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奎/文 成潮生/图
下午“试飞”
化油器出了点故障
昨日下午16时40分,在仪陇新县城滨江大道边,一架“土飞机”引起了过往市民驻足观看。“这架飞机用的不是航空油,是普通的93号汽油。”“土飞机”的主人王涛说。王涛对着站在一边的妻子田丽琴打出了一个胜利的手势后,就坐上飞机,然后熟练地操作这架“土飞机”向前跑去。大约跑了1000米后,飞机的前轮突然抬起,后面两个轮子也迅速离地,最高的时候,前轮离地大约50厘米高,后面两个轮子离地大约30厘米高,就这样“飞”出了约10米远后,飞机又“落地”了。
“上午试飞的时候,飞机还飞出了100多米远,怎么这下飞不起来了?”王涛有些不甘心,随后,王涛仔细检查了飞机各部件,确认是化油器出了问题,导致动力不足。
“粉丝”追拍
视频见证飞机飞了
当王涛驾驶着他的飞机试飞时,居住在仪陇新县城的市民纷纷前来围观,不少人甚至开着小汽车,或者骑着摩托车、自行车追着飞机跑,并用摄像机、相机、手机全程追拍。
昨日上午,王涛驾驶他的飞机进行试飞时,就成功起飞。“我们可以证明,上午飞机是飞起来了的。”家住仪陇县城的市民吴伯民激动地拿出他手中的摄像机,并打开中午录下的视频证明说。记者看到,吴伯民拍摄的这段视频长约三四分钟,只见当时这架“土飞机”在道路上冲出1000米后,就腾空而起,离地大约2米多高,并且朝前“飞”了近100米,才慢慢着地。
网购部件
两年造出“土飞机”
王涛是仪陇县金城镇人,2006年至2008年在成都空军某部服役。转业回到地方后,先在德阳一加油站上班,后又在德阳一工地上任安全管理员。王涛说,他当兵时看着一架架飞机腾空而起,就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驾驶飞机在天空中飞行。2011年,他开始自己造飞机。
只有高中文化的他,通过网络查询资料,买了上百本有关书籍。为了尽快造出飞机,他还虚心向专家们学习,学习飞机原理,并专程到天津考察别人如何造飞机。学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他又开始自己绘图。“这段时间,他常常半夜三更爬出被窝画图纸。”田丽琴说,为造这架“土飞机”,他的图片至少画了上千张。
去年下半年,王涛终于画出了飞机的图纸,然后,他又通过网络购买了一部摩托艇上用的川崎650的发动机,以及铝材、螺旋桨、旋翼等部件,然后进行安装。历时半年多时间,“王涛一号”旋翼机终于在德阳的工地上“出厂”。造这架飞机,仅原材料就花了3万多元,他月工资才3000多元。因为老家是仪陇,王涛决定在仪陇进行训练,并让飞机在仪陇正式首飞。
继续梦想
将来还要造直升机
其实,造这架“土飞机”,只是王涛梦想的第一步。王涛说,目前,他家里还有一个直升机外壳,下一步等技术成熟后,他还要给飞机装上外壳,这就是真正的飞机。
王涛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就是将来他还要造直升机,他还给直升机想好了名字,就叫“王涛二号”。王涛的憧憬是,有朝一日,他能够驾驶着他的直升机带着妻子去兜风,去上班,去种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