即有国。
不过这里的三万四千岁,不能理解为绝对数字,这里的王,也不同於后世的君主,这里的蚕丛、柏灌……开明也不是人名,而是氏族名,他们之前应当还有许多君长。
【蜀王本纪】作者杨雄,班固说他:自孔子之后到西汉未年,在众多文人学士之中,“愽物洽闻,通古达今,其言有补于世者,不过六人,而杨雄的愽学洽闻,通古达今,其言有补于世,确为古今文人学士普遍推重。
(二)
(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精进。
岷江上游文字留存和新石器遗址、遗物的出土,同成都平原宝墩文化、芒城文化以及稍后的三星堆、金沙等主体遗存,是古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精进。
物质与精神依存与后世极具影响的”丝“、”茶”、和”水利“是众多文明之中的重点。
(二)丝,享誉世界,衣被天下的“丝“是岷江上游古羌人
蚕丛氏最先发现和传播的。
蚕丛氏是最先发现、驯化和缫丝的杰出人物。史书上说他“教民养蚕“。黄帝元妃嫘祖娘家是蜀山西陵氏,可能她将养蚕技术带进中原,成为“蚕祖”。蚕丛“教民养蚕“,后来蚕丛氏在导江建国,把养蚕技术传到成都平原。成都平原家家树桑,户户养蚕,就连富贵之家,也”不图卖钱学逍遥“。罗锦之丽,让成都全国闻名,成为有“扬一益二”的天下名城。
四川西南称“蜀“,是从养蚕转化而来,东汉人许慎的【说文解字】注“葵中蚕”即是。
(三)“茶”,公认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茶生益州”、“”茶在岷邛“,这是古今众多史料可以确认的。而第三世蜀王鱼凫是茶的发现、作为药用的第一人。
鱼凫氏生活在距今四仟五百年之间。椐【华阳国志】记载:“鱼凫畋於湔山”,畋即田。古时称”“田猎”、“湔山”是成都周边诸山的称谓。至今仍保留湔山,湔水之名。
鱼凫氏活动地区,当是居住接近成都平原今汶川一带,其族应为氐羌。
“湔山”在海拔2000米以下,古时山陵道谷间盛产茶树,至今还能在人跡罕至地方,发现野茶遗存。都江堰市虹口乡宝唐山,亦称茶坪山、茶坪山沙坪。明代状元杨升庵同时任省长陆子渊曾在这里发现悬岩上野生茶树,留下【沙坪茶歌】。
鱼凫族在这生活、田猎,发现茶可以疗疾和解渴,从而应用是顺理成章之事。
(四)水是人类生存的命脉。
【史记.六国年表】:“故禹兴于西羌”、“ 禹生石纽”。禹生于汶山“石纽”,用“疏导”方法“导江”,“岷山导江”,又用十三年时间,疏通全国水流,史家用“禹疏九河”,“ 民得陆处”,把中国土地称之“禹域”来赞美这治水英雄。禹还是中国进入奴隶制社会“夏”的首位君主。治国必先治水,开明决玉壘,李冰创建都江堰,蜀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五).多种矿产和经济作物被广泛应用
盐、铁、铜、漆、麻等,至迟在开明以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秦灭蜀,在成都设盐官、铁官管理盐铁生产。又设市官管理市场贸易,江原出好麻,今崇州灌县河西一带。人们用麻织成布,印度、大夏人称之为蜀布。
                   四
(一)弥足珍贵的记载
  西汉武帝时成固人张骞(  ---前114年),出使西域归来,向汉武帝奏章中的一段。
张骞建元二年(前139年),应武帝征募,以郎的身份,作为皇帝特使,持节率一百多人的使团,带上丝、茶、陶器、金帛和其它贵重礼物,出访西域,联络与匈奴有世仇的大月氏,共同攻击、侵扰占据西北的匈奴。
张骞此行极不顺利,才进入陇西,即被匈奴人扣押,囚于阴山。时间一共九年。使团人员或死或伤,百不存一。张骞虽然处於生死两难环境之中,但它心存汉王让他联络大月氏的使命。终于在胡人堂邑父的邦助下脱逃。一路上,全靠堂邑父射杀飞禽、走兽给食,得以不死。
二人从荒山野径中寻路,经过帕米尔高原越葱岭,至大宛国(在今俄罗斯中亚卡散赛)。张骞向大宛国王宣传大汉国地大物愽,出产丰富和与各国友好之意。大宛国王非常高兴派专人护送去康居国。(今喀尔湖与威海之间)康居国王也非常友好,又传信大月氏,其时大月氏王已为匈奴所杀,其夫人为王,依附大夏。女王意在安乐,又以汉远离万里,难以依靠,对汉联合攻击匈奴,也无信心。居月余,又去大月氏的宗主国大夏(今阿富汗),大夏亦以相同理由,婉言相拒。使团留岁余,不得准确回音,只好带胡妻及堂邑父返还。在羌中,又被匈奴人扣押,年余,匈奴单于死,权位争夺,发生内乱,张骞与其妻子在堂邑父保护下,回到离开13年的长安。其时为元狩三年(公元前126年)。回来后,张骞第一件事 。就是向皇帝报告。
张骞报告中除报告自己此行经历外,还报告自己见闻、民俗以及民情、道路等。张骞此行是不成功的外交行动。他自然要对此行作明白回奏。张骞对自己闻和建议,却弥足珍贵,对汉武帝内外政策产生极大影响。奏章中:
“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安得此,大夏人曰:告贾人往市之身毒国“。
张骞接着写道:“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又写道:“大夏去汉万二仟里,居西南。今身毒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此其去蜀不远矣”。
历史的真实,源於考述。张骞奏章中的里程未必精确, 但大的方位却是不错。竹杖、蜀布等蜀物,是他亲眼所见,不会有误。他推断“此其去蜀不远矣”也符合实情。“大宛及大夏、安息三属皆大国,多奇物……”,“乌孙产好马”等。
奏文中写汉四周之势:
“今使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其北方闭氏。笮”。“南方闭巂,昆明三属无君长,善寇盗,輙杀略汉使。终莫得通。”
  从奏文看到,汉国力强盛时实际控制区域。西汉时在甘肃、西外所设郡县时存时废。可说,汉王朝兵不出陇西。将难越河套。
张骞在奏文中。就说到可通西域的路。
“从蜀、宜径、又无寇”。径,直也。这七字说“从蜀向大夏,其道当直”。这是见诸官方最早的“蜀道”之后,所指是从成都经灌县过汶川,茂县、松藩过草地至藏区的路。
这蜀道已经存在五仟年,它是古羌人南下迁徙踏出来的路。有的学者称作前期蜀道。史书称西山道、冉马龙    道、西夷道;唐宋时称松茂茶马大道、松茂古道。
(二).汉武帝开疆拓土
汉武帝当下非常高兴,当下决定复事西南夷。命犍为郡守唐蒙为发间使,使之开夜郎。又命成都人司马相如为中郎将,代表皇帝略通西南夷。 当时“西南夷君长以什计,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计,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自苲出东北,冉马龙
最大……。”
司马相如,唐蒙的使命是略通西南夷、整治道路。司马相如在成都宣布上命,对称臣归附的君长,给以巨额赏赐,抗命的诛杀。史书说四道并出,出陇、出苲、出徒、邛,出燹,除燹外,皆在蜀之西南。
“冉马龙、邛、苲、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
司马相如、唐蒙发蜀,广汉、犍为士卒民夫治道、设关隘、开八莫道、南道。
(三).张骞再使西域
元狩四年(前119年),“道既通。”武帝又任张骞为中郎将、大行;出使西域乌孙、大宛、大夏等国,据史料记载:副使四人、兵将三百人、各配良马二匹;作为礼物,牛羊以万计,金帛及各种方物丝绸、茶叶值数仟万。奉使君堂邑父为总领、言善夫、驿夫杂伇不计其数。使团从长安出发,经金牛道,成都西出灌县峽口,踏上蜀道。沿途夷领、百姓,献方物、酒浆、香米,夹道欢送,十分尽礼。约百日至乌孙。分遣副使回访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国。其时,卫青、霍去病已大败匈奴。匈奴 王多人降服,单于胡稚柳及少数部众远逃漠北。张骞同副使分别向各国说汉王友好之意并赠送丝绸、陶瓷器和金帛等 。                       
礼物,向民众分送牛羊和其它中原物资。
张骞此行非常成功,归时乌孙、大宛等国俱派使臣带方物随张骞去京都长安报谢。其后,乌孙与汉结为姻亲,乌孙的葡萄、王瓜、桃也落户中原。
乌孙各国带来献与汉王不少奇珍异宝。其中最为汉王喜爱的是乌孙“天马”,大宛血汘马。武帝将乌孙天马更 名为“西极马”,大宛血汘马为“天马”。 张骞首开西域,出自蜀道。于是西汉之世,使者相望于道,大者数百、少者百余人。
蜀道,西汉时为唯一通往欧亚的国道。
                 三
   生产力发展,产品增多产品成为商品,商品需要交换才能增值,这就需要市场。
(一).产品、商品
   【四川通志】云:“蜀州土沃民殷、货贝充溢。自秦汉以来。远於南宋,赋税皆为天下最”。
       蜀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源充沛、日照适宜,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1995年,新津宝墩遗址发掘的遗物中有距今4500年的水稻、小米、碗豆、豇豆碳化种子。表明至少在4500年前,蜀人已掌握多种农作物的栽植技术。二仟多年后,蜀守李冰创建都江堰。西汉人司马迁实地考察后,在【史记• 河渠志】中写道:“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馀则用溉騑,百姓飨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晋人常璩在【华阳国志•蜀志】中 记道:“……又溉灌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蜀地之粮食,支持了秦灭六国;支持汉刘邦战胜项羽;支持汉渡过关中、山东大灾,稳定了政权。
    蜀地农业发展经济作物是农业经济的支柱
1. 栽桑养蚕
     蜀地栽桑养蚕历史已有4500年以上,“蚕女”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成为勤劳、善良、智慧的偶像。开明时期,成都平原有过一次栽桑养蚕的大发展。到了汉代栽桑养蚕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不仅农村,就是城市妇女,也把栽桑养蚕看作一种时尚。古藉中留有“蜀中墙下树桑、宅内养蚕,习以为常。”和城市妇女“不图卖钱学逍遥”等文句。
栽桑养蚕大发展,也形成一整套从养蚕、抽丝、织造、印染等完整工艺。三月是成都一年一度的蚕市,蚕农们把多余的蚕料、桑叶依质论价,以卖所得购置蚕具,亦有把多余的丝卖与丝房。成都丝绸印染、织造中心在锦江两岸。晋人左太冲在【成都赋】中这样写道:“百室高房、机抒相和、见锦裴成、濯色江波。”。
成都的丝绸业,设官管理,称锦官。办公所在之处称“锦官城”。
唐人卢求【成都记】“伎巧百工之富”。丝绸织造需要有技术人才,伎工就是丝绸的设计师。生产者织女、绣女都是受过专业培训的很有才智的少女,时人用“天孙”来称赞她们。
如果用现代术语划分,丝织品可分为官织和民织,锦官城的产品是官织,蜀郡的州县亦有不少丝房,丝绸制造作坊。卓王孙待女皆是织锦能手,织出的锦称“文君锦”,都可称作民织。
汉代成都丝绸染色以大红、暗红、天兰为主,朝庭贡品为明黄。
织品,有“蜀江锦”、“龙纹锦”、“瑞草仙鹤锦”、“吉祥锦”、“文锦”、“花纹雅锦”等名目。
织品、绣品色彩艳丽,层次分明。班固赞叹蜀锦是“女工之业,覆盖天下。”
2.栽茶制茶
   栽荼制茶都是川西边沿地区农民主要副业。汉时茶已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茶在人们生活中太重要了。
   是谁最先发现茶并不重要、但“茶生益州”,茶之源在成都似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经过二仟多年的无数探索,茶之用,西汉时成都人从用茶疗疾,演化为饮用,茶成为商品,成都以茶为业的店铺、行棧、行商也散见于各类文献诗词。邛崃、彭州、崇宁、灌县都有茶场和名茶的记载。茶的生产规模:有些茶园每岁召集采茶人百余人,另女佣工者杂处园中。官方书藉还有“食永康之茶”。唐人宫廷膳食官杨晔在他【膳天经手录】更明白写道:“蜀茶南走百越、北临五湖......自谷雨以后岁取数百万斤,散落东下”。
3.铁器及其它
蜀的大宗物品还有铁器铜器、盐和陶器。铁器是当时一种重要物资。汉时临邛卓王孙和程郑拥有僮仆千人,按现在排名,都应列入富豪榜上显位,他们都拥有火井、盐井和铜、铁矿的开採权,从红红火火开採到冶铸的工厂。由于朝庭倚重,获得了特殊优惠。
二.市场
蜀有如此多,如此份量重的商品需要销售,首先是市场。市场
是商品交易场所。【易•卜辞】“市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蜀人很聪明,首选是关中市场。汉朝建立后,蜀郡是中央政权财政收入(赋税)重要来源地。同时也是粮食供应地。关中粮食市场非常广阔,需求量大。
另外,又选择江陵、长沙和浮梁(今江西景德镇),在汉时这些地方,相对富裕居民时尚,消费能力也大。蜀商以丝绸、茶为主,还稍带漆器和蜀中一些工艺品,茶首次进入这些地区,也把种茶技术带入。后来浮梁还成为“茶”的大市场。【长干行】的“浮梁买茶去”,根源也在於此。
蜀商还开辟通身毒、大夏市场。
市场有了,剩下的是“路”,路是载体。
    四.路
   从蜀中通往外地的路,主要有水陆四条,其中,陆路三条:
(1)青衣路,或称牦牛道。
(2)五尺道,或称金牛道。
两路均可通过秦岭与关中或秦中大道相连,进入陕西、山西可达山东一带。
(3)蜀道,见下文
    (4)水路:古称长江水道。古时长江水道水源充沛,从都江堰至江州,连接江陵、长沙、九江。这是出蜀的一条重要通道,它历史上以成都为起点。浣花溪为重码头。【史记•河渠书】“此渠皆可行舟”
王褒【僮约】“上至湔主”。杜甫诗“窗含西岭千里雪,门泊东吴万里
船”,“蚕崖铁马瘦,灌口米船稀”。直至元明,马可波罗还写“舶船二百余”。
  长江水道相当长时间是畅通的,这是一条蜀与江浙、两湖最重要的端贸通道,也是一条文化交流的大通道。
2.运载工具
在古代陆路主要靠马、骡驮运,常年有数以百计的骡马往返。一般以20头为一帮,每头负重120斤,若干小帮组成伙或大帮,一般称“伙”或称“锅伙”,领头称谓头。
水路,是用船,一般以10艘结伙。后来称“川江帮”。无论靠骡马,还是舟,都是有一定之规,就是“以义为先”,“守望相助”。后来发展成为相对固定之规,江湖之名,由此而来。
       五
   1987年中共中央发出重开南北丝绸之路的13号文件,中央希望在大西南的开发中,让古老的华夏文明之花——丝绸,再现神奇而迷人的丰采。
   备受关注的丝绸之路,让地方政府、专家学者倍受鼓舞,二十多年来相继查出多条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四川新闻媒体还专门举办“话说”蜀道的专题论坛,“路”上了电视,引起人们极大关注,只是无论见诸报端还是电视专题,多条陆上丝绸之路,都没有提到以成都为起点的西南丝绸之路。
    丝绸是中国古代的金字招牌,出口贸易的独门绝学。它既挣来成箱的黄金白银、珍珠美玉;还赢得对中华民族的尊重。
丝茶从这里走进欧亚。
以成都为起点,沿岷江上溯的这条路,其实无论是史学家,还是寻常百姓都不陌生,只是谁都没有注意。甲骨文中有“夏  桀伐岷山”、“商伐“冉羌””之类的文字。【竹青纪年】中有“岷山道”。【汉书】、【后汉书】、【水经注】也有“冉马龙道”,“西南夷道”。又有“西山道”、“松茂大道”、“松茂茶马大道”。有的还亲身走过,只是我们没有去想、去研究。
徐学书先生深入研究后断言:【竹书纪年】中的“夏桀伐岷山”、“商伐蜀”、“冉羌”以及西北吐谷浑等少数民族的大型商队去成都贸易,是走岷江上游“蜀道”南下成都的。成都富庶,让人眼馋,远在青藏的吐谷浑、吐蕃、云南大理的南诏,那庞大的商运队伍从这道进入成都。
近人刘方健、彭通湖两先生在【四川经济区的历史地位】中也说“早在远古时代,四川人民同云贵、藏的各族人民早就相互往来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巴蜀的漆器、铁器、食盐、农具、丝绸、茶叶和其它商品运到西南各地,与羌、汉、苗、吐番等族进行交换”。
【汉书•张骞李广利列传】中记载张骞首次出使归来,向汉武帝奏报途中所见以及西域和汉四边情况,并向汉武帝提出“今使大夏,从蜀、宜往、又无寇”主张。
这七个字改变了汉武帝执行多年的罢西南夷政策,实行略西南夷新政。
    从出版于清乾隆年间【西藏志】 雍正年间松筠的【藏卫通志】中找到答案。西山道、岷山道、冉马龙    道、松茂茶马大道,均是地域性称谓。正确的称谓,应是成都至西藏道;成都至青海旧洮河道;成都至洮州道(今甘肃临潭县);成都至青海西宁道:成都至青海托迈道;成都至甘肃河州(今兰州)道。
从成都为起点的路,其实线路延伸遍及甘、青、西藏,乃至印度、大夏广大地区。也解了远在云南的南诏和远在青藏的吐蕃入侵松、维、保之谜,读通杜甫“蚕崖铁马瘦,灌口米船稀”史诗。
西南丝绸之路路线。
表一  成都至松藩这路线
名称        里程(里)        站名        经过地名
成都——灌县(二站)        120        郫县,灌县       
灌县——汶川(四站)        180        龙溪,兴文坪,汶川        灌县出西门,白沙,紫坪铺,珠脑坝,楠木园,龙溪,娘子岭,映秀湾,豆芽坪,东界脑,兴文坪,银杏坪。激底关,排关,飞沙关,汶川县城
汶川——茂县(三站)        130        威州,文镇,茂县        板桥,七盘沟,威州,雁门关,青坡,文镇,风毛,羊坪,白水村,宗渠,茂县
茂县——松藩(七站)        360        渭门关,教场坝(原叠溪),
太平,镇江关,归化,安顺关,松藩        沟口 ,擦耳岩,两河口,石大关,麂子坪,水沟子,教场坝,平羌沟,普安,太平,水镇,平定关,清夷堡,镇江关,北定关,归化。龙韬堡,新塘关,安顺关,西宁关,石河桥,松藩

出蜀境外线路
松藩汉时为冉马龙国治地,出松藩黄胜关六十里至两河口。两河口是古蜀道(西山道)枢纽,它南接成都、西北接青海,西宁、甘肃洮州,河州,延伸至印度及西北和西域。是当时唯一与西北青藏、印度和西域部份国家的交通要道,道路的延伸,可通大夏及欧亚。
一.自两河口,过草地至今西宁,进西藏之库库赛大道计二十四站,共计一仟五百九十里。其中第八站七十里龙溪头山插汉拜胜分路,向正南至途神兔过黄河。
二.自两河口分路至西宁旧洮河州青海路程
两河口七十里至杂干洞,八十里过浪架岭雪山至旧洮州,计十四站共程九百三十里,
三.两河口至西宁府程计二十五站共程一仟五百五十五里。中经归德六十里过黄河。
四.两河口五百五十里至河州九站
五.两河口至巴汉海流图十四站,八百四十里,巴汉海流图至青海托八站,五百一十里,金祥二十二站,一仟三百五十里。
   两河口是“蜀道”在境外的重要枢纽。1956年修建瓦切至松藩公路时,民工冯德敏在黄胜关外雷打石地方,挖土方挖出五十多筒蜀布。蜀布在竹筒中保存十分完好,细如绸缎,洁白如雪。
支那 赛力斯
唐代佛学经藉传入中国,经藉中有一些典藉是用梵文书写的,太宗皇帝崇尚佛学。请印度高僧和中国高僧在白马寺译经,将梵文中“CINA”译作“支那 ”、“借那”、“至那”;支那为通译。林海靜在【四海内归法】:称“秦”或“蜀”,却未确指,是以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学术界。近代,日本人称中国为“支那”。1979年版【辞海】则云:古代印度希腊和罗马等地人称中国为CINA......等,或以为皆是秦国的“秦”字对音。对于称中国为“支那”的说法,笔者始终不能苟同。因为无论发生年代和译经年代,都还没有统一的中国称号。秦是秦,汉是汉。即使唐代也只称唐人。印度、希腊、罗马外帮,如何会有“中国”之称?而秦虽为七雄之长,此时还不是万方来朝的共主。且秦在当时“国小民贫”,并没有成规模的丝绸业,且秦法贱商,又怎能会有丝绸远涉万里呢?
四川师范大学段渝先生,多年潜心研究:诠释“CINA”译名“支那”是古代成都的对音转生语。学者杨益出版于三联书局的【译采倡拾】释“支那”,也持此说。杨益称【巴志】中产丝的国度“赛力斯”,是古代西人对成都的称谓。
两先生诠释,解开了千年谜团,这诠释符合历史实际。成都产丝,有贯穿欧亚的蜀道,它处则无。
诠释雄辩证明,“蜀道”是最古的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
   六
人类社会已进入探月飞行时代。陆上的路,也从循鸟兽之道,飞升至每小时上百公里的“高速”、“高铁”。
但是,我们还是不能忘记“鸟兽之道”,连猿猱欲渡愁攀援的那些艰险的路,
然而,就是其貌不扬,甚至荊棘丛生,蛇虫出没的荒原之路,却将成都与青藏和印度、阿富汗以至欧亚连接起来。成都的独门产品丝绸、茶叶、铜制品、铁制农具、土陶、布和其它日用品,源源不断地走进大西北,走出国门;而大西北、国外的真金、白银、犀 角、羚羊、象牙、海贝和名贵皮张、药材、珍珠、美玉、以及葡萄美酒、乌孙  、大宛汗血马、歌舞也从这路进入成都,进入大汉帝国。
成都的独门绝活是丝、茶、布和铜制品。种桑养蚕,蚕儿结茧抽丝,用蚕丝织成绢绸,各种丝织品,是成都人的独门绝活。栽桑养蚕当然并非蜀地独有,但成都的规模和技术,却是全国之先。
丝绸在西北乃至印度、阿富汗、希腊、罗马、安息等都视为神物。王公贵族以能拥有一袭锦袍为无上荣跃。其价值比同量黄金还贵。王公贵族、富豪都喜欢穿绸缎。西藏王公,"冬戴元狐帽,或红狐帽,用锦或缎为胎,绣缎或  锦为面;居穿大领无杈小袖衣,名曰禇巴,却用五色锦缎做成"。
“茶生蜀土”,成都的周边是茶的主原生地产区。成都人司马相如是全中国最先说茶的第一人,他所著的【凡将篇】列出了当时蜀地所产十九种药物,其中,四种就是茶。明李时珍【本草】说:“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
我国大西北乃至西藏、印度大都饮食荤腥,【西藏志•饮食】载:“藏番蒙古不拘贵贱,饮食皆以茶为主”。“其茶熬极红,入酥油、盐搅之”,“名曰土巴汤”。即使宴会,也是先饮“油茶”。
张放先生以热情奔放的笔触,写道:“巴蜀的茶道横流。滋润了元明清的弹词、曲艺、以及小说、戏曲的发生这一恣势,更是东征西讨,变幻出的日本的俳句,英国的随笔”。
茶是成都地区的骄傲,三国时才传入荆楚,稍后再传至江浙、福建。蜀茶长期在全国居统治地位,其产量和知名度均领先於它处。唐人杨晔在【膳天经手录】中写道“蜀茶南走百越,北临五湖”。
“蜀布”,秦汉时,“布”亦是与西北民族贸易的大宗商品。张骞在大夏所见的“蜀布”,是产于灌县河西和彭县、崇州的大麻制成的麻布,上等麻布色白细柔,用竹筒封装,又称筒子布。
铜制品,古成都日常用品,诸如钢盆、水烟袋、铜壶、铜盘、铜香炉、铜锁等。铜料来源彭县、雅安。成都东御街是铜器一条街,极盛时有七十余家匠铺。灌县南街亦是制作铜器集中地,除制作日常用品外,其主要制作民族宗教用品,如供奉宗喀巴大师的酥油灯、烛台、香筒、饮水杯等。
唐人卢求在【成都记】道:大凡今之推名镇为天下第一者,曰杨、益,以杨为首盖声势也。人物繁盛、悉皆土著、江山之秀、罗锦之丽;
管弦歌舞之多、伎巧百工之富;其人勇且让、其它  以善熟,杨不足 其半。
作为这条路的中间站——灌县。秦汉时为湔氐道、湔氐县、湔县。是成都进入西山的中间站,为丝、茶、蜀布的主要产地。蚕丛氏曾在此建国,有古夷京之称。
据宣统二年(1910)四川省劝业道统计,灌县山货药材销售额为二十七万另七百五十元(银洋)。主要行栈有贞胜、宏元等十七家,坐庄大客五家。为其服务的择药业七家,常年雇用外藉(主要是安岳、乐至)技工近百人。常年吞吐贝母500担,虫草40担,               麝香近千两,鹿茸七、八百对,羌活、木香、甘松、大黄各数千担,羊毛、牛、羊皮若干担。
山货药材主要依靠阿坝和西藏,及甘肃等地。物流乃是岷江通往西北的蜀道。
山贷药材主要依靠用蜀地产品同西北客商交换而来。
“茶”是进入西北的主要商品 灌县以茶为业的茶商。前期有陕西人的四大茶号,民国二十年陕商陆续撤走。继起的川邦大小十一家,这些茶庄,大都在松藩设庄,如德盛茶庄、尹辅记茶庄等七八家资本均在10万银元上下。春秋季节在灌县收购,运至松藩待价而沽。依附茶庄,还设有茶叶加工坊,名气较大的有蒲阳王顺文记、唐记、苟记、向峨的苟银章茶坊、龙溪马家茶坊。此外还有属于中天资源委员会下属的中国茶叶公司灌县茶厂,生产的方包茶(每包60斤),园包茶(每包50斤)和砖茶。砖茶为抵制英商印度茶,制作十分精美,有商标图案,每块18斤,可换羊毛100斤或羊皮50张。
此外,还有与此相关的制铜业、竹器业、竹编业、糖果糕点业、商旅业、铁制业等。据不完全统计,约占全县工商业在册商业城区会员二千三百七十户的18%,其营业总值占80%以上。
解放前相当一段时间,灌县经济构成主要成分是与蜀道连在一起的,这就是历史。
后记:
  经过四十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参阅大量古今文献,出土文物,
“从蜀、宜径、又无寇——蜀道五仟年”终于脱稿。历史的真实,源于考证,此文经过无数考证和史料辩析,本人自我感觉不错,颇有完大事的快感。关于最早商贸(丝绸)之路,历代并不看重“蜀道”,南北丝绸之路,亦未有“蜀道”。在撰写中,我从历史资料,反覆辩证,合理的答出五仟年的结语。
   “蜀道”对成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都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不可轻之。
    此文肇其端的是张宗品先生,他的执着净化我的心灵;张华松先生的热情支持,亲自校印,让我得以终其事,故以记之。




 楼主| 发表于 2012-1-8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伟 大 的 使 命

百年前,世界东方的睡狮觉醒,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辛亥革命,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民主自由,为振兴中华进行了前仆后继、坚持不懈的奋斗,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命运,实现了东方的掘起、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改善、国际地位的提高。但是,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还有一千多年是传说和神话,缺乏文字记载的依据,世界不予认同。“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1986年四川三星堆的考古发现,震撼了世界,各国媒体称这一发现可以改变人们对上古文明的基本看法,是比陕西出土的兵马俑还不同凡响的世界奇观,足以和发现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和玛雅文化相提并论,还有过之而无不及。随后的十多年间,川西平原中新津宝墩、温江鱼凫城、都江堰芒城等七座古城被发现,都有4000多年的历史;岷山中茂县云盘山、汶川姜维城等考古发现多是5000年以上的遥远的古蜀文明。其中,对三星堆金沙出土的青铜器、金器等 人们较为熟悉,而鲜为人知的古玉器更具有深层的内含,更高的价值,更令人震惊。可惜没有受到重视。
自从1927年,三星堆一批(约四百件)古玉器发现后,几十年间,散失于世界各地的古玉器数以千计。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把民间收藏的玉器搜集起来,分别于今年1月和5月创办了厦门“上古玉博物馆”,重庆长寿“中华古玉博物馆”等机构。现在,还有两千多件精美绝伦的古玉器集中在成都地区几个藏家手中。成都理工大学教授、矿物学家张如柏先生二十多年来一直关注三星堆文物,追踪探索研究古蜀玉器文化及材料来源,运用现代高科技验测方式鉴定辨别真伪。民间收藏的古蜀玉器,造型之优美、做工之精湛、构思之巧妙、内涵之丰富均为历朝历代之最,是中国玉器史上的巅峰。近十年,张先生陆续发现并汇集了刻在玉器上的古文字符号4000余个,不相同的有1000余个。大部分不能识别,是早于甲骨文的更为远古的文字。余秋雨说:“破译了甲骨文,我们发现了一个商王朝。”玉文字记载着一个更加古老的王国,可能就是从三皇五帝到夏禹时期的历史。华夏文明的起源可能就在古蜀国就在三星堆的前面。历史的缺陷将被填补被改写。

都江堰市灌口古城(城关镇)在五千年古蜀文明发展过程中一直拌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其地域区位优势,始终起着中心、桥梁、集散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创造辉煌古蜀文明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创造了古城灿烂的文明,文化积淀特别深厚和优秀。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彻底改变了灌口古城的命运,结束了几千年来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功能,成为中国西部旅游目的地,龙门山的枢纽,阿坝州的门户,成都市旅游的窗口,在省市领导心目中,有着重中之重最为关键的地位和作用。现在,古城的中心空出了十分宝贵的大块地来,是建设古蜀玉博物馆和古蜀文明研究中心的最佳位置,进而可将古城建设为探源古蜀文明的大本营,研究学习的大课堂,寻根问祖的第一站,祭祀崇拜朝聖的胜地。
立脚点在都江堰古城,研究展示的是古蜀文明、江源文明;探索的是中华民族的最初的本源,未被解密的最早的历史;是在为世界文化添重彩,在为人类文明作贡献。

这是中华文明5000年来前无古人的至大之事,是弥补历史空白的至善之行,是珍惜历史、传承文明、造福万世、功德无量的至壮之举,是一个伟大的事业,一份神聖的职责和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时候,华夏子孙们责无旁贷都要共同努力去做的好事情,各扬其长、各尽所能,发杨孙中山先生坚韧不拨,百拆不挠的革命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人类崇高的伟大事业奋斗不止,满怀必胜的信心去面对困难,迎接挑战!美好的愿景一定要实现!
以此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张一目
二O一一年十月十日

2022年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发表于 2012-1-12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高水准的系列文章应该置顶。

发表于 2012-1-12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高水准的系列文章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发表于 2012-2-8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这篇文章我太激动了,完全赞同张先生的观点。文化才是一个城的魂,没有了魂,摆着一副臭皮囊只会遭人唾弃。

发表于 2012-2-27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古城建设不能流于肤浅。应该深思。

发表于 2012-2-27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看

发表于 2012-2-27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垴九坪十八关,一锣一鼓到松潘

发表于 2012-2-27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而古城形象的塑造更大的希望寄托于新规划的建筑群。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