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444|评论: 2

[眉山新闻] 仁寿特警英雄石永华演绎的爱与责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7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02511f6d8b6116f16e008.jpg

2.jpg


4.jpg


3.jpg

      每个男孩心里都藏着一个当警察或当军人的梦想,有些人把它藏在心里,有些人却坚持将它变成现实。石永华正是后者。1982年出生的石永华给人以沉稳、内敛的印象,这让记者完全无法将他与儿时的“顽皮少年”形象联系起来。“小时候我特别调皮,经常打架、惹事。”从警校毕业后,凭着对警察职业的热爱考入公安系统,他成为汪洋派出所一名普通民警。
  “仁寿县要组建全省第一支县级公安机关特警大队!”2009年初,这个消息再次重燃石永华当特警的梦想。考得上吗?再三思索后,他决定试一试。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里,他过关斩将,从最初海选的几十人到最后仅剩10人,石永华以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拼搏精神笑到了最后。3月,特警大队成立,他成为特警一员。次年2月荣升班长。
  特警的训练,绝对不仅仅是体能的挑战,更是意志力的考验。“我的训练时间比别人短,我就得更加努力才行。”每一次训练,石永华都这样提醒自己。由于射击训练的场地受到限制,每位队员只能匍匐在杂草丛生的草坪里,任蚊虫叮咬,汗流浃背,他从没有退缩。“十环!”当记分员大声示意时,石永华脸上才露出满意的笑容。“十环!”这是他射击追求的惟一目标。无坚不摧的精神,打击罪恶势力的素质,石永华都具备了。这是他用一滴滴汗水换来的,用一块块伤疤换来的。3年来,他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充分展现出一名优秀特警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

  缉毒擒凶 “特警英雄”一招制敌
  英勇无畏的特警精神,敢为人先的特警意志,身强体壮的特警素质,石永华敢作敢为,以铮铮铁骨匡扶正义。
  2010年3月29日,仁寿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群众举报称,该县文林镇某养猪场内,有一伙人在秘密制造毒品。
  仁寿县局党委高度重视,迅速召开案情分析会,确定侦破方向。“特警打头阵,先确定具体地点。”石永华同其他特警冒着严寒,连夜行动,蹲坑守候。
  “大气都不敢出,一是对方家里有狼狗,二是养猪场太大,情况十分复杂。”石永华回忆道。在等候8个多小时后,犯罪嫌疑人张某出现了。“上!”石永华和特警队员上前抓捕,张某被当场制服。此时是凌晨1点30分。
  据张某交代的情况推断,此案并不一般,涉及到多个地区,多名犯罪嫌疑人。石永华和队友们多次转战成都、遂宁等地。根据掌握的消息,有两名犯罪嫌疑人在成都武侯区一居民住宅楼内。
  石永华先是察看了小区的地形和嫌疑人经常出没的地域,为抓捕行动打下基础。突然,办案领导打来电话:一辆川A牌照的红色小车向小区驶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小车终于进入大家的视线。狡猾的嫌疑人始终不肯下车,而是在停车场内转圈,这样的举动让石永华有些担心。“车子一直前进,怎样抓捕?况且对方有枪!”石永华在等待时机。  当车子驶到离石永华约3米的地方时,“嗖”的一声,石永华像一只神勇的豹子冲了出去。“哐!”车门被一脚踹开,副驾驶上的嫌疑人慌张不已,正要掏出藏在座位下方的枪支。哪能等他反应过来,石永华一招制敌。就在同一时刻,驾驶员也被另一位特警拉下车,并迅速将车熄火。
  惊心动魄的抓捕行动干净利落,瞬间完成。“他的车一直没有停,只是突然放慢了速度。”石永华说。他和特警行动前都清楚,犯罪嫌疑人身上有枪。案件的重要人物被抓获,这为案件的进一步侦破打下了基础。这起由公安部列为部督目标案的“3·29”毒品案,被称作2010年全国破获的最大制贩毒品案件。  “机智神勇,特警英雄!”从那以后,这样的封号便自然落在了石永华的头上。
  “老婆,幺儿还乖不?我圆满完成了任务。”每一次行动结束,石永华都要打电话回家,因为他还有一份特别的牵挂。  
  
  铁骨柔情 “地贫爸爸”像石头一样坚强
  立志当一名优秀特警,更想当好一名父亲。留在家里的那一份牵挂,他没少落泪。
  2009年,在鲜花和祝福声中,石永华和女教师蒋将喜结良缘。次年6月,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婴呱呱坠地,他体会到了做父亲的快乐。“石琳彤!”孩子能健康成长,聪明伶俐,就叫这个名字。
  “幺儿肤色有些发黄呢?”两个月后,蒋将总觉得彤儿身体有些问题。“小娃儿正在长,估计营养不良。”石永华没有在意,但在妻子的坚持下,还是带孩子进行了全面检查。“血红蛋白下降很快,估计是贫血,建议你们去大医院检查一下。”医生说。
  一天也不能耽误。华西医院的确诊,让夫妻俩傻了眼。“脾脏已经偏大,血红蛋白下降很快,重度β地中海贫血。”看到检查结果单时,蒋将顿时瘫软在地,石永华第一次落下眼泪。
  每个月都要吃药打针,每个月都要输血,彤儿从两个月大到现在已经两年多。每一次输血,石永华的心就会痛一次,那种痛,撕心裂肺!由于孩子太小,根本找不到血管,护士只能靠经验摸索,针头扎满了彤儿的手背,更扎进了石永华的心里。
  孩子慢慢长大,输血量就会增加,输10次血就要除铁。一个地贫孩子,就是一个沉重的家庭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要想保证孩子以后健康成长,只能骨髓移植,医生说三到五岁是最佳时间。”石永华知道这不是一笔小数目,几年下来早已耗尽积蓄,每月工资难以维系。但他们坚定信念:“我们的孩子,我们一定要救她!”
  为了照顾孩子,夫妻俩在城里租了一套小房子。蒋将在汪洋镇大革初中教书,没有办法,她只能请假一年。“他是特警,他有自己的职业理想,我得撑起!”蒋将对记者说。
  今年6月,仁寿县副县长、公安局长胡波专程来到特警大队,他要亲自见一见石永华。“我身为一名特警,我有毅力,我不会给组织拖后腿。”石永华坚强地说。
  “你住在哪里?带我去看看孩子。”即使面对胡波,石永华依然不让,“没事的,出租房里太乱了。”特警的坚毅,在这一刻凸显了出来。“这是命令,马上带我去!”
  出租房很狭小,药瓶、针剂等随处可见。“作为一名特警、一位父亲,你太苦了!”胡波哽咽地说,“我们一起想办法,一起救孩子!”一边说,一边将代表全局所有民警、职工心意的捐款交到了石永华手里。“要像石头一样坚强!”胡波鼓励说。

  组织关心 多家媒体呼吁共同帮助“小彤彤”
  7月12日,眉山日报“特别报道”以《我的“石班长” 谢谢你给我坚强》为题,率先报道了仁寿县公安局特警大队班长石永华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在女儿石琳彤生下来几个月就查出患有先天性重度β地中海贫血病的情况下,“石班长”两年多来选择了默默付出,“像石头一样坚强”,不给组织添麻烦,不给特警拖后腿的事迹。该报道见报当天立即引起中新社、法制网、四川法制报、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眉山电视台、眉山日报等媒体的高度关注。
  12日上午,在眉山市公安局政治部宣传处副处长杨超林的带队下,川内10余家媒体组成“石班长采访团”,赶赴仁寿进行深入全面的采访。力图通过媒体的力量,向社会各界呼吁:关注“石班长”,救救“小彤彤”。“石班长,你作为父亲,最想对女儿说点什么?”“你现在有那些愿望?”“你面对这么大的压力,为什么还一直坚守,从不跟任何人提起。”面对媒体的采访,说起两岁半的女儿,石永华几度落泪,但他依然展现了坚强的一面。
  仁寿县公安局政委李志伟说,仁寿公安是英雄辈出的群体,特警大队在处突、案侦、安保等方面地位作用突出。石永华作为一名民警,在家庭有困难时勇于担当,没有对组织和社会提过多要求,很多困难自己去解决、去面对,不退缩、不颓废、不放弃,是全局公安民警学习的楷模;作为一名父亲,两年多来悉心照顾女儿,心灵深处,始终有“还娃娃一个健康的身体”的愿望,并且一直在努力,是为人父亲应该学习的榜样。
  李志伟告诉记者,目前公安局正千方百计体现组织的关心、关爱,为石永华创造更多宽松的工作条件,为压力“减压”。同时也在与相关单位协调,解决实际困难。
  据仁寿县公安局党委委员梁煦东介绍,目前县委政法委已向全县政法系统发出倡议,估计捐款有2万多元,还在统计,最近将交到石永华手中。全局上下局领导带头捐款,600多位民警和100多位借调人员、职工响应倡议,已捐款49070元。先期救助包括县委政法委“民警困难救助基金”2000元,县民政局两次救助2万元等。捐款达到9万余元。
  据石永华介绍,要彻底根治这十万分之一的罕见病,还得做骨髓移植手术,三到五岁是最佳时间。当前必须找到匹配的骨髓。手术费用需要20多万元,加上后续治疗等需要50多万元。
  匹配的骨髓哪里去找?还差的几十万元钱哪里去凑?这让一家一筹莫展。但在石永华夫妻的脸上,你看到的只有坚强!愿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一起来帮助这个特殊的“地贫”家庭,祝愿小彤彤早日康复。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2-7-17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从什邡出现了特警优秀事迹全国受到表扬后,我非常地对特警有了敬意。不过,小女孩是无孤的。祝愿她早日康复,健康成长。

发表于 2012-7-17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帮助是必须有的,无可质疑,也无可厚非!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